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可科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欠驱动
  • 3篇假肢
  • 2篇电机
  • 2篇运动学
  • 2篇手掌
  • 2篇伺服
  • 2篇伺服电机
  • 2篇拇指
  • 2篇控制系统
  • 2篇减速器
  • 2篇包络
  • 1篇压力传感器
  • 1篇运动学仿真
  • 1篇逆运动
  • 1篇逆运动学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力传感器
  • 1篇机器人
  • 1篇机器人手指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张可科
  • 3篇熊蔡华
  • 2篇熊大柱
  • 2篇熊有伦
  • 2篇贺磊
  • 2篇翟明春
  • 2篇陈慧龙
  • 1篇张鑫
  • 1篇陈文锐

传媒

  • 2篇装备制造技术
  • 1篇机电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现有的假肢手拇指机构驱动数过多、重量过重、灵活性不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手掌底板、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手掌底板上,伺服电...
熊蔡华张可科陈慧龙熊有伦翟明春
文献传递
一种7自由度机械假肢运动学研究
2013年
介绍了7自由度假肢结构,并针对传统的将7自由度手臂退化为6自由度手臂的逆运动学求解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了利用摇摆角(swivel angle)的优化方式,使手臂在抓取时更加拟人自然。
熊大柱贺磊张可科
关键词:逆运动学
基于DSP的仿人形假手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解决假肢手控制系统复杂等问题,将欠驱动技术应用到假肢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中,整个假手由3个电机驱动,手指结构选用绳索滑轮驱动方式。开展了对机械系统原理和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基于DSP的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具有力反馈的运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各手指动作。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法和软件控制流程,硬件主要包括电平转换和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共有两种类型、11个传感器,可为假手自主抓取中的感觉反馈提供数据;软件主要涉及事件管理器、模数转换模块的应用。最后对假手中的压力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并进行了假手抓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力传感器反馈的控制策略使得假手能够实现稳定包络抓取。
张可科熊蔡华贺磊熊大柱
关键词:假手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DSP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
一种假肢手的拇指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现有的假肢手拇指机构驱动数过多、重量过重、灵活性不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手掌底板、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手掌底板上,伺服电...
熊蔡华张可科陈慧龙熊有伦翟明春
文献传递
欠驱动机器人手指实验平台的设计
2013年
基于三关节绳索驱动的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设计了手指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平台机构、平台控制系统和VICON红外光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组成。平台机构采用海顿直线步进电机驱动导轨滑块,从而牵引绳索控制手指弯曲和伸展;平台控制系统采用DSPF2812作为主控制器,通过驱动器控制直线步进电机的转动;VICON红外光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采用6台VICON红外摄影机对标记点进行运动捕捉,其数据通过VICON资料处理器导出至PC端进行处理。实验平台可以对三关节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进行抓取性能和运动轨迹的分析。
张鑫陈文锐张可科
关键词:欠驱动机器人手指
具有自适应抓取能力的欠驱动假肢手的研究
理想的假肢手不仅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能够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上替代人手,但是现在国内外实验室研究的假肢手还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要求。为了制作一种具有自适应抓取能力的仿人假肢手,全文内容如下:  1)设计一个新型欠驱动假肢手,并...
张可科
关键词:槽轮机构控制系统运动学仿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