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其
作品数:
3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艳清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徐亚伟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胡全福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于学靖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盛铁仁
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心力衰竭
2篇
血管
2篇
血管病
2篇
室内传导阻滞
2篇
衰竭
2篇
慢性
2篇
慢性心力衰竭
1篇
动脉
1篇
动脉介入
1篇
动脉介入治疗
1篇
心动图
1篇
心肌
1篇
心肌梗死
1篇
心室
1篇
心室再同步
1篇
心室再同步化...
1篇
心衰
1篇
心血管
1篇
心血管病
1篇
心血管病学
机构
2篇
同济大学
1篇
北京大学第一...
1篇
上海市第七人...
1篇
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3篇
王永其
3篇
徐亚伟
3篇
陈艳清
2篇
盛铁仁
2篇
于学靖
2篇
胡全福
1篇
张丽崴
1篇
朱梦云
1篇
沈国才
1篇
丁燕生
1篇
杨海燕
1篇
张戟
1篇
徐剑刚
1篇
陆芸岚
1篇
李伟明
传媒
1篇
介入放射学杂...
1篇
中国心脏起搏...
1篇
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
2篇
2004
1篇
200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心衰伴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心室再同步化疗效的评价
2004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选择9例接受了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于CRT前、CRT后即刻、Imo、6mo时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在CRT后按病人LVESVI降低程度分为A组(LVESVI降低>15%,n=6)和B组(LVESVI降低<15%,n=3)。在A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分别由CRT前的(159±57)mL/m^2和(115±53)mL/m^2下降为(116±46)mL/m^2和(93±450)mL/m^2(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这种改变1mo时即比较明显,6mo时进一步好转,但1mo与6mo时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在B组,LVEDVI、LVESVI则分别由CRT前的(158±63)mL/m^2和(116±56)mL/m^2下降为(144±51)mL/m^2和(116±54)mL/m^2(P<0.05)。这种变化幅度在A、B组之间明显不同,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合并左束支阻滞的顽固性心衰病人,考虑行起搏治疗时,除了目前的常规标准,超声心动图参数.SPWMD的时限可作为CRT是否有效的筛选指标之一。
于学靖
徐亚伟
盛铁仁
陈艳清
胡全福
王永其
朱梦云
陆芸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室内传导阻滞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
右房左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04年
观察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临床效果。选择 1 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 (NYHA分级Ⅲ Ⅳ级 ) ,男 1 0例、女 6例 ,年龄 6 8.4± 6岁 ;均为窦性心律 ,合并有Ⅰ度房室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按安置起搏器的模式分为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组 (LV组 ,n =6 ) ,右房双室起搏治疗组 (BiV组 ,n =1 0 )。左室起搏电极分别放置于心大静脉左室侧后分支 9例 ,心大静脉左室后分支 7例。观察起搏治疗前后左室心功能参数、6min步行距离、左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及体表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BiV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由术前的 0 .2 3提高至 0 .31 (P <0 .0 0 1 ) ;在LV组LVEF由术前的 0 .2 4提高至 0 .33(P <0 .0 0 1 )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在二组分别由术前的 1 4 9± 5 1ml/m2 和 1 5 3±5 3ml/m2 下降至 1 1 6± 38ml/m2 和 1 2 1± 4 1ml/m2 (P均 <0 .0 0 1 )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的延迟时间在二组分别由术前的 1 95± 94ms和 1 97± 89ms下降至 1 7± 6 0ms及 1 6± 5 6ms(P均 <0 .0 0 1 )。 6min步行距离则分别由术前的4 0 3± 5 3m和 4 0 1± 5 9m提高至 4 4 1± 6 2m和 4 4 2± 6 7m(P均 <0 .0 5 )。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与右房双室起搏治疗相比 ,同样可有效地改善慢性心衰?
徐亚伟
于学靖
丁燕生
张丽崴
盛铁仁
陈艳清
沈国才
李伟明
王永其
胡全福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起搏部位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2003年
徐剑刚
徐亚伟
陈艳清
杨海燕
王永其
张戟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支架内再狭窄
梗死相关血管
下壁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