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超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 大坝建设对长江上游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自然繁殖的影响
- 长江上游分布着大量珍稀鱼类和特有鱼类,它们不但大大丰富了上游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上游干流已建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的三峡水利枢纽,近期内将要修建的有向家坝和溪落渡水利枢纽,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可能...
- 张轶超
- 关键词:圆口铜鱼
-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及其物种保护被引量:15
- 2009年
- 根据葛洲坝(1998~2007年)、重庆(2006~2007年)和合江江段(1998~2005年)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分析和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3个江段各年间的圆口铜鱼开发率和捕捞死亡系数均远远大于相应年份最大允许的开发率和捕捞标准的基准尺度F0.1,3个江段的圆口铜鱼资源均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况;2)葛洲坝江段圆口铜鱼的最适开捕年龄为4龄(体长330mm),重庆和合江江段圆口铜鱼的开捕年龄应至少为5龄(体长375mm)。为保护圆口铜鱼的资源,建议葛洲坝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网目(2a)应大于75mm为宜,重庆和合江江段的网目(2a)应不小于90mm且同时需要控制各种渔具的日均作业次数。
- 杨志乔晔张轶超朱迪常剑波
- 关键词:长江圆口铜鱼物种保护
- 我国鱼道建设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40
- 2016年
- 总结了国内近年来鱼道规划和建设情况,以长洲水利枢纽鱼道和崔家营航电枢纽鱼道为例分析国内鱼道的建设和运行现状,并从技术、监督管理、运行维护和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鱼道建设和运行面临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严格制定和落实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行适宜性管理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等建议,以促进我国鱼道的健康快速发展。
- 曹娜钟治国曹晓红张沙龙张轶超
- 关键词:鱼道
- 水利水电开发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案例分析
- 水利水电开发改变了河流的形态、水体流态、水温、河床底质等,可能使鱼类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所必需的栖息地条件得不到满足,导致其不能完成生活史,进而影响鱼类资源。本文基于栖息地保护的定义及相关研究,根据鱼类栖息地所处的初始、受...
- 张沙龙张轶超金弈
- 关键词:水利水电开发栖息地保护
- 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做好水电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提出了水电工程生态补偿的定义,建立了水电工程生态补偿体系。结合水电工程实例,对我国已经实施的水电工程生态补偿相关法规、规章、标准、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电工程陆生生态补偿费用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其服务价值,但水生生态的补偿则难以实现或补偿不足。从加强执行管理、加强水生生态补偿研究和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水电工程生态补偿的建议。
- 金弈张轶超谭奇林
- 关键词: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长江鱼类繁殖共位群划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依据鱼类的繁殖习性及其早期发育阶段的适应特征,将长江中的8目17科90种鱼类划分为3个行为类型,13个繁殖共位群。其中鲤形目鱼类的86.9%属于无亲体护卫型繁殖类群,多为适应长江干流环境的漂浮性产卵类群以及适应湖泊定居的喜石性产卵类群与喜植性产卵类群。与现有的分类系统相比较,鱊亚科的全部种类仅局限于同一个繁殖共位群中,而鮈亚科的种类则分布于5个不同的繁殖共位群。对不同水系繁殖共位群的组成进行了比较。此外,讨论了不同繁殖共位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 张轶超乔晔常剑波
- 关键词:早期发育长江
- 彭水电站蓄水前后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6
- 2011年
-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体数量主要由体重<50 g的小型鱼类和幼鱼组成,而群体重量主要由<500 g的中小型鱼类组成,蓄水前后各种规格鱼类的数量和重量比例没有变化;鱼类群落组成在调查期间一直发生变化,但蓄水对坝下江段的鱼类群落组成影响相对较小,而对坝上江段的鱼类群落组成的影响明显;坝下和坝上江段鱼类优势种组成在调查期间也发生明显变化,急流性鱼类的优势种地位丧失,蓄水对坝上江段优势种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坝下江段,鱼类对库区环境改变的生态响应迅速而激烈;蓄水后坝下和坝上江段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大幅下降,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幅度较小;坝上江段的dMa、H’和J’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坝下江段。
- 杨志郑海涛熊美华胡菊香乔晔王翔张轶超常剑波
- 关键词:彭水电站蓄水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 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早期资源现状被引量:38
- 2012年
- 2010年6月至7月在金沙江中游攀枝花格里坪金沙滩(26°35°28.96″N,101°31°52.01″E)设置固定采样断面,开展了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早期资源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金沙江中游有金安桥、朵美、皮拉海、灰拉古、观音岩5个圆口铜鱼产卵场,产卵总量为3078.2万粒。圆口铜鱼的产卵行为和产卵量受江水的温度、流量、涨落水持续时间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调查期间圆口铜鱼的产卵初始时间为6月7日,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近几年来,圆口铜鱼的产卵规模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产卵场的位置也有所改变。通过了解金沙江中游江段圆口铜鱼早期资源分布状况,为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 唐会元杨志高少波陈金生张轶超万力乔晔
- 关键词: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产卵场
- 苏洼龙水电站过鱼设施方案比选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减缓苏洼龙水电站大坝建设对江段内鱼类的不利影响,维持大坝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对鱼道、升鱼机系统和集运鱼系统3种过鱼设施方案进行同深度比选,最终选择了适宜于高坝的升鱼机系统方案。该方案利用长321.3m的竖缝式诱鱼水道诱集鱼,再通过长835.2m的轨道式升鱼机运鱼上行过坝。
- 常毅谭奇林张轶超金弈李向阳
- 关键词:高坝过鱼设施
- 水利水电开发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案例解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基于栖息地保护相关研究,根据鱼类栖息地所处的初始、受损两种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栖息地保护、栖息地修复两种保护模式,初步探讨了两种不同保护模式在水利水电开发中的应用。栖息地保护一般从流域层面在规划阶段提出,应用于未被开发、鱼类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高的天然河段的保护;而当鱼类栖息地已受损,则需要采用栖息地修复工程措施,栖息地修复一般在单个工程项目建设时具体考虑。
- 张沙龙张轶超金弈常毅
- 关键词:水利水电开发栖息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