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秋
- 作品数:15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优质护理对提高急诊留观病员满意度的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急诊留观病员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留观病区2012年1-6月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6-12月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病员对本院急诊留观病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整体服务水平和病区环境卫生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留观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急诊留观病区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急诊科应在留观病区深入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 龙晓秋曹玉琼游先容
- 关键词:优质护理满意度
- 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室A区21名、B区1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B区为对照组,A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新老搭配双班制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工作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技术、危重患者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落实及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划片区组长负责制能级对应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 刘贤英刘陈勇龙晓秋
-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组长负责制
- 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论述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因素,并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防护对策,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以达到保护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目的。
- 张华琼龙晓秋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
- 三维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院前急救护理的血栓栓塞患者68例作为活动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血栓栓塞患者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维护理模式联合血栓栓塞患者院前急救。观察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期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院前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评分、快速反应能力评分以及医护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aPTT、PT、TT均明显上升,Fbg下降(P<0.05)。结论三维护理模式在提高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抢救成功率。
- 龙晓秋刘贤英周利
- 关键词:院前急救血栓栓塞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以及分诊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采用MEWS的381例急诊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6年1—7月应用常规检查、评分的381例急诊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候诊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病死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为(9.28±2.39)min,短于对照组的(22.37±5.48)min(P<0.05);2组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M)患者例数差异较小,其中观察组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NSTEAM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13%、90.70%以及95.4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NSTEAM的病死率分别为2.36%、0.52%以及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较常规检查的诊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候诊时间,降低病死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 宋晓玲刘贤英龙晓秋
-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胸痛预检分诊护理
-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管理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急诊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急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急救管理缺陷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管理缺陷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QCC活动在急诊管理中的运用,明显减少了急诊管理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医院整体的管理质量保持持续性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 刘贤英龙晓秋宋晓玲曹玉琼李昌容
-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管理满意度
- 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为主题,寻找真因并制定对策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院前急救出诊箱规范率由62.5%提高至98.1%;无形成果的品管圈圈员评分由5.5分提高至7.6分,圈员和谐度评分由5.8分提高至8.0分;附加效益:将品管圈中安瓿保护方法用到抢救车的药品管理,并推广至全院;将品管圈该活动的管理方法在全市机动库护士培训中进行推广;以《改良出诊包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为题申请院级科研一项;拟申请改良出诊包专利。[结论]急诊科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院前急救出诊箱的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的院前急救质量。
- 刘贤英龙晓秋蒋云秋
- 关键词:品管圈
- 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急诊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刘陈勇龙晓秋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 ̄2011年10月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院前急救护理方法。结果:58例院前急救成功56例,经过临床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20例,重度残疾21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例。结论:争分夺秒地抢救,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 罗晓琴邓丽龙晓秋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
- 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以及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39例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暴力风险因素,并予以暴力风险预防,对比预防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或者家属)因素以及系统支持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护理暴力风险因素的主要因素,实施风险预防后,在专业知识掌握率、投诉率以及暴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实施风险预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予以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降低暴力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刘陈勇曹玉琼龙晓秋
- 关键词: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