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儒

作品数:19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覆被
  • 3篇土地覆被变化
  • 3篇面向对象
  • 3篇覆被变化
  • 3篇CLUE-S...
  • 3篇GIS
  • 2篇地理
  • 2篇信息提取
  • 2篇遥感
  • 2篇英文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情景
  • 2篇情景模拟
  • 2篇课程
  • 2篇课程设置
  • 2篇高寒湿地
  • 2篇LOGIST...
  • 1篇导向型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重庆交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河北省环境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9篇张学儒
  • 6篇张继平
  • 6篇刘林山
  • 6篇张镱锂
  • 3篇官冬杰
  • 3篇牟凤云
  • 3篇林孝松
  • 2篇聂勇
  • 2篇陈春
  • 2篇王卫
  • 2篇丁明军
  • 2篇张华
  • 1篇戴尔阜
  • 1篇何锦峰
  • 1篇张王菲
  • 1篇罗建美
  • 1篇王丽艳
  • 1篇周富春
  • 1篇吴绍洪
  • 1篇刘峰贵

传媒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技术与市场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湿地科学
  • 1篇Agricu...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对象的长江源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信息提取(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长江南源当曲流域是我国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地区之一,是青藏高原腹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该地区湿地资源及分布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湿地光谱特征复杂,易于其他地类混淆,传统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很难保证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分类方法,对当曲流域内的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在对各类型湿地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DEM及其衍生数据(坡度、坡向),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归一化水体指数 (NDWI) 及缨帽变换(Kauth-Thomas transformation)得到的湿度图层等参数,设置各参数阈值,建立各湿地类型的信息提取知识规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信息提取精度进行验证。经检验,湿地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达到89.00%。
张继平张镱锂刘林山丁明军张学儒
关键词:高寒湿地遥感
基于RS与GIS唐山海岸带地区近50年土地利用格局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以唐山市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56年、1970年地形图,1987年、2000年和2005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RS与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目视解译,得到精度较高的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据此,分析研究区过去50a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a间,唐山市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由早期的其他土地和农业用地为主体向末期的以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体转变。土地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56年的185.81提高到2005年的320.63。早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高于后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存在放慢趋势,土地资源外延开发潜力释放殆尽。
张学儒陈春董坤
关键词:土地利用RSGIS
CLUE-S模型原理与结构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44
2010年
空间模型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法,CLUE-S模型是这类模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该文分析了CLUE-S模型的运行原理和结构组成,指出:CLUE-S模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竞争关系,在综合考虑诸多限制因素和转换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反复迭代运算,把土地利用变化类型逐步分配到一定的空间单元中,将模拟结果精确直观地反映到空间位置,是一个较好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模型5个组成模块的机理结构和6个参数文件的特征,并对参数内涵和设置规则进行了介绍。最后概述了CLUE-S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分析了CLUE-S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领域及模型的不足之处。
王丽艳张学儒张华王卫
关键词:CLUE-S模型
基于SOFM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类型分区尝试——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能够确立更加清晰的自然区划界线,是自然区划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开展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区划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地形综合指数、温暖指数、湿润指数、地被指数和水文指数5个自然指数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输入层,输入到建立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土地类型单元自下而上合并,生成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自然区划图,实现以土地类型单元为控制本底的定量化分区。结果表明:①可以将土地类型单元聚合成高原高寒稀疏植被区、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山深谷灌丛草甸区和高山深谷针叶林区5个自然带区域。②分区结果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界线比较接近,相似性较高,分区结果较理想。
张学儒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
关键词:SOFM神经网络自然区划GIS
长江源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类型划分及分布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在2008~2010年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地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系统分析了该地区高寒湿地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构建了适宜于高海拔河源地区的湿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①当曲流域高寒湿地共分为8种类型,湿地总面积为8548.0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1.07%。流域内,沼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其次为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各类型湿地中,苔草(Carex)—嵩草(Kobresia)沼泽和嵩草沼泽化草甸的面积较大,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43.20%和38.25%。②当曲流域内,湿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12°的东部地势低平的山间盆地、南部唐古拉山脉北麓的山前冰雪融水的汇集地带和山体鞍部等集水条件优越的地区,流域北部及当曲干流北岸少有湿地分布。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700~5000m的区域。
张继平张镱锂刘峰贵刘林山丁明军张学儒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亚高山针叶林遥感提取与空间演替特征的定量分析——以壤塘县为例(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以位长江上游的大渡河流域的壤塘县为研究区。基于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方法,提取1989年和2009年两个时期亚高山针叶林的空间分布,并对两期数据叠加分析,查找出其演替发生的类型和空间位置,作为因变量样本。同时,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DEM和专题数据,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正弦、坡向余弦、地表曲率、距居民点距离、距耕地距离和距道路距离8个自变量,使之与亚高山针叶林空间演替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计算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和演替发生概率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向草甸演替的过程中,距居民点距离和距耕地距离两个变量贡献较大,距居民点距离减小1个单位,其转变为草甸的概率将增大1.15倍。在亚高山针叶林向落叶阔叶灌丛演替的过程中,坡向正弦和距居民点距离贡献较大,其发生概率随坡向朝北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大1个单位,概率将增大1.2倍。对亚高山针叶林空间演替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亚高山针叶林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张学儒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高俊刚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LOGISTIC回归GIS
基于InVEST模型重庆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碳储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庆市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从建设用地扩张的视角,采用InVEST模型,结合收集的碳密度数据,对重庆市2000年、2005年及2010年碳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建设用地是主要的转入者,共增长1 505.58km^2,其中90%以上的区域来自耕地以及阔叶林,造成碳净损失1.796Mt。2005—2010年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更加剧烈,这期间建设用地共扩张998.19km^2。建设用地主要是由西部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张,且增长速率加快。建设用地由2000年的598.88km^2增加到2005年的1 097.27km^2,扩张导致总碳储量减少了1 169 982.18t,其中阔叶林的碳损失达到72%;2010年建设用地增加至2 095.46km^2,占用耕地以及阔叶林是主要的扩张形式,扩张导致总碳储量减少了1 169 982.18t。可见,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碳损失的主要来源为耕地及阔叶林,其次是针叶林、草原、草地等。选择固碳能力较弱的裸地与草甸作为建设用地的扩张目标,有利于重庆市碳储量的保护与增长。
虎帅张学儒官冬杰
关键词:碳储量固碳能力
过去5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被引量:20
2016年
借助动态植被模型IBIS,首先模拟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NPP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选定的标准气候态时段(1986-2005年)平均气候状态作为"标准年气候",并将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植被NPP作为评价基准。通过与基准进行比较,计算每一年潜在植被NPP的波动情况,进而评价该年的气候条件是否使潜在植被"不适应"以及"不适应"的程度,最后根据过去50年的"不适应"次数和程度综合判断气候变化下潜在植被NPP的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在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下,天山以南的暖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北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NPP呈现出较高的脆弱性;而大部分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则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NPP脆弱性较低,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的生态系统NPP脆弱性更低。此外,天山以北的温带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的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NPP也呈现出较低的脆弱性。
苑全治吴绍洪戴尔阜赵东升任平张学儒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植被NPP脆弱性IBIS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下河北省滨海湿地演变驱动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为定量分析河北省海岸带地区滨海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和建设用地开发区域转变的驱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方法,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信息,分析滨海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和农业开发区域演变发生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作为空间拟合分析的因变量样本。同时,通过ARCGIS软件基于DEM和专题数据,构建高程、坡度、气温、降水、距城镇距离、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和距道路距离8个自变量样本,使之与湿地空间演变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计算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和演变发生概率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湿地向农业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海岸线距离两个变量贡献较大,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减小1个单位,其转变为农业活动开发区域的概率将增大1. 55倍。在湿地向建设开发区域演变的过程中,距海岸线距离、距城镇距离和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贡献较大,其发生概率随距海岸线距离减小而增大,减小1个单位,概率将增大1. 72倍。[结论]基于概率诊断与RS、GIS技术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可以为定量识别滨海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的贡献率,为海岸带地区的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罗建美罗建美
关键词:滨海湿地LOGISTIC回归
“多规合一”中镇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法研究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我国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空间布局优化主观性较强的缺点,探讨更加科学可行的空间优化方法,减少主观性。研究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栅格图为基础,基于各种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各土地栅格单元进行复制、交叉...
黄海邓睿张学儒
关键词:土地利用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