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华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同位素
  • 2篇铜同位素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地层
  • 1篇地层研究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多接收电感耦...
  • 1篇牙形石
  • 1篇遗址
  • 1篇早奥陶世
  • 1篇质谱
  • 1篇三级层序
  • 1篇蚀变
  • 1篇蚀变带
  • 1篇体系域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武汉市文物考...

作者

  • 5篇刘金华
  • 3篇周炼
  • 1篇张克信
  • 1篇顾延生
  • 1篇郭亮
  • 1篇袁红林
  • 1篇胡兆初
  • 1篇吴顺宝
  • 1篇何卫红
  • 1篇江海水
  • 1篇许志斌
  • 1篇王倩
  • 1篇张婷
  • 1篇侯清华
  • 1篇陶云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江汉考古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铜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综述了铜(Cu)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套简单高效的纯化Cu的方法。鉴于原有Cu同位素的标准物质NIST SRM 976已经停产,本文归纳了一些已经报道的Cu同位素的替代标样,认为NIST SRM 3114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此外,在质谱测试过程中,利用Ga作为一个新的内标,采用内标法与SSB法结合的方法(C-SSBIN)校正仪器的质量歧视,可以使分析精度提高5倍左右。
王倩侯清华张婷刘金华陶云周炼
西藏冈底斯斑岩型铜钼矿床的Cu、Mo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选取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驱龙、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及鸡公村石英脉型钼矿为研究对象,分别挑选含矿斑岩和石英脉中的黄铜矿、辉钼矿进行Cu、M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西藏冈底斯斑岩型黄铜矿的δ^65/63Cu介于0.01‰~0.98‰,辉钼矿的δ^97/95Mo介于-0.34‰^-0.15‰,热液脉型矿床中辉钼矿的δ^97/95Mo介于-0.35‰^-0.23‰.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后的冈底斯斑岩型铜钼矿床的Cu同位素与俯冲带产出的斑岩型矿床中的Cu同位素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表现为单峰分布的特征.驱龙斑岩型矿床中热液脉与含矿斑岩中的δ^65/63Cu具有一致性,可能反映了二者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在冈底斯斑岩型铜钼矿床中,不同蚀变带具有不同的Cu、Mo同位素组成,自蚀变中心向外,δ^65/63Cu与δ^97/95Mo表现出负相关趋势,可能与成矿流体的性质密切相关.冈底斯石英脉型钼矿较斑岩型铜钼矿δ^97/95Mo相对偏负,结合两类矿床的成矿年代,可能暗示两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是同一源区连续演化的结果.
胡文峰张烨恺刘金华郭亮周炼
关键词: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铜同位素钼同位素蚀变带矿床
武汉地区部分先秦遗址土壤标本中植硅石组合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顾延生刘金华魏航空许志斌
关键词:灰坑土壤标本屈家岭文化古文化遗址西周中期
扬子克拉通早奥陶世古海水地球化学特征:来自牙形石微量元素的证据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对扬子克拉通宜昌三峡地区早奥陶世不同时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牙形石个体进行了原位分析,并与已发表的世界其他地区古海水的稀土元素(REE)组成进行了比较,利用REE和微量元素组成、δCe和Sm/Nd比值等地球化学指标恢复了该时期古海水的地球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区早奥陶世牙形石的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海平面的升降、古环境的变化有关联,与已有的古生物地层、古地理研究结果一致。因此,牙形石的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在古环境再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周炼胡兆初袁红林江海水刘金华
关键词:牙形石古海水古环境
中下扬子区二叠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按新近国际年代地层划分方案 (ICS ,2 0 0 0 ) ,下扬子区二叠纪地层自下向上分为 3统、9阶和相对应的华南传统 6阶划分 .二叠系从阿瑟尔阶至长兴阶 (44Ma)共划分出 14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平均时限约为 3.14Ma ,其中“紫松阶”(相当阿瑟尔 +2 / 3萨克马尔阶 ) 1个(船山组中上部 )、“隆林阶”(相当 1/ 3萨克马尔阶 +阿丁斯克阶 ) 2个 (分别对应船山组上部和梁山组或镇江组 )、“栖霞阶”(相当库班甘德阶 +1/ 3罗德阶 ) 3个 (栖霞组 )、“茅口阶”(相当于 2 / 3罗德阶 +沃德阶 +卡皮丹阶 ) 4个 (孤峰组、茅口组、堰桥组、银屏组和武穴组 )、吴家坪阶2个 (龙潭组或吴家坪组 )、长兴阶 2个 (长兴组或大隆组 ) ;共归并为 4个层序组 (sequenceset) .
张克信刘金华何卫红吴顺宝
关键词:体系域三级层序海平面变化二叠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