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念珠菌
  • 8篇念珠
  • 8篇白念珠菌
  • 3篇体外
  • 3篇酵母相
  • 3篇菌丝相
  • 3篇甲素
  • 3篇汉防己
  • 3篇汉防己甲素
  • 3篇防己
  • 2篇药物
  • 2篇皮肤
  • 2篇康唑
  • 2篇氟康唑
  • 2篇ERG11
  • 1篇代谢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源性脱...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4篇张宏
  • 4篇乔建军
  • 2篇李克俭
  • 1篇邓列华
  • 1篇金泓
  • 1篇王婕玲
  • 1篇郭宁如
  • 1篇吴绍熙
  • 1篇巢和安
  • 1篇李丰霞
  • 1篇秦振宇
  • 1篇蔡小嫦
  • 1篇谢明
  • 1篇易敏
  • 1篇陈俏玲
  • 1篇陆涛
  • 1篇陈贤丰
  • 1篇林泽
  • 1篇吕桂霞
  • 1篇张志东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2005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5全国...
  • 1篇第6次全国微...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09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念珠菌ERG11基因启动子部分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菌丝相与酵母相白念珠菌ERG11基因部分启动子(-440~-1)碱基序列的差异以及ERG11基因启动子突变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从同一亲本来源对氟康唑敏感性不同的白念珠菌菌丝相与酵母相基因组...
乔建军张宏
关键词:菌丝相酵母相念珠菌DNA突变
文献传递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及溶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被引量:4
2000年
谢明林泽张宏蔡小嫦陈贤丰邓列华易敏金泓陶玫王婕玲李克俭陆涛
关键词:皮肤浅部真菌病药物疗法盐酸特比萘芬
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新型药物靶点研发进展不大,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该文将近几年针对细胞结构、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及其他方面的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余小婷张展鹏张宏
关键词:真菌药物靶点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氟康唑(fluconazole,FCZ)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增效作用。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栓剂:①FCZ+TET栓:每枚含FCZ 50mg、TET 150m...
石建萍张宏张志东高爱丽
关键词:氟康唑汉防己甲素
文献传递
白念珠菌生物膜感染的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生物膜(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是相对于单个分散游离状态的白念珠菌 (planktonic cells)而言的另一种白念珠菌独特的生存形式,其最具特征性的表型是对多种传统抗真菌药物高度...
石婧乔建军张宏
关键词:生长率抗炎药基因缺失株卡泊芬净
文献传递
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ERG11基因部分序列差异性的探讨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细胞ERG11基因碱基序列上的差异,从而探讨两相细胞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分别抽提7株来依次对氟康唑逐渐耐药、来自同一株的白念珠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DNA,根据FRG11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E...
石婧张宏
关键词:酵母相DNAERG11
以棋盘法和时间-杀菌曲线法测定并评价汉防己甲素与唑类药物对白念珠菌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
宋延君张宏张革化李水秀张晓利吴锐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抗白念珠菌作用
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咽念珠菌病是HIV感染者常见的机会感染。90%以上的HIV感染者在病程中至少发生过一次粘膜念珠菌病。自从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石婧乔建军张宏
关键词:感染者HAART酶抑制剂
文献传递
ATP1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促进白念珠菌逃逸巨噬细胞杀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探索白念珠菌F1Fo-ATP合酶α亚基编码基因(ATP1)通过清除细胞内活性氧以逃逸巨噬细胞杀伤的生理作用。方法以白念珠菌ATP1缺失株及其亲本株为研究对象,接种平板培养后计算菌落数评估其体外细胞活性,通过尾静脉接种小鼠后计算肾脏组织形成菌落数评估体内细胞活性。将培养过夜的白念珠菌菌液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接种平板,计算菌落数,测定菌的存活率,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巨噬细胞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过氧化氢建立模拟巨噬细胞内氧化应激模型,过氧化氢作用白念珠菌后,通过计算菌落数比较各菌株细胞活性,采用DCFH-DA染色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4(SOD4)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5(SOD5)基因mRNA水平。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或Student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体外,亲本株组和ATP1缺失组菌落数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多,24 h后ATP1缺失组菌落数仅为亲本株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84,P<0.001)。在小鼠体内,亲本株组肾脏组织形成菌落数随时间逐渐增多,但是ATP1缺失组逐渐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7,P=0.001)。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体外白念珠菌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ATP1缺失组白念珠菌存活率(62.67±3.51)%比亲本株组(82.33±2.52)%显著降低(t=7.88,P=0.001),与ATP1缺失组共培养的巨噬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27.80±3.54)%比与亲本株组共培养的巨噬细胞(87.78±0.17)%显著降低(t=33.89,P<0.001)。在模仿的巨噬细胞内氧化应激模型中,ATP1缺失组细胞活性比亲本株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0.65,P<0.001)。在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以及模仿的巨噬细胞内氧化应激模型中,ATP1缺失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均比亲本株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TP1缺失组CAT1、SOD4、SOD5 m
吕妍张艳丽张展鹏赵亚婧张艺山李水秀张宏
关键词:白念珠菌氧化性应激巨噬细胞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增效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本文探讨了体外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文章参照微量稀释法确定汉防己甲素对白念珠菌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并测定氟康唑单独及联合汉防己甲素时对16株白念珠菌的MIC.结果表明: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的抗白念珠...
李丰霞张宏
关键词:皮肤病治疗汉防己甲素白念珠菌生化药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