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虎

作品数:42 被引量:378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盆地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9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右江盆地
  • 7篇硅质
  • 7篇硅质岩
  • 6篇锆石
  • 6篇硅质岩地球化...
  • 5篇地质
  • 5篇地质意义
  • 5篇晚古生代
  • 5篇古生代
  • 4篇碎屑
  • 4篇终端
  • 4篇快递
  • 3篇三叠
  • 3篇同位素
  • 3篇凝灰岩
  • 3篇锆石U-PB...

机构

  • 27篇成都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普渡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2篇黄虎
  • 15篇杜远生
  • 14篇杨江海
  • 8篇侯明才
  • 8篇雷宇辉
  • 7篇钟雯
  • 6篇胡丽沙
  • 5篇徐亚军
  • 5篇谢春霞
  • 5篇黄志强
  • 4篇黄宏伟
  • 4篇汤惠
  • 4篇杨丁
  • 4篇何清
  • 3篇周兴
  • 2篇郭华
  • 2篇陈飞洋
  • 2篇吴玉成
  • 2篇唐国良
  • 2篇秦风

传媒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地球科学(中...
  • 3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四届全国沉...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东南八布早二叠世含火山岩屑砂岩指示古特提斯洋俯冲被引量:10
2017年
滇东南八布基性/超基性岩体被认为代表洋壳残片,与越北Song Hien构造带内的蛇绿岩体共同构成八布-Song Hien古特提斯缝合带的重要岩石记录,是认识华南西南缘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环绕八布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大面积碎屑岩系,内夹有硅质岩序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三叠纪浊流沉积,但缺少确切的古生物化石和放射性年代学证据.为确定这套碎屑岩的沉积时代和物质来源,对紧邻八布岩体的龙林西含火山岩屑砂砾岩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华南西南缘的二叠系-三叠系年龄谱明显不同,但与Song Hien构造带晚二叠世砂岩和哀牢山带绿春二叠纪砂岩年龄谱相似.最年轻锆石年龄组约为285Ma,在微量元素组成上与弧/造山型岩浆结晶锆石一致,对应于安山质-流纹质火山岩屑,指示早二叠世火山岩浆活动.结合碎屑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和八布村东硅质岩序列的新发现,结果表明八布碎屑岩的沉积时代应为早二叠世,而非中三叠世,其早二叠世火山岩源区与八布-Song Hien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
杨江海杜远生于鑫黄虎柴嵘
关键词:早二叠世碎屑锆石岩石学
桂西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右江盆地构造演化的启示被引量:31
2013年
桂西田林八渡地区发育晚古生代连续的深水相沉积,本文对其中的硅质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该地区上古生界除鹿寨组硅质岩具有较低的非陆源硅含量sinon-ter/Sibulk(%)(平均值为71.8%)及较低的“纯硅质岩”组分(40%~70%)外,其它硅质岩均具有较高的非陆源硅(大于80%)及“纯硅质岩”组分(大于70%),反映其具有较高的硅化程度.除中下泥盆统平恩组底部沉积物的AI/(AI+Fe+Mn)值及非陆源铁的比例Fer/Feblk(%)分别在0.05~0.26和13.1%~14.5%之间,反映其受到热液作用的影响外,其他硅质岩均具有较高的A1/(AI+Fe+Mn)值(0.39~0.81)及Feter/Febulk(%)值(23.1%~186.8%),均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中下泥盆统平恩组硅质岩及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0.71±0.07,0.81±0.08和33.49±1.27,36.10±2.05,形成于开阔的边缘海环境;上泥盆统-下石炭统鹿寨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1.09±0.07和28.60±1.25,可能形成于受海山或海底高地浊流沉积影响明显的环境;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南丹组和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0.67±0.08,0.73±0.11和36.01±1.00,32.00±2.25,形成于与开阔洋盆相关的环境.结合右江其它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其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可能受控于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右江盆地的裂解至少发生在早中泥盆世,到早中二叠世盆地具有演化为开阔洋盆的趋势.
黄虎杜远生黄志强杨江海黄宏伟谢春霞胡丽沙
关键词: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右江盆地
滇东南麻栗坡中—下二叠统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滇东南麻栗坡位于右江盆地西南缘,该处蛇绿岩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壳的遗迹,对蛇绿岩所代表八布洋的研究是全面了解右江盆地与华南西南缘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环节。研究区广泛发育一套夹有硅质岩的深水相沉积,对麻栗坡八布和西牛堡中—下二叠统他披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硅质岩Al/(Al+Fe+Mn)值为0.43~0.70,Al2O3/TiO2值为25.5~44.8,Eu/Eu*值为0.81~1.02,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硅质岩Ce/Ce*值分别为0.67~1.29和0.77~1.18,Y/Ho值分别为28.84~31.23和26.41~28.91,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其他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早—中二叠世八布洋盆的西南缘可能为活动大陆边缘,其洋壳的俯冲方向为南西向。
吴超伟侯明才黄虎黄虎罗宏谓
关键词:硅质岩地球化学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物源分析及其对南天山造山带演化的启示被引量:5
2018年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碎屑岩的物源特征,可为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对其碎屑岩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南缘坎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90~260 Ma,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350~290 Ma和460~390 Ma,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370~320 Ma和450~390 Ma。所有测试样品中前寒武纪的年龄记录非常少。这些特征表明,伊犁盆地南缘中生代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伊犁—中天山地块南部。测试样品中几乎不存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的碎屑锆石,与南天山造山带的岩浆岩记录一致,暗示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南天山地区并没有发生强烈的与碰撞或后碰撞相关的岩浆活动。该结果不支持塔里木克拉通与伊犁—中天山地块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碰撞的观点。结合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数据和地层记录,认为塔里木克拉通与伊犁—中天山地块的碰撞发生在晚石炭世。同时,样品中最年轻锆石的年龄数据从早侏罗世到中侏罗世逐渐增大,显示了揭顶沉积的特点。对伊犁盆地南部中生代的锆石年龄数据与同时代南天山地区的锆石年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表明在早—中侏罗世发生构造沉积夷平的特征。
石鑫石鑫侯明才胡小龙黄虎吴斌胡小龙郑斯赫
关键词:伊犁盆地南缘锆石U-PB年代学
智能金属物体探测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智能金属物体探测定位器,涉及金属探测器领域,其包括显示屏、微控制单元、金属检测模块和步进机构,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步进机构、金属检测模块和显示屏连接,所述步进机构与金属检测模块连接。通过微控制单元使金属物体探测器具...
黄虎陈小波汤惠陈飞洋郭一鸣刘超英
文献传递
右江盆地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探讨右江盆地泥盆纪盆地演化。对盆地东南缘六强、那洋地区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硅质岩的SiO_2质量分数为88.40%~97.89%,具有较高的硅化程度。多数样品具有较低的Eu/Eu~*值和较高的Al/(Al+Fe+Mn)值,指示硅质岩主要为非热液成因。上泥盆统榴江组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Ce/Ce~*值为0.37~0.57),中下泥盆统平恩组和坛河组具有中等Ce负异常值(Ce/Ce~*值分别为0.55~0.57和0.55~0.71)。3组样品均具有明显的Y正异常。除去SiO_2稀释作用的影响后,榴江组硅质岩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REE+Y含量相当于PAAS组成的2~5倍),暗示其形成于相对远离陆源供应的环境。综合其他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泥盆纪右江盆地具有逐渐伸展的演化趋势。
周倩玉侯明才黄虎吴超伟
关键词:右江盆地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盆地演化
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20年
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位于茅口组顶部王坡层黏土岩之上,其成因可能对认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朝天剖面吴家坪组2个凝灰岩样品进行全岩矿物含量、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凝灰岩的成因,进而讨论其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时限的启示。结果表明: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锆石U-Pb年龄为(260.1±2.8)Ma,并具有较高的Al2O3/TiO2值(分别为37.90和31.49)、明显的Eu负异常(Eu/Eu*值分别为0.13和0.06)及缺失Nb、Ta负异常;凝灰岩样品中,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7.8~11.4)和较低的Th/Nb值(5.4~14.9),与宾川剖面峨眉山火山序列酸性熔结凝灰岩及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部凝灰岩基本一致,而明显不同于清音阁王坡层黏土岩锆石εHf(t)值和Th/Nb值。综上所述,四川广元地区朝天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酸性火山活动有关,且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活动时限可能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张晗黄虎侯明才
关键词:凝灰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北祁连造山带老君山组沉积地球化学与物源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老君山组砾岩是北祁连造山带早泥盆世、中泥盆世强烈隆升阶段形成的陆相磨拉石沉积.由西到东,来自肃南、民乐、古浪和靖远的41件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著不同:①主量元素显示,西部(肃南、民乐)样品MgO+Fe2O3T值和Al2O3/SiO2值高于东部,而东部样品K2O/Na2O比值高于西部;②在上地壳标准化分布图中,所有样品均亏损Nb,Ta元素.其中西部样品亏损Rb元素,而富集Sc,Co,Ni,V和Cr元素.而东部样品亏损Sr元素且不富集Sc,Co,Ni,V和Cr元素;③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型式均显示右倾型,而LaN/YbN比值和Eu/Eu*值西部样品较低,而东部样品较高.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老君山组源岩在东西两段上存在差异.西部肃南一带源岩主要为铁镁质岩石,而东段古浪、靖远一带源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民乐一带源岩兼具上述两种岩石特征.根据砾石形态以及沉积地球化学,老君山组沉积物主要以未遭受沉积分选和再循环作用的近源堆积为主,且西部源岩未遭受化学风化而东部遭受了低-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和源岩限定,西部肃南一带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卷入造山带的北祁连岛弧,自民乐向东,沉积物既有来自北祁连岛弧的物质也有来自中祁连变质基底的物质.物源配置的东西差异以及志留系-泥盆系在全区的发育特征暗示,北祁连造山带由于早古生代中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的"斜向碰撞或不规则边缘碰撞"作用,导致了泥盆纪早期造山作用在走向上存在不均一造山特点.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黄虎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沉积地球化学造山作用
上扬子E-C转换期古地理格局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14
2017年
E-C转换时期上扬子陆块边缘呈现明显的台—棚格局,发育有广元—绵阳—磨溪、城口、峨边、彭水老厂坪和毕节等陆棚。整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向边缘的开阔海开口,呈喇叭状。其中以广元—绵阳—大磨溪为最大,长约200 km,最宽处大于100km,最窄处30 km,面积约5.4×104km2。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从初始出现到最后消亡,经历了约110 Ma。台地上为碳酸盐岩沉积,深水陆棚相区内发育麦地坪+筇竹寺+沧浪铺黑色含磷硅质岩、硅质白云岩,夹有胶磷矿条带(资4井),环陆棚的外缘发育碳酸盐岩颗粒滩。川西—川北沿龙门山—米仓山一线密集分布的800~760 Ma左右的岩浆岩及其Hf同位素值指示了伴随Rodinia大陆裂解,在上扬子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发育了以荥经、宝兴为节点的三叉裂谷,向北东方向的一支大致沿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边界裂开,裂开的深度已经达到了上地幔(陆间裂谷),向西北方向的原洋裂谷可能沿丹巴、小金—金川伸入古祁连海域。沿绵阳—广元、安康—平利、乐山—内江—女基井一线,有伸进上扬子台地内部的陆内裂谷发育。这些陆内裂谷控制了E-C转换时期上扬子西部和北部边缘台—棚分异格局。从Rodinia大陆裂解及其随后上扬子板块边缘的沉积格局看,大陆边缘的台—棚分异格局是超大陆的裂解的古地理效应。
侯明才邢凤存徐胜林林良彪刘欣春熊富浩黄虎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
右江盆地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凝灰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6
2012年
右江盆地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地层中常含有多层凝灰岩,对采自广西河池九圩及田林利周罗楼组和百逢组底部的4件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原位LA-ICPMS方法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凝灰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52.8±1.8Ma、253.0±2.4Ma、247.2±1.5Ma和239.3±2.7Ma,指示晚二叠世末期到中三叠世Bithynian期华南地块西南缘存在多期火山活动,其可能与华南西南缘陆块的裂解与汇聚有关.凝灰岩中继承或捕虏锆石年龄(260~270Ma)记录了中晚二叠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或华南西南缘岛弧火山活动事件.凝灰岩的岩相学研究表明,中三叠世特别是Bithynian期之后右江盆地由伸展型向挤压型转换,盆地进入快速坳陷期.
黄虎杨江海杜远生黄宏伟黄志强谢春霞胡丽沙
关键词:右江盆地凝灰岩锆石年龄地质年代学地层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