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廷振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骨
  • 2篇植骨融合
  • 2篇切除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老年
  • 2篇脊柱
  • 2篇骨融合
  • 2篇骨水泥
  • 2篇骨折
  • 1篇摘除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骨化
  • 1篇手术
  • 1篇疏松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精神障碍
  • 1篇髓核
  • 1篇髓核摘除
  • 1篇髓核摘除术

机构

  • 6篇济宁市第一人...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颜廷振
  • 5篇魏彦春
  • 3篇张晶
  • 1篇卢公标
  • 1篇王峰
  • 1篇牛士贞
  • 1篇贾玉华
  • 1篇李咸周
  • 1篇贾堂宏
  • 1篇吕超亮
  • 1篇卫宏图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2011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并行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的病人,20例获得随访,依据PVP/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所有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进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及疼痛VAS临床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者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提高,脊柱骨疼痛症状较对照组得到持续缓解,治疗后1年内无新发骨折。对照组1年期间有脊柱骨性疼痛加重趋势,1例患者术后2月后再次出现新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唑来膦酸用药后主要临床不良反应为类流感样反应,包括发热、面红、周身不适等,短期内可缓解,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患者骨密度,预防骨量持续丢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全身及胸腰部骨性疼痛症状,预防再次骨折发生。应用唑来膦酸给药方便、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达到全身系统化治疗,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措施。
颜廷振张晶魏彦春卢公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唑来膦酸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后3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并获得随访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椎间孔镜组(43例)及开窗组(43例)。所有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椎间孔镜组采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开窗组采用经典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一般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肢疼痛及腰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通过MRI观察术后椎旁肌残存率。结果:PEID组及FD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0.7±0.1) cm和(5.0±1.8) cm,出血量分别为(8.0±3.0) ml和(62.0±50.5) ml,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 d和(11.0±2.5) 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0±0.5) d和(3.0±0.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及FD组术后24 h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99±0.32和5.44±1.31,术后1年分别为1.56±0.60和3.05±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肌酸激酶术后24、48 h较PEID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PEID及FD组Macnab优良率分别93%和95%。通过MRI观察,PEID组术后1年椎旁多裂肌残存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安全可靠,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椎旁肌保护、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椎间孔镜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理念。
颜廷振吕超亮魏彦春牛士贞孙国庆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开窗髓核摘除术
老年患者颈胸腰术后精神障碍33例被引量:2
2014年
术后精神障碍(POP)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往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1〕。本文拟了解老年颈胸腰术后患者POP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手术老年患者796例,术前筛查均无精神疾患及其他重大疾病,未使用可影响精神表现的药物,采用全麻。术后33例并发POP,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均63.2岁。
魏彦春卫宏图贾堂宏颜廷振
关键词:脊柱手术精神错乱
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地方氟骨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路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地方氟骨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9例确诊的氟骨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法)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术中缝合漏口、局部加压等处理痊愈,所有患者未发生脊髓损伤、切口感染、C5神经根麻痹、严重颈椎轴性症状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8例患者术后ASIA残损分级有不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地方氟骨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后路全椎板切除、椎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达到有效脊髓减压治疗的目的,并可更好地保持椎板切除术后颈椎稳定性及生理曲度,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颜廷振张晶魏彦春贾玉华
关键词:椎板切除植骨融合
外科长节段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折/脱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USS系统长节段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17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临床症状结合外伤史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9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采用一期后路USS钉棒系统长节段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骨愈合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为160-250 min,术中失血量300-700 mL。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伤口感染,并发肺炎2例,8例神经损伤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脊柱序列稳定,随访期内未发生钉棒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USS钉棒系统长节段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方式可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脱位固定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并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神经损伤功能。
颜廷振魏彦春伊广坤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折脱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
外科减压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经后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21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后入路对病变节段有限减压、USS系统重建脊柱序列稳定性、联合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所有治疗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和严重疼痛。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出血量为500-800 mL。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100%)术后疼痛即刻得到缓解。随访1-3个月,1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持续改善,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病椎椎体高度维持较好,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后入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直视下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咸周颜廷振张晶王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