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勇
-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策略被引量:11
- 2010年
- 总结了护理人员应对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策略,包括对护士的思想准备与关爱、体恤;定期培训、强化知识;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完善应急制度;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定点检测与做好物资准备;反复演练;控制事件现场;做好传染病报告。认为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和管理策略,可以保证护理应对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较高的护理工作质量,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 张华琼周利刘陈勇
-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护理管理
- 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68名急诊科护士和70名普通内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症状自评量表中除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普通内科护士,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诊科护士除睡眠时间这个成分外,其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成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关注,需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
- 刘贤英刘陈勇
-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 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室A区21名、B区1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B区为对照组,A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新老搭配双班制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工作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技术、危重患者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落实及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 刘贤英刘陈勇龙晓秋
-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组长负责制
- 急诊医疗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
- 2012年
-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急诊医疗工作具有随机性大、时间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各学科之间协作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各种医疗纠纷。笔者现分析急诊医疗纠纷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如下。
- 刘陈勇
- 关键词:医疗纠纷急诊
- 心脏骤停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74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急救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4例心脏骤停患者经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后,Ⅰ期复苏成功31例,Ⅱ期复苏成功23例,Ⅲ期复苏成功17例,3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数天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刘陈勇
- 关键词:心脏骤停急救护理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5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入院后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容量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监测2组用药前及用药30min后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浆Na+、Cl-、K+浓度。结果 2组用药30min后CVP、DBP、Sp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a+、Cl-升高,K+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护士应配合医师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 刘陈勇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失血性休克护理
-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研究和分析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对40例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便携呼吸机护理(综合护理),对转运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机率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其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抢救的成功率要高于死亡率。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合理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护理,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维持,提升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 刘陈勇刘贤英
- 关键词:便携式呼吸机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
- 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以及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39例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暴力风险因素,并予以暴力风险预防,对比预防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或者家属)因素以及系统支持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护理暴力风险因素的主要因素,实施风险预防后,在专业知识掌握率、投诉率以及暴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实施风险预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予以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降低暴力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刘陈勇曹玉琼龙晓秋
- 关键词:急诊护理
- 加强护患沟通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 2013年
-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护理患者中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1]。急诊科和其他的科室不一样,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具有患者多、病种复杂、病情急、护理操作频繁、护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预见性差、患者及家属心情急等特点,也正是以上这些特点,
- 刘陈勇
- 关键词:护患沟通急诊科护理
- 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培训方法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形成专业态度。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期。实习阶段也是护生的必经之路,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最后的关口,对其今后的工作态度、作风素质等影响极大[1]。临床实习不仅是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教室面对模拟人到临床面对患者进行技术操作过渡的一个关键环节。
- 刘陈勇
- 关键词:实习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