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嫦娥
-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体内安全性评价的临床前研究
- 研究背景与目的靶向T细胞抑制性检测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最热点。研究表明,利用单抗药物直接作用于PD-1可以有效地阻断抑制性免疫检测点,激活T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肠...
- 高嫦娥
- 关键词:结直肠癌抗肿瘤效应基因敲除
- 文献传递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在癌症免疫治疗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大约40%的患者会经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致命性的irAEs,早期识别irAEs可降低irAEs相关死亡及医疗花费,而生物标志物是早期识别ICIs所致毒性反应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回顾irAEs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通过其梳理指导进行更方便、快捷的预测因子或预测模型的研究,最终服务于临床工作。
- 邓俊王均高嫦娥陈晓史明霞
- CXCR4-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体外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体外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CXCR4高表达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设计合成人CXCR4基因不同靶点的能编码siRNA的2条双链D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E-1-U6/kna中构建siRNA表达载体,体外脂质体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CXCR4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CXCR4-siR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后能显著降低CXCR4的蛋白表达,可有效抑制人类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CXCR4-siRNA表达载体通过降低CXCR4基因的蛋白表达能显著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为乳腺癌转移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 冯俊飞董坚洪敏高嫦娥
- 关键词:乳腺癌CXCR4小干扰RNARNA干扰
- 靶向磁性热疗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模型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以小肠黏膜下层(SIS)吸附磁颗粒作为热疗介质,研究靶向磁热疗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模型的作用。方法:选择Balb/c雌性小鼠66只,4~6周龄,体质量22~25g,CT26结肠癌细胞皮下注射建立小鼠模型。将磁流体颗粒沉淀于置备好的SIS上,手术植入实验组小鼠结肠癌组织周围进行包裹。每24h将实验组小鼠暴露在突变磁场下60min,共3次。对应设置空白对照组,SIS对照组,磁流体对照组,磁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11只。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和小鼠生存时间,检测各组小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磁热疗作用后,实验组肿瘤中心温度在15min后稳定在43℃,而正常组织温度则始终稳定在24℃。病理检测显示,各组小鼠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结构异常。与各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以SIS吸附磁颗粒作为热疗介质的靶向磁热疗能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癌模型的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靶向磁热疗的进一步研究有可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尹燕鹰顾宁洪敏高嫦娥陈明清董坚
- 关键词:结肠肿瘤磁性纳米颗粒交变磁场
- 动脉介入法向猪胰腺注射Fe_3O_4磁流体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猪的胰腺注射Fe3O4磁流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将SP管插到脾动脉,向胰腺供血动脉注射浓度为100mg/ml的Fe3O4磁流体1ml。磁流体注射6天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其胰腺及其他内脏器官,行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通过动脉介入的方式成功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经病理检查显示磁流体分布于注射部位胰腺内,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的磁流体分布。结论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是可行的,并没有引起胰腺组织的明显损伤。
- 吕加令耿计伟缪延栋李秋恬王苗武治国高嫦娥洪敏董坚
- 关键词:磁流体胰腺介入
- 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T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 2018年
- 目的:在初步分析人、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同源性的基础上,建立利用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方法:从NCBI查询获取人类、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种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离健康食蟹猴PBMC,分为3组,A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单刺激、B组加入IL-2单刺激、C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和IL-2共刺激。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4、CD8的表达。结果:食蟹猴、猪的CD3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类的同源性分别为86.9%、65.6%,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人的79%、17%。A组细胞不增殖;C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性及CD3表达率[(93.8±3.6)%vs(70.3±4.7)%,P<0.01]均显著高于B组,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C组T细胞高表达CD3,T细胞纯度较高,且CD8+T细胞占比较多。结论: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表面能表达和人同源性很高的CD3蛋白,在人源性CD3抗体、IL-2和1%PHA共刺激下能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纯度较高的T淋巴细胞。
- 缪怡董坚角德灵宋倩高嫦娥赵恒孟小琴
- 关键词:同源性T淋巴细胞食蟹猴
- CRISPR/Cas9介导的PD-1基因敲除对食蟹猴T细胞增殖、表型及IFN-γ和IL-2分泌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食蟹猴T细胞PD-1基因对T细胞增殖、表型及IFN-γ、IL-2分泌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食蟹猴PD-1基因的gRNA,构建并提取质粒,分离食蟹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加入质粒DNA,用Lonza 4D电转仪进行细胞转染,转染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转染效率。提取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T7E1酶切鉴定。在人源性CD3抗体和IL-2刺激下诱导食蟹猴T细胞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细胞周期及CD4、CD8表达水平,ELISA检测IFN-γ、IL-2的分泌水平。结果: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见实验组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细胞,其转染效率为(21.6±3.2)%;实验组细胞基因组DNA PCR产物经T7E1酶切显示3条带,出现目的分裂条带(243、197 bp)。与未转染组比较,(1)实验组T细胞增殖缓慢、集落形成时间延迟、细胞体积较小、折光性较弱;(2)实验组处于G0/G1期的T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G2/M期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3)实验组T细胞IFN-γ、IL-2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但CD4、CD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1基因敲除可使食蟹猴T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其增殖,同时上调了IFN-γ、IL-2的分泌水平。
- 缪怡董坚角德灵高嫦娥张超
- 关键词:食蟹猴基因敲除T细胞增殖
- 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在体内情况的初步研究
- 目的:构建含有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PI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片段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分离纯化得到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PI-EGFP融合蛋白;检测其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亲和特异性;制备乳腺癌裸鼠...
- 高嫦娥
-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纯化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特异性多肽介导生物大分子体内外效应
- 2012年
- 探讨乳腺癌特异性多肽PI携带外源性生物大分子靶向抗肿瘤的作用.将分离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PI-EGFP与靶细胞MDA-MB-231体外共培养,探讨融合蛋白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将此融合蛋白经尾静脉及肿瘤局部注射入荷瘤裸鼠体内,探讨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程度;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诱导表达、分离纯化、鉴定获得的融合蛋白PI-HSV-TK,将不同浓度的融合蛋白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经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作用后,探讨PI-HSV-tk对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靶细胞内可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经尾静脉及局部注射融合蛋白PI-EGFP后,在不同组织器官可见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在尾静脉注射组的肾脏和肿瘤部位可检测到荧光信号,而局部注射组仅在肿瘤部位可检测到;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分离纯化获得高效表达的PI-TK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正确;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CV对转导融合蛋白的MDA-MB-231细胞有杀伤作用,IC50值为152.64μg/mL.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多肽能携带生物大分子进入靶细胞,并携带具有杀伤效应的物质,使其发挥靶向治疗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多肽作为靶向性载体奠定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耿计伟高嫦娥刘为青熊秋霞缪延栋周华华董坚
- 关键词:靶向治疗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被引量:29
- 2015年
-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提高三阴性乳腺癌(TNBC)手术切除的近期疗效及3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局部晚期TNBC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取TAC(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B组采取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方案,C组采取CEF(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TAC组有效率为92.0%,TC组为84.0%,CEF组为76.0%,3组化疗方案1~5周期均使同侧腋淋巴结缩小,且TAC组优于TC、CEF组(P〈0.05),3组中不良反应因予预防干预,均较少.结论 TNBC对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较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c CR.
- 张明高嫦娥邹天宁杨毅陈德滇
- 关键词:乳腺肿瘤药物疗法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