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术后
  • 3篇患儿
  • 3篇干预
  • 2篇带教
  • 2篇社区护理
  • 2篇手术
  • 2篇疼痛
  • 2篇疼痛程度
  • 2篇切口
  • 2篇切口感染
  • 2篇小儿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护理人员
  • 2篇积水
  • 2篇工作环境
  • 2篇儿科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凋亡

机构

  • 14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艾方
  • 7篇张会敏
  • 2篇张海洋
  • 1篇宋翠萍
  • 1篇张冰
  • 1篇张君
  • 1篇刘珊珊
  • 1篇苏丹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其相关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86人,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影响临床带教的科室因素65人占75.58%;护生因素61人占70.93%;师资因素59人占68.60%;社会因素57人占66.28%。结论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较多,应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全面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艾方张会敏
关键词:儿科护理
小儿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感染病原菌分布,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小儿腹部切口感染。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8月93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部切口感染患儿设为感染组,未感染患儿设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其他疾病、急诊手术、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及切口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者32例,感染率为3.4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53%,女性感染率为4.68%,不同性别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儿年龄(4.68±0.32)岁、合并其他疾病8例、急诊手术12例、切口长度(5.32±1.27)cm、备皮至手术时间(25.32±4.61)h、手术时间(132.47±37.83)min、Ⅱ类切口8例、Ⅲ类切口14例,未感染组分别为(6.35±1.49)岁、55例、117例、(4.29±0.84)cm、(22.13±3.44)h、(156.72±28.35)min、510例、18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68.75%,革兰阳性菌10株占31.25%,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占28.13%、21.88%、18.75%。结论年龄、合并其他疾病、急诊手术、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及切口类型是影响小儿腹部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针对感染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及控制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
艾方张会敏
关键词:腹部手术小儿切口感染病原菌
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情况,提出预防干预措施,为临床预防及减少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164例术前排除尿路感染的行肾盂积水手术治疗的患儿在术后7d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术后共有113例患儿发生尿路感染,感染发生率68.90%,其中男性76例,感染率为62.81%,女性37例,感染率为86.05%,不同性别尿路感染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菌株11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18.10%,革兰阴性杆菌94株,占81.04%,真菌1株,占0.86%;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分别占54.32%、11.21%、10.34%;检出多数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对敏感,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耐药性。结论小儿肾盂积水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应在术后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针对性进行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艾方张会敏
关键词: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
社区护理工作环境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护理职业环境,根据调查结果找出现存问题并探寻相关对策,提高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方法在河南新乡周边地区发放护理工作环境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工作环境的得分总平均值为202.25(满...
艾方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环境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9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92人,并以上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下半年的护理实习生为研究组,每组各46人。2组护理实习生均给予传统护理教学方法,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并分别对2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考核成绩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教学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均明显提高。结论在儿科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有助于护理实践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护理水平。
艾方张会敏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临床带教
小儿外科伤口感染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小儿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医院小儿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67例患儿中发生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78例治疗护理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年幼、体轻患儿较易发生伤口感染,其中>3岁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率为4.2%,<3岁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率为6.9%;体轻、正常体重、超重患儿伤口感染率分别为6.1%、4.8%、4.8%;年资>5年的较<5年手术者对患儿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资>3年较<3年责任护士的患儿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口类别不同,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亦不同,Ⅲ类切口手术后感染率为7.7%,Ⅱ类切口为5.3%,Ⅰ类切口为2.2%;单独病房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双人病房及多人病房患儿,分别为6.2%、3.3%、2.0%。结论加强医疗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做好患儿围术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患儿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病房环境管理等,是降低小儿外科伤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艾方张会敏
关键词:预防控制措施
社区护理工作环境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护理职业环境,根据调查结果找出现存问题并探寻相关对策,提高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方法在河南新乡周边地区发放护理工作环境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工作环境的得分总平均值为202.25(满...
艾方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环境护理人员
文献传递
Gordon模式应用于阑尾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儿护理中应用Gordon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阑尾炎患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Gordon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术后恢复、不适程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舒适度-行为量表(CBS)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儿护理中应用Gordon模式,能够降低疼痛程度及不适程度,加快术后恢复。
刘会芳刘珊珊张军慧艾方
关键词:阑尾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
小儿外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小儿外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小儿外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13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63例患儿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34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为3.0%,以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感染率最高,为5.0%、4.2%;发生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和伤口发生感染率最高,为27.0%、25.4%;发生感染的患儿年龄及原发病,以0~3岁手术患儿发生感染率最高,为4.1%;发生感染的季节以春节最高,为5.2%;患儿住院时间,>30d患儿的感染发病率最高,为5.2%;发生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49.2%,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39.7%。结论针对小儿抵抗力弱的临床特点,加强围术期的营养护理、术后的病房环境管理、加强治疗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技能培训等措施,是防止患儿发生感染的有效方法。
艾方张会敏
患儿手术切口感染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患儿手术切口感染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为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3年3月小儿外科的1318例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儿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18例手术患儿中有4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50%;切口感染率Ⅰ类为1.01%、Ⅱ类为4.27%、Ⅲ类为6.13%;术后时间≤5d占10.87%、5-10d占82.61%、≥10d占6.52%;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和手术时间,≤5岁的患儿共20例,感染率为4.83%,年龄〉5岁的患儿共26例,感染率为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5,P〈0.01);手术时间≤80min的患儿共15例,感染率为2.49%,手术时间〉80min的患儿共31例,感染率为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5),此外,患儿的年龄和手术时间均为影响患儿感染率的重要因素(χ2=6.795、P=0.008,χ2=4.723、P=0.026)。结论不同切口类型、不同病房环境、术后时间、年龄和手术时间均为影响患儿感染率的因素,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患儿的切口护理和合理安排饮食等方面入手,减少不利因素,进一步降低患儿的术后感染率。
艾方张会敏张海洋
关键词:患儿手术切口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