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任丰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教育
  • 5篇道德
  • 3篇德育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1篇道德教育过程
  • 1篇道德品质
  • 1篇道德审视
  • 1篇道德意识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程
  • 1篇德育理论
  • 1篇性教育
  • 1篇学校制度文化
  • 1篇学校制度文化...
  • 1篇隐性德育
  • 1篇隐性德育课程
  • 1篇育德
  • 1篇育德功能
  • 1篇战略管理

机构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刘任丰
  • 2篇杜时忠
  • 2篇张方政
  • 1篇李霞

传媒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宿州教育学院...
  • 1篇新德育.思想...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对德育的启示被引量:3
2006年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德育的启示。
刘任丰杜时忠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博尔诺夫德育理论道德意识教育人类学
从《条例》看学校制度的程序正义被引量:2
2010年
良好的程序是好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好制度得以形成和运行的根本。程序正义是指制度在制定和适用中的程序具有正当性,主要体现于程序的运作过程中。程序正义的特征主要包括完善性、公开性、参与性、平等性等。只有具备程序正义的特点,制度、法律等才具有了内在的优秀品质,不仅能被很好地执行,而且能对人的品行产生深刻的影响。
刘任丰
关键词:程序正义《条例》公开性平等性
对传统孝德的思考被引量:4
2007年
刘任丰李霞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孝德儒家伦理思想社会价值体系道德教育过程现代德育
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
当前,以制度变革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学校制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其德育功能发挥。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一所民办学校日常生活中,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德育问题,...
刘任丰
关键词:道德教育战略管理
文献传递
学校制度的道德审视及其改造
本文对学校制度的道德审视及其改造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制度、学校制度、制度德性、个体德性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简要分析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认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确立一种制...
刘任丰
关键词:教育工程学制度德性
文献传递
范梅南“教育机智”思想述评被引量:1
2006年
范梅南认为教育机智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品质,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注,以教师对学生的爱为基础,教育机智促进儿童独特个性的形成。
张方政刘任丰
关键词:范梅南教育智慧教育机智
基础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被引量:2
2006年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崇高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基础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基础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协调性,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注重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刘任丰张方政
关键词:基础教育
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被引量:19
2006年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学校制度文化育德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育德功能,必须重视并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刘任丰杜时忠
关键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隐性德育课程育德功能道德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