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元泽

作品数:50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地幔
  • 15篇间断面
  • 14篇地震
  • 11篇地幔间断面
  • 11篇俯冲
  • 6篇俯冲带
  • 5篇低速层
  • 5篇地幔转换带
  • 5篇震相
  • 4篇地球内部
  • 4篇地球内部结构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圈
  • 4篇P波
  • 3篇低速
  • 3篇地震波
  • 3篇地震层析
  • 3篇地震层析成像
  • 3篇地震学
  • 3篇震波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5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50篇周元泽
  • 14篇臧绍先
  • 11篇眭怡
  • 5篇张怀
  • 5篇蒋志勇
  • 5篇崔辉辉
  • 4篇石耀霖
  • 4篇王卓君
  • 3篇李国辉
  • 3篇魏荣强
  • 3篇王晓冉
  • 2篇王红才
  • 2篇陈健
  • 1篇沈旭章
  • 1篇严珍珍
  • 1篇陈石
  • 1篇吕建荣
  • 1篇刘旭宙
  • 1篇张小涛
  • 1篇曾庆利

传媒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计...
  • 1篇2014年中...
  • 1篇1998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三重震相探测中国东部海域410km深度低速层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日本本州地区2009年发生的一次震源深度为167.2km、震级为mb6.0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二维射线追踪方法给出P波三重震相的理论时-距曲线,并采用试错法构建出与观测时-距曲线拟合效果最优的低速异常模型,发现在中国东部海域下方410 km间断面上、下均存在局部的P波低速异常:300—410 km深度范围内低速异常为4%—5%,而410—460/470 km深度范围内的低速异常则达到4%一7%.结合前人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发现该区域不存在明确外源热流,因而,本文认为该低速异常与俯冲板片脱水引起的部分熔融有关.
眭怡周元泽
关键词:中国东部海域
地幔间断面研究新进展
地幔间断面是指在地幔某一深度范围内,地震波速度发生了急剧变化,其有别于地球内部速度的缓慢变化.从莫霍界面起至深度2900km 的地幔占据地球的主要部分,在其上部800km 的范围内,存在一系列间断面,如80km、120k...
王晓冉周元泽
关键词:地幔间断面地震波地幔对流
基于SS前至震相识别的LAB深度研究进展
<正>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边界,它可以反映全球演化的过程(包括地幔分异、长期冷却、全地幔对流等)和板块构造的过程(包括Wilson循环,小模型的地幔对流等)。然而至今我们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的深度,...
眭怡周元泽陈健
南美地区下地幔速度界面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下地幔间断面是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地球深部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西部密集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南美洲太平洋地区深震的短周期波形资料有利于震源下方下地幔间断面的研究.本文收集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和犹他大学地震台网所记录的南美洲西部俯冲地区15个深震的19组短周期垂向台网资料,并利用4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震源下方下地幔中速度界面上发生转换的次生震相SdP,据此发现南美洲西部下方下地幔中800~120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转换点集中,主要分布在900,1000和1100 km三个深度附近,三个速度界面具有不同的起伏形态,应为在研究区域双层地幔对流中间边界层.
周元泽眭怡
地幔间断面的地震学研究
周元泽
关键词:地幔震相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物理
伊豆-小笠原和汤加地区中地幔多层速度结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中部地幔间断面的存在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内部对流过程并对地球化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约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用美国西部高密度短周期地震台网记录的汤加和伊豆-小笠原地区的深震波形资料的倾斜叠加处理,进而从中提取离源下行的次生转换震相SdP,据此分析两个俯冲区域的中部地幔速度界面的差异性存在:(1)伊豆-小笠原地区对应于"920km"间断面的深度应该位于910km,而汤加地区则存在着两个速度跃变面,分别位于850和950km处;(2)两个地区均存在着1000和1050km深度附近一定的转换点集中;(3)两个地区在1100km深度处都存在着比较明确的转换点集中,同时伊豆-小笠原地区在更深处的1168km附近存在转换点集中,而汤加地区相应的界面则存在于1200km深度附近.这样的复杂结构与铁在地幔主要岩石组分铁-镁钙钛矿和铁-镁方铁矿的配比不同造成的密度异常有关,同时汤加和伊豆-小笠原两个俯冲区间存在的差异性速度结构与两者不同的俯冲板片形态和残留有很密切的关联.
周元泽王卓君
福州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09年
区域性地震波强地面运动的量化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并在防震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由地震激发的区域地震波强地面运动过程,并得到地表峰值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特征.考虑到福州是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会城市,其明显的盆地结构特征使它很容易遭受强地震灾害的影响.因此本文以福州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假定盆地的主要断层某一位置在未来可能发生灾害性地震,则该地震会激发地震波的强地面运动,并由于地形、沉积层等主要影响,在盆地内部发生放大.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后处理分析,给出了该盆地的地表峰值位移、峰值速度和峰值加速度分布图谱.该图谱可为未来的福州城市规划和抗震减灾提供定量科学参考依据.
张怀周元泽吴忠良严珍珍陈石景惠敏徐锡伟石耀霖
关键词:强地面运动有限元模拟福州盆地地震波峰值加速度
L1范数约束下的稀疏脉冲序列提取
近些年来,人们基于压缩感知(CS,Compressed Sensing)这一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稀疏脉冲序列提取的研究。在地震学中,由地震记录中稀疏分布的震相可以推测,我们所感兴趣的地球深部分布的速度间断面也是稀疏分布的。这...
眭怡周元泽
文献传递
高性能数值模拟技术在抗震减灾中的应用
<正>大地震是现代社会破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美国旧金山(1906)、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11),日本东京(1923)、我国唐山(1976)等等都在大地震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
张怀周元泽
文献传递
基于波形拟合的中国东海地区410km间断面附近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410km间断面是地幔转换带的顶界面,对其速度结构和起伏形态开展地震学探测有助于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选取了由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位于琉球俯冲区的一个中源地震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三重震相波形拟合研究了中国东海地区410km间断面附近的精细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中国东海地区下方410km间断面整体表现为一尖锐的速度界面且有8~15km的小幅抬升;该间断面之上存在52~62km厚的低速层,其P波速度降低0.5%~1.6%;440km深度以下存在1.0%~3.0%的P波高速异常.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层析成像结果,我们推测该高速异常体与西太平洋俯冲板片在中国东海地区地幔转换带内的滞留有关;板片内水相E分解使得转换带内水含量增加,这引发了410km间断面的抬升;410km间断面之上的低速层应与含水矿物脱水导致的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有关.
李文兰魏荣强魏荣强高雅健周元泽
关键词:低速层部分熔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