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雅礽

作品数:7 被引量:19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低渗
  • 5篇低渗透
  • 4篇渗流
  • 3篇低渗透储层
  • 3篇油藏
  • 3篇渗透率
  • 3篇储层
  • 2篇油藏渗流
  • 2篇油田
  • 2篇双重介质
  • 2篇驱油
  • 2篇相对渗透率
  • 1篇弹塑性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透油田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田开发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7篇胡雅礽
  • 4篇刘建军
  • 4篇张盛宗
  • 4篇刘先贵
  • 1篇郭和坤
  • 1篇李干佐
  • 1篇徐桂英
  • 1篇田根林

传媒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力学2000...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田吸渗驱油微观机理被引量:9
1998年
方法应用理想变管径毛管和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低渗透油层水自发吸渗驱油的微观机理。目的改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结果吸渗驱油采出程度与时间是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与他人实验结果一致。结论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时,应考虑吸渗驱的影响因素。
胡雅礽郭和坤
关键词:驱油机理水驱油田开发
乳状液的渗流特征被引量:2
2000年
介绍了作者配制的乳状液及其特性 ,实验研究了乳状液的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及取得的结果。
胡雅礽
关键词:渗流三次采油乳状液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驱油体系被引量:18
1999年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2CO3 + NaHCO3)+ 0.6% SDC5+ 0 .5% 植物胶( 苎麻胶) + 0 .16% HPAM( BP7) 。此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最低瞬时界面张力为5 .93 ×10- 4 mN/m 。在室内用两种填砂管模型进行驱油实验,得到的采收率为18 .8 % 和19.1 % ( OOIP),注入1 g SCD5 驱出原油138.3 mL。
李干佐陶诚顾强徐桂英田根林胡雅礽
关键词:ASP驱油体系复合驱油化学驱油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流-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被引量:39
2002年
根据裂缝性低渗油藏的储层特征,建立适合裂缝性砂岩油藏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将渗流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相结合,建立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并给出其数值解.通过数值模拟对一实际井网开发过程中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以及开发指标进行计算,并和刚性模型以及双重介质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刘建军张盛宗刘先贵胡雅礽
关键词: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渗透率
裂缝性砂岩油藏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被引量:46
2000年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由于其裂缝分布的不均匀、不连续的特点 ,其自身不能形成其渗流网络。因此 ,基于灰岩基础上的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不再适用。笔者打破将裂缝性油藏处理成双重介质的传统做法 ,建立适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其中等效介质的渗透张量的确定通过流量相等的原则 ,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渗吸平衡时的毛管力相等原则来确定。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礽张盛宗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双重介质相对渗透率
裂缝性砂岩油藏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由于其裂缝分布的不均匀、不连续的特点,其自身不能形成其渗流网络.因此,基于灰基基础上的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不再适用.笔者打破将裂缝性油藏处理成双重介质的传统做法,建立适合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礽张盛宗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双重介质相对渗透率渗流
文献传递
低渗透储层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3
2002年
考虑低渗透油藏渗流时启动压力梯度和低渗储层的流-固耦合特性,将渗流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相结合,建立适合低渗透油藏的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并给出其数值解。在黑油模型和弹塑性有限元程序的基础上,编制了计算低渗透油藏流-固耦合渗流的计算软件。通过数值模拟与不考虑流-固耦合时的计算结果相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低渗透油藏中流-固耦合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礽张盛宗
关键词:油气藏低渗透启动压力梯度弹塑性渗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