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层层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急性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脑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出血
  • 2篇蛋白
  • 2篇血性
  • 2篇氧化应激
  • 2篇预后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重症
  • 2篇卒中
  • 2篇藜芦
  • 2篇细胞
  • 2篇脑梗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范层层
  • 7篇杨琴
  • 7篇陈娜
  • 4篇屠淑敏
  • 4篇任俊伟
  • 4篇侯娟
  • 3篇黄家贵
  • 3篇吴兆敏
  • 3篇罗常月
  • 2篇李依明
  • 1篇焦鹏
  • 1篇申霖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莫地平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合r HU-EPO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水平以及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S100A8/A9、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rHU-EPO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范层层李依明屠淑敏侯娟罗常月
关键词:尼莫地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高血压脑出血氧化应激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按照降颅压、止血、抗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原则,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滴,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12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1例,无效1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11.2±1.8)分,治疗后(3.4±0.6)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11.2±1.7)分,治疗后(5.3±0.9)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范层层
关键词:依达拉奉醒脑静注射液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脑出血组42例,为发病24h内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8例,为本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观察指标:入院时和第7天血浆NT-proBNP水平,患者一般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NIHSS评分,随访6个月时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第7天的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的低(P<0.05)。大量出血或GCS评分≤8分者,NT-proBNP水平分别高于中、小量出血及GCS>8分者(P<0.05)。随访6个月时,血浆NT-proBNP水平高的脑出血者,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差。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因此,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的重要及快捷指标之一。
陈娜杨琴吴兆敏范层层黄家贵
关键词:脑出血N端脑钠肽前体GCS评分NIHSS评分预后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组50例,为发病24h内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0例,为本院同期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观察指标:入院时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患者一般情况;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时的预后。结果脑梗死组入院时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 5)。有意识障碍者和高血压组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和正常血压组。随访3个月时,10例死亡,死亡组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存活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增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脑梗死预后越差。因此,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的重要及快捷的指标之一。
吴兆敏陈娜范层层黄家贵杨琴
关键词:脑梗死NT-PROBNPD-二聚体预后
28例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3例有明确糖尿病史,均行降糖药物治疗;8例患者疑糖尿病而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瘤4例,原因不明3例。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14例,言语不清、反应迟钝5例,偏瘫和单侧肢体瘫痪3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痫性发作3例。8例头颅CT或MRI未见明显异常;7例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灶,20例MRI检查异常,主要累及双侧基底节区、大脑皮质、皮质下白质、海马、胼胝体压部和脑干,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结论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主要是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动态监测血糖意义重大,MRI有高度特异性,DWI序列对病变更敏感。
张展范层层任俊伟陈娜杨琴
关键词:低血糖脑病磁共振成像病因
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脉络宁注射液30 m 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滴,1次/d,连用14 d。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评分、ADL和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范层层
关键词:盐酸纳洛酮脉络宁急性脑梗死
脑脊液IGF-Ⅱ、VE-cadherin、IL-27表达水平及其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脑脊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白细胞介素-27(IL-27)表达水平鉴别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入院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120例,根据脑脊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分为病毒性脑炎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40例)、细菌性脑膜炎组(37例),并选取同期疑似颅内感染抽取脑脊液、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95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GF-Ⅱ、VE-cadherin、IL-27水平。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脑脊液IGF-Ⅱ、VE-cadherin、IL-27、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IGF-Ⅱ、VE-cadherin、PCT及CRP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IL-27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与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GF-Ⅱ、VE-cadherin和IL-27鉴别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6、0.583、0.732,其中IL-27鉴别价值最高(P<0.05)。结论脑脊液IGF-Ⅱ、VE-cadherin和IL-27水平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升高,其检测结果可为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范层层李依明屠淑敏侯娟罗常月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白细胞介素-27
Shh信号通路成分在局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侧脑室下区和海马的表达变化
背景与目的:  脑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发生,侧脑室脑室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Z)是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主要部位。在缺血性脑卒中后,SVZ和SGZ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
范层层
关键词:SHH信号通路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
文献传递
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巴丝肼片250 mg/kg)、曲克芦丁低剂量组(12.5 mg/kg)、曲克芦丁中剂量组(25.0 mg/kg)、曲克芦丁高剂量组(50.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建立PD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及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黑质中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出现空泡,视野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行为学能力下降(P<0.05);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和IL-6、IL-1β含量升高(P<0.05);脑黑质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p38MAPK/p38MAPK、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比值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脑黑质组织受损减轻,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行为学能力提高(P<0.05);血清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与IL-6、IL-1β含量降低(P<0.05);脑黑质组织p-ERK/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p-NF-κB/NF-κB比值均降低(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效应。结论:曲克芦丁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抵抗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发挥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罗常月屠淑敏焦鹏申霖赵春艳范层层
关键词:帕金森病曲克芦丁多巴胺能神经元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特点、影象学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SCD患者28例,就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特点、影象学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以四肢感觉异常、感觉性共济失调、肢体无力为常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合并精神异常和植物神经损害。25例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17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5例颈椎MRI脊髓后索有异常信号,28例周围神经传导异常,19例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异常,11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病程在0.5年左右的5例患者基本痊愈,19例显著好转;4例病程在2年以上者轻度好转。结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确诊SCD,及早补充维生素B12是治疗关键。
张展范层层任俊伟陈娜杨琴
关键词:脊髓疾病维生素B12缺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