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江海

作品数:50 被引量:66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5篇盆地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物源分析
  • 11篇造山带
  • 11篇山带
  • 11篇北祁连
  • 9篇右江盆地
  • 9篇三叠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三叠世
  • 7篇祁连造山带
  • 7篇北祁连造山带
  • 6篇砂岩
  • 6篇碎屑
  • 6篇锆石
  • 6篇火成岩
  • 6篇峨眉山大火成...
  • 6篇大火成岩省
  • 5篇年代学

机构

  • 46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贵州省地质矿...
  • 3篇教育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甘肃省有色金...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0篇杨江海
  • 38篇杜远生
  • 14篇黄虎
  • 13篇徐亚军
  • 6篇胡丽沙
  • 6篇黄志强
  • 5篇谢春霞
  • 5篇黄宏伟
  • 4篇朱杰
  • 3篇于鑫
  • 2篇杨文涛
  • 2篇刘超
  • 2篇汪校锋
  • 2篇覃永军
  • 2篇郭华
  • 2篇张哲
  • 2篇马千里
  • 1篇殷鸿福
  • 1篇吴勘
  • 1篇余文超

传媒

  • 7篇地球科学(中...
  • 6篇地质科技情报
  • 5篇地质学报
  • 4篇古地理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3篇沉积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中国科学:地...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2007'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四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含火山岩屑砂岩的显微图像数据集
2020年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中国西南滇黔桂地区二叠纪含火山岩屑砂岩的显微图像数据,对代表性的图像及其岩石特征进行了分类描述。样品均为中细粒-中粗粒砂岩,以火山岩屑含量高为特征。利用装有显微照相系统的蔡司偏光显微镜对砂岩薄片进行观察和照相。本砂岩显微图像集共包含43件砂岩样品的318张显微照片,分为5类,即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石英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本图像集的建立可为砂岩图像数据的对比分析和相关引用提供便捷途径,同时也可以作为数字化-人工智能识别岩相特征的标准,为将来实现砂岩显微特征的精确数字化识别作基础。
冯薇何峰周寅生杨江海
关键词:二叠纪显微图像数字化
南华北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灰岩显微图像数据集
2020年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华北板块南缘石炭-二叠纪含生物碎屑灰岩的显微图像。选择豫西地区跨潟湖-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斜坡多相带的3条太原组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代表性的图像及其岩石特征进行分类描述。样品以灰泥含量较高的含生物碎屑粒泥灰岩为主要特征。利用装有显微照相系统的蔡司偏光显微镜对灰岩薄片进行观察和照相。灰岩显微图像集共包含95件灰岩样品,380张显微照片,可分为泥晶灰岩、泥粒灰岩和粒泥灰岩3类。本图像集的建立可为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面貌及相带沉积分异提供基本素材和参考。
马睿刘超杨江海王圆刘佳
关键词:石炭-二叠纪
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早志留世蛇绿岩剥蚀的碎屑记录
@@祁连造山带位于中国西北部,呈NWW-SEE方向延伸,是青藏高原的最东段。该造山带夹持于华北克拉通、柴达木板块和敦煌地块之间,分别为龙首山断裂、柴北缘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相隔,东南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以主要边界断裂为界,...
杨江海杜远生徐亚军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志留纪
显生宙深时气候研究热点问题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ISI 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针对1900—2016年国际深时气候领域发表的论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统计分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国家以及国际Top 5%论文的主题和作者,着重分析当前古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情况。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深时气候领域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国际古气候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海洋事件、生物大灭绝事件与气候的联系、气候变化等方向;虽然按论文产出量排序,中国已进入深时气候研究的前列,但高影响研究成果的比例仍非常低。
许艺炜黄燕胡修棉杨江海
关键词:气候
哀牢山带西侧早二叠世碎屑岩的时代和物源分析:对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启示
冯薇杨江海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较泥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含量和斜长石,而泥质岩较砂岩含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含钾矿物。砂岩和泥质岩样品均亏损Nb、Ta、Sr元素。砂岩中部分样品富集Zr、Hf元素和强烈的Eu的负异常,部分样品显示Zr、Hf亏损和弱的负Eu异常。泥质岩样品均富集Ni、Cr元素,但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沙流水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源岩以酸性岩和基性岩混合为特征,且遭受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CIA:74~81),在沉积过程中有少量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历了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古老物质加入。构造背景判别表明,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有少量来自大洋岛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结合区域构造单元岩石组合特征认为,北祁连沙流水组碎屑岩源岩主要为卷入造山带的北祁连岛弧、中祁连地块、俯冲杂岩带中的酸性岩石和基性岩石及少量花岗岩,同时还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的、经过沉积分选和再循环的物质。综合上奥陶统—中、下泥盆统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岩石学研究,认为晚泥盆世是造山带强烈挤压之后转向伸展垮塌的时期,上泥盆统沙流水组则是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沉积记录。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陈甲才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北祁连造山带
源-汇沉积过程的深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3
2017年
源-汇沉积过程的实质是沉积物的产生、搬运和沉积.陆表岩石的风化、侵蚀是沉积物产生的主要过程,受气候和构造因素的联合控制.现代陆表风化层研究揭示,在特定风化机制下(供给限制型化学风化)表层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主要与陆表温度和湿度(降雨量)有关,其关系可通过建立经验气候转换方程来描述.经源-汇过程,这些气候信息可随陆源碎屑沉积物从源到汇传递,并最终可能形成沉积记录而保存于地层序列中.由于源-汇系统的复杂性和自发波动性,气候信息传递受源区侵蚀和沉积路径等的影响和扰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时效性与气候变化本身的幅度和频度有关.基于陆源碎屑沉积进行深时古气候研究需要加深对源-汇沉积过程的理解,并考虑沉积系统响应和可能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杨江海马严
关键词:化学风化
秭归盆地下侏罗统火山碎屑沉积物源分析及其对东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地壳增厚的启示
2024年
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经历了强烈的碰撞造山作用,伴随岩浆底侵和构造变形,造山带可能发生了显著的地壳增厚和隆升,但对缺少同时期岩浆岩记录的造山带东段,其造山过程的地壳厚度变化还未有明确约束.在东秦岭造山带的南麓发育一系列的早中生代前陆盆地,保存有大量源自造山带隆升剥蚀的碎屑沉积记录,是重建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载体.为进一步厘定秦岭造山带的碰撞造山过程,本文对秭归盆地下侏罗统桐竹园组的砂岩开展了火山岩岩屑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含有大量火山岩岩屑的砂岩具有250~200Ma的特征性碎屑锆石年龄组成,指示了其主要物源为三叠纪的火山岩.下侏罗统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的区域对比和古水流分析表明,该火山岩物源区应位于盆地北部的秦岭造山带,可与造山带西部出露的三叠纪花岗质岩体进行对比,同属于秦岭三叠纪碰撞造山的岩浆作用.依据花岗质岩和锆石化学组成与地壳厚度的相关关系,桐竹园组的火山岩岩屑La/Yb比值和三叠纪年龄碎屑锆石Eu/Eu*比值指示,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发生了显著的地壳增厚,最大厚度可达60~70km,与秦岭造山带三叠纪花岗质岩石记录的地壳厚度变化一致,可能与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大规模地壳缩短和岩浆作用有关.
柴嵘杨江海杜远生王成善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秭归盆地晚三叠世地壳增厚
豫西济源盆地中三叠世-中侏罗世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的启示被引量:14
2012年
豫西济源盆地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是三叠纪-侏罗纪秦岭造山带的同造山盆地.对济源盆地中三叠世-中侏罗世6个组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的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以下区间:2.9~1.7Ga、1.6~1.0Ga、1.0~0.8Ga、800~650Ma、520~380Ma、350~245Ma和~220Ma,其中除了2.9~1.7G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基底外,其他几个年龄段的锆石则主要来自于秦岭造山带,并且显示出随着地层年龄的逐渐变新,碎屑锆石年龄有逐渐变老的趋势.在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样品中,主要年龄是350~245Ma,在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样品中,1.6~1.0Ga、1.0~0.8Ga、800~650Ma和520~380Ma则逐渐增多,到了中侏罗世晚期,1.6~1.0Ga和520~380Ma依然存在于样品中,并且还发现了~220Ma年龄.碎屑锆石年龄结构指示了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经历了由年轻的盖层到较老的基底的去顶过程.并与合肥、黄石盆地的碎屑锆石数据对比发现,早侏罗世时,去顶强度东强西弱;东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或晚三叠世岩体可能暴露于早侏罗世,而西部则到了中侏罗世.
杨文涛杨江海汪校锋杜远生
关键词:济源盆地秦岭造山带地质年代学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风化碳汇效应:玄武岩粉末水-岩反应实验研究
2023年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有效的碳封存技术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碳封存技术中,基于玄武岩粉末的增强风化碳汇技术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同时也对促进作物生长、改善粮食产量具有积极作用。流域研究揭示玄武岩风化具有非常高的速率,但与玄武岩粉末增强风化碳汇技术在时间尺度和反应条件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有峨眉山玄武岩,其在喷发之后的快速化学风化被认为是晚二叠世冰川活动的驱动机制,有可能成为增强风化碳汇技术的基础原料。为深入理解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碳汇效应,增进对玄武岩增强风化碳汇技术的认识,本文利用不同粒径玄武岩粉末和天然雨水及河水开展了水岩反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雨水与玄武岩粉末经历720 h常温条件的封闭反应后,其pH值接近河水的pH值,且Na+、K^(+)、Ca^(2+)、Mg^(2+)等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其活动性和溶出速率受所在岩石结构、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溶液饱和状态等因素共同影响与控制。玄武岩粉末与雨水的反应实验中Si元素的溶出速率最快,为4.36×10^(-12)mol/m^(2)/s,Ca^(2+)和Mg^(2+)的最大浸出速率分别为1.36×10^(-12)mol/m^(2)/s和0.91×10^(-12)mol/m^(2)/s;同时,反应溶液HCO_(3)^(-)浓度快速升高,在720 h左右达到最大浓度,表明了溶液中溶解的CO_(2)快速转变为HCO3-,而随后HCO_(3)^(-)浓度趋于降低,PHREEQC模拟结果显示Ca-Mg碳酸盐矿物达到饱和状态。初步的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具有重要的碳汇效应,可应用于增强风化碳汇技术进行地表碳封存。
任俊童杨江海程亮刘澳张晓容
关键词:玄武岩化学风化碳封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