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韩杰

韩杰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直肠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结肠
  • 2篇患儿
  • 2篇合酶
  • 2篇儿童
  • 2篇病理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扩张
  • 1篇胆管扩张症
  • 1篇胆碱
  • 1篇递质
  • 1篇血红素氧化酶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遗传异质性
  • 1篇乙状结肠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韩杰
  • 8篇魏明发
  • 5篇王小林
  • 4篇易斌
  • 3篇史慧芬
  • 3篇冯杰雄
  • 3篇王果
  • 2篇翁一珍
  • 2篇郭先娥
  • 2篇朱珉
  • 1篇孙晓毅
  • 1篇袁继炎
  • 1篇杨梅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病理特点 ,以提高对该症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科 1993~ 2 0 0 2年间经手术治疗 12例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与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相似。主要表现为乙状结肠肠壁肥厚 ,部分肌纤维变性 ,结肠黏膜萎缩 ,黏膜下充血水肿 ;肌间神经丛减少 ,均可见神经节细胞发育幼稚 ,且数量减少或体积变小 ,呈固缩或空泡变性。
王小林魏明发易斌韩杰
关键词:乙状结肠冗长症肠神经元发育异常儿童
1008例便秘患儿直肠黏膜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了解直肠黏膜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在便秘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0 8例便秘患儿直肠黏膜AchE检测结果 ,并与其他临床资料相比对。结果  194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有 185例AchE阳性 ,而 6 1例同源病中仅 37例阳性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不同年龄组的先天性巨结肠症假阴性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保守治疗成功的 5 6 6例中 ,AchE阴性与弱阳性分别占 6 7.8%与 19.2 % ,强阳性仅占 3%。 39例复发病例中AchE阳性 2 8例。 7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便秘患者AchE阳性 4例。
冯杰雄史慧芬王果韩杰郭先娥翁一珍魏明发易斌孙晓毅
关键词:便秘乙酰胆碱酯酶粘膜
先天性巨结肠症RET和EDNRB基因的突变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发病与RET基因,EDNRB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同一患者是否两个基因同时突变的状况. 方法:随机将HD患者分2组,即检测RET/EDNRB组(A 组)56例及EDNRB组(B组)40例,同时设二个相同数量对照组(C组).每人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经盐析法提取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方法,对RET基因20个外显子中的第6,13,15, 17外显子(E6,13,15,17)和EDNRB基因7个外显子中的第4,5,6外显子(E4,5,6)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将突变样品进行自动测序分析. 结果:A组中2例散发性患者的E13,E17扩增片段在SSCP 分析时有泳动变位,并经DNA自动测序仪检测为基因多态,CTG→CTT,Leu769→Leu,散发性突变频率为4% (2/48);2例家族性患者的E15扩增片段在SSCP分析有泳动变位,DNA测序1例为错义突变Lys889→Thr,另1例为两个同义突变GTGAAGAGGAGCCA→GTTAAGAGGA GTCA分别在V906和$909密码子上,家族性突变频率为25%(2/8);1例散发性短段型患者EDNRB基因E5在SSCP 分析时有泳动变位未能测序;B组中1例散发性短段性患者EDNRB基因的E4在SSCP分析有泳动变位,经DNA测序证实在核苷酸位点831,密码277上G→A的置换, Leu277→Leu为同义突变,突变频率为2.7%(1/37),家族性3例患者未检测出突变.C组未检出RET,EDNRB基因的突变.家族性患者与散发性患者RET突变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4.95,P<0.05,OR=8,OR95CI=1.28-49.87. 结论:中国人群的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生确实与RET和EDNRB 基因突变有关,家族性HD患者RET基因突变达25%,散发性HD患者主要以EDNRB基因突变为主,无1例患者有RET和EDNRB两个基因同时突变.同时显示有家族史比没有家族史发生HD的危险性大8倍,其可信限在95%.
魏明发王果朱珉易斌王小林韩杰史慧芬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RET基因PCR-SSCP神经营养因子遗传异质性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6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钡剂灌肠X线检查、直肠肛管测压及黏膜乙酰胆碱酯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本组患儿均表现为顽固性便秘 ,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无狭窄段 ,直肠肛管松弛反射消失 ,黏膜活检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阴性 ,术后病理检查肌丛中有神经节细胞。患儿术后均顺利出院 ,并随访 2~ 7年 ,均能自行排便、控便。结论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可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冯杰雄翁一珍王果魏明发韩杰
关键词:外科治疗小儿手术方法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K-ras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K-ra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3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囊肿组织标本均来自我科自1995年1月~2002年9月间手术后切除的囊肿组织标本。标本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正常对照组DNA来自10例健康儿童的血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银染法检测K-ras基因121、13和61密码子的突变情况,并对阳性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 30例CBD囊肿组织标本中,有4例突变,发生率为13.3%。DNA测序发现K-ras基因点突变发生在第12位密码子,形式为甘氨酸(GGT)→天冬氨酸(GAT),第13、61位密码子均未发现点突变。结论 K-ras基因突变可能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信号,故早期手术切除囊肿是必须的。
王小林魏明发史慧芬韩杰
关键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K-RAS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肠神经畸形肠壁神经递质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检测先天性巨结肠症 (HD)、肠神经发育不良 (IND)、肠神经元减少症 (HYPG)等各类肠神经畸形 (NIM)的不同肠段的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血红素氧合酶 2 (HO 2 )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与分布 ,探讨它们的表达、分布差异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使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12例HD、15例IND和 3例HYPG患儿的不同肠段中nNOS、HO 2和VIP的分布 ,并将吻合口处直肠肠段与 10例正常儿童结肠对比。结果 HD组中直肠的nNOS和HO 2染色阳性的纤维偶见 ,但VIP在黏膜下层的染色在不同病例中不尽相同 ;IND组直肠和扩张结肠中nNOS和VIP阳性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增多 ;HYPG组中直肠三种神经递质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 不同神经递质的表达在各类NIM中并不一致 ,提示HD、IND及HYPG的发病原因不完全相同。检测直肠远端的神经递质 ,特别是nNOS的含量和分布有助于临床鉴别各类NIM。
韩杰魏明发朱珉冯杰雄杨梅袁继炎王小林
关键词:肠壁神经递质基因表达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氧化酶
一氧化氮和肠神经发育畸形
2003年
韩杰魏明发
关键词:一氧化氮病理学神经移植
肠神经发育不良患儿直肠肛门测压与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肠神经发育不良(IND)患儿直肠肛门测压有关参数,探讨其与IND病理改变程度的关系及直肠肛门测压在IN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重型肠神经发育不良(SIND)和41例轻型肠神经发育不良(MIND)患儿及20例功能性便秘(FC)患儿同时作直肠肛门测压检查。结果SIND患儿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MIND及FC患儿;SIND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发生率明显低于MIND及FC患儿;与MIND及FC患儿比较,SIND患儿直肠静止压、肛管静止压、肛管高压带长度及直肠顺应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平均反射阈值、平均反射潜伏期及平均反射持续时间之间却有显著差异。IND直肠肛门测压并无特征性改变,RAIR表现为不典型松弛波,呈“W”或“V”形,其反射阈值增大,反射潜伏期及反射持续时间长,RAIR与IND病理改变程度呈相关性变化。结论结合钡灌和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检查,直肠肛门测压可协助诊断IND,并可作为反应IND病理类型的一项参考指标。
易斌王小林魏明发韩杰郭先娥
关键词:直肠肛门测压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