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绍钦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步态
  • 4篇痉挛
  • 4篇脊髓
  • 4篇步态分析
  • 3篇康复
  • 3篇后遗
  • 3篇肌肉
  • 3篇脊髓损伤
  • 3篇矫形器
  • 3篇
  • 2篇治疗脑卒中
  • 2篇伤患者
  • 2篇偏瘫
  • 2篇足下垂
  • 2篇卒中
  • 2篇腓肠
  • 2篇腓肠肌
  • 2篇踝足矫形器
  • 2篇下肢
  • 2篇小儿麻痹

机构

  • 1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杭州武警医院

作者

  • 15篇顾绍钦
  • 13篇励建安
  • 12篇许光旭
  • 6篇王红星
  • 6篇孟殿怀
  • 3篇朱奕
  • 2篇陈文红
  • 1篇姚刚
  • 1篇王骏
  • 1篇杨晓颜
  • 1篇张霞
  • 1篇王彤
  • 1篇彭超
  • 1篇陈思婧
  • 1篇陆晓
  • 1篇曲庆明
  • 1篇毛雅君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八次全国物...
  • 1篇首届实用康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毒毒素A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A,BTX-A)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价值及其剂量影响。方法:选择4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其中把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随机分成高低两个剂量组,观察剂量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制订注射后的目标,观察其达标情况。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后肌肉张力明显降低(P<0.05),但在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及屈指肌群中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配对大小剂量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功能显著改善,康复目标总达标率为70.4%,肉毒毒素对上肢的粗大运动及下肢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对手的精细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欠佳。结论:肉毒毒素A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肢体肌肉痉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肉毒毒素作用的量效关系尚有待确认。
杨晓颜许光旭毛雅君顾绍钦王骏金挺剑励建安
关键词:肉毒毒素肌肉痉挛康复
健康青年人步行效率分析——肌肉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索正常人体步行谐振的内在规律,寻求理想步态频率下能量应用效率最高的运动状态。方法选择正常青少年男性在校中学生10名,身体健康,无任何步行障碍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年龄(16.2±2.0)岁,身高(1.7±0.1)m,体重(56.1±7.0)kg。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取步态参数,采用遥测气体分析系统测定氧价,作为能量效率的指标。评测状态为自然步行、80%自然步频(慢速)以及120%自然步频(快速)。结果正常男性青少年中学生自然、慢速、快速行走状态下的步频分别为(101.3±8.5)、(80.4±8.5)、(121.1±10.0)步/mi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步速分别为(74.9±9.4)、(57.4±7.8)和(86.8±9.3)m/min,慢速与快速步速分别与自然步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耗氧量分别为(12.7±4.1)、(17.5±3.8)和(18.1±3.5)ml·min^-1·kg^-1,慢速与快速步频分别同自然步频比较,耗氧量均出现增加趋势(P〈0.01);氧价分别为(0.140±0.011)、(0.193±0.049)和(0.192±0.035)ml·m^-1·kg^-1,慢速与快速步频氧价分别同自然步频氧价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然步频的能量效率最高,步频加速或者减慢均使效率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肌肉固有谐振规律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许光旭顾绍钦孟殿怀王红星励建安
关键词:步态分析
三维步态分析评定腓肠肌长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三维步态分析评定腓肠肌长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儿麻后遗症患者作为足下垂病理模型(12例,17.3±0.6岁);正常青少年10例(16.2±1.5岁)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采集步行时的动态运动数据,经建...
孟殿怀许光旭顾绍钦王红星励建安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腓肠肌康复治疗
文献传递
背屈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穿戴不同角度踝足矫形器(AFO)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探讨不同角度AFO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对9例偏瘫患者背屈5°、0°位AFO与裸足进行步态对比分析,获取步态参数。结果:背屈5°AFO(D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患者步长(P<0.01)、步速(P<0.01)、步幅(P<0.05)和步频(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1)和步幅时间(P<0.05)。0°位AFO(功能位,F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步幅(P<0.05)。背屈5°与0°AFO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步速(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5)和步幅时间(P<0.05)。两种角度AFO对偏瘫患者步态双侧对称性的改善均不显著。结论:背屈5°AFO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步速、步长、步幅和步频。
曲庆明许光旭孟殿怀姚刚顾绍钦朱奕励建安
关键词:偏瘫踝足矫形器步态分析步速
三维步态分析评定腓肠肌长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三维步态分析评定腓肠肌长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儿麻后遗症患者作为足下垂病理模型(12例,17.3±0.6岁);正常青少年10例(16.2±1.5岁)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采集步行时的动态运动数据,经建...
孟殿怀许光旭顾绍钦王红星励建安
文献传递
股四头肌麻痹的步行代偿机制研究
目的:研讨股四头肌麻痹时的步行代偿机制。 方法:以单腿股四头肌肌力2级的儿麻患者/(实验组/)作为膝关节控制障碍的病理模型,分析患侧下肢和正常侧下肢的步态差异和代偿机制,并与正常人/(对照...
顾绍钦
关键词: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矫形器
文献传递
绵竹脊髓损伤地震伤员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15个月后绵竹脊髓损伤(SCI)伤员生活质量、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地震SCI伤员27例,分别用简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的因素。结果对绵竹市地震15个月后SCI伤员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分析发现,总体生活质量与文盲和年龄相关(R^2=0.355,P〈0.05),文盲和年轻的伤员,生活质量更差;总体健康满意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相关(R^2=0.481,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疼痛越轻的伤员,总体健康满意度越高;而抑郁状态与文盲和继发病情相关(R^2=0.461,P〈0.05),文盲和继发病情对日常活动影响越大的伤员,抑郁程度更重。参与程度与生活质量的3个领域(生理、心理和社会)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年龄、文盲、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参与程度均与地震SCI伤员的长期生活质量相关,而抑郁程度受文盲和继发病情影响,在制定长期康复策略时需予以重视。
陈思婧励建安张霞顾绍钦
关键词:脊髓损伤灾难生活质量心理
下肢痉挛偏瘫患者的步行效率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索下肢痉挛偏瘫患者步行效率,明确是否存在理想运动频率下能量应用效率最高的运动状态。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病区2005/2006住院的脑损伤后偏瘫男性患者10例,其中脑损伤4例、脑卒中后6例,均有典型偏瘫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均具备步行200m的能力。患者平均年龄(43.6±13.7)岁,平均身高(1.69±0.04)m,平均体质量(70.5±9.5)kg。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获得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参数步态参数,分别测定自由行走时、80%自然正常步频以及120%自然正常步频下的步行效率和步态指标,然后采用K4b2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来测定氧价以评定受试者步行效率。结果:作为肌肉痉挛模型的偏瘫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分别为(88.9±15.7),(71.9±12.8)和(106.1±19.0)步/min;步速分别为(33.7±9.5),(25.4±4.9)和(37.5±10.9)m/min,慢速与快速步频组分别与自然步频组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耗氧量分别为(9.3±1.1),(9.2±1.1)和(9.7±1.0)mL/(min·kg);氧价分别为(0.283±0.087),(0.350±0.081)和(0.301±0.082)mL/(min·kg)。快慢步频组与自然步频组的耗氧量与氧价两两比较均未出现显著增加(P>0.05)。结论:早中期偏瘫患者自然步态下耗氧量与氧价与慢速、快速步频的比较未出现显著性改变,提示仅仅短期的康复训练步行效率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生物谐振状态。
许光旭顾绍钦孟殿怀励建安
关键词:偏瘫谐振步态
踝足矫形器对儿麻患者股四头肌代偿作用的研究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俗称儿麻)是脊髓灰质炎发病后出现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和肢体的瘫痪.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股四头肌肌力为2级的儿麻患者在自由步行时的步行效率和步态的变化来分析踝足矫形器对股四头肌肌力的代偿作用,为股四头肌肌...
顾绍钦励建安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股四头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康复医学代偿作用
文献传递
邳州市小儿麻痹后遗症评估分析报告(英文)
2005年
背景:15年前国内在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大规模爆发脊髓灰质炎流行,15年后存活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功能概况如何?目的:明确残存患儿的功能状态,提出适合的康复医学建议。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横断面的调查。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1989年发病的邳州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共545例,以当地希望之家为中心随机化选取能够接受调查与评估的患儿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采用集中方式在一周内完成评估。方法:邳州市进入康复项目的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集中至希望之家,由2位康复医师和1位治疗师为一个评估小组,共5组同时进行肢体功能与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手术矫治和辅助具配置的评定。肌力评定、肢体功能情况采用积分评定。关节活动检查用关节角度计方式。肢体长度测量采用皮尺测定髂前上棘至内踝和脐至内踝的距离,分别测定解剖长度和功能长度。肢体畸形分析主要采用目测和体检的方式。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包括足的形态、骨盆位置、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外形、肢体围度等。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33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年龄主要集中在15~17岁,占总例数的97%。独立行走135例(40.5%),使用双拐148例(44.4%)。双下肢功能长度差距最小值0.5cm,最大值13.0cm。双下肢累及(112例,33.6%)少于单下肢累及(211例,65.8%),四肢累及3例,上肢累及仅2例。另外已有46例患者已经行脊柱侧弯矫正术。使用矫形器的患者共计254例,其中双长腿矫形器110例,单腿131例。其中单左腿62例,单右腿79例。踝足矫形器3例。结论:除了肌力的因素外,导致步行能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是肢体畸形,多数肢体畸形可以通过手术、矫形器和康复训练得到显著改善,所有接受调查患儿存在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必要。建议成立多学科合作的
许光旭顾绍钦励建安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日常生活活动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