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逦嘉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保护区
  • 4篇自然保护
  • 2篇越冬
  • 2篇食物组成
  • 2篇种群
  • 2篇种群数量
  • 2篇蝙蝠
  • 1篇东北虎
  • 1篇冬季鸟类
  • 1篇动物
  • 1篇育幼
  • 1篇育幼行为
  • 1篇越冬期
  • 1篇蛇类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选择
  • 1篇生态观察
  • 1篇生态研究
  • 1篇食肉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逦嘉
  • 8篇鲍伟东
  • 6篇王安梦
  • 3篇袁梨
  • 2篇陈九屹
  • 1篇李晓京
  • 1篇胡磊

传媒

  • 3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兽类学报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固定样线法于2006~2009年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6目18科51种,其中有37种留鸟,9种冬候鸟,5种旅鸟,鸟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所记录鸟类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及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29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值最高的生境为山地森林,鸟类种数为37种。在动物地理分布型上划分为9种类型,较为复杂的组成与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以及动物地理区划属于蒙新区和东北区的双重过渡地带有关。与周边地区冬季鸟类调查比较,本次调查鸟类物种相对丰富。
那顺得力格尔王安梦巴特尔宁宗勋僧格张逦嘉鲍伟东
关键词: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不同栖居地和越冬时期长耳鸮的食物组成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分析2003—2006年连续3个冬季北京城区和城郊越冬长耳鸮的食团,研究了长耳鸮食物组成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每月收集1次长耳鸮食团,通过其内容物分析长耳鸮食物中的猎物种类和数量构成。结果表明:城区和城郊两地长耳鸮3种主要猎物中蝙蝠的被捕食率分别为41.6%和43.0%,鼠类为27.5%和39.4%,鸟类为30.7%和18.9%;城区和城郊长耳鸮的食物构成在2004—2005年与2005—2006年的冬季存在显著差异,初冬和冬末的食物构成差异也呈显著水平;同区域的长耳鸮食物构成在年度间和不同越冬时期皆存在显著差异;两地越冬长耳鸮捕食猎物比例的差异与生存环境中猎物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
张逦嘉王安梦鲍伟东李晓京
关键词:蝙蝠
内蒙古蛇类新纪录——双斑锦蛇
2010年
2007年8月17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时,首次发现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随后又分别于2008年8月、2009年10月4次在保护区内发现该蛇种,2次为成年个体,1次为幼体,经核查鉴定该蛇为内蒙古蛇类新纪录。
那顺得力格尔张逦嘉鲍伟东
关键词:蛇类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狼的数量分布和食物组成被引量:3
2011年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和粪便分析法,对狼(Canis lupus)的生态分布和食物组成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保护区狼的数量至少7只,密度为(4.18±2.88)只/100km2,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圣山和庆云山核心区。在圣山主要活动于山脊、道路和沟谷;在庆云山主要活动于山脊。草兔(Lepus capensis)和植物在狼的食物组成中出现率最高,其食物组成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冬春与夏秋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陈九屹张逦嘉王安梦巴特尔那顺得力格尔袁梨鲍伟东
关键词:种群数量生境选择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猞猁种群生态研究
2006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调查法和粪便分析法,对猞猁(Lynx lynx)的数量、栖息地选择、食物组成及其猎物资源开展研究,为自然保护区猞猁的恢复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获得如...
张逦嘉
关键词:猞猁种群数量栖息地选择食物组成
北京市越冬长耳鸮食物中的蝙蝠成分被引量:2
2010年
为研究越冬长耳鸮对冬眠蝙蝠的捕食影响,2003—2005年采用食团分析法对北京市2个长耳鸮群体食物中的蝙蝠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长耳鸮群体食团中均鉴别出大棕蝠、山蝠、普通伏翼和东方蝙蝠4种蝙蝠,普通伏翼为主要猎物,但2个群体被捕食蝙蝠的数量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年度和越冬阶段,2个群体对蝙蝠的捕食强度均为普通伏翼最高、大棕蝠和山蝠占据较小比例,2个群体各年度捕食蝙蝠的组成以及城外群体不同越冬期捕食蝙蝠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005/2006年度,2个群体普通伏翼被捕食强度均明显下降。长耳鸮的捕食可能给北京地区蝙蝠类群生存带来负面影响,建议适当采取措施控制长耳鸮的捕食。
袁梨鲍伟东王安梦张逦嘉
关键词:蝙蝠越冬期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生态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状态,2009年5~8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直接观察法对红角鸮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4个巢址全部是以柳树为主干的树洞巢,巢内铺垫物较少或无铺垫,巢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91.3cm,巢内径平均为13.5cm,巢外径平均为15.0cm,巢深平均32.0cm(n=4)。平均窝卵数为3.75,对其中一窝进行测量,4枚卵平均量度是28.9mm×24.6mm,重量9.5g。雏鸟孵出后,雌性亲鸟承担主要育雏任务,雄性亲鸟日间停歇于离巢不远的树上负责警戒工作,夜间与雌鸟共同哺育雏鸟。小型鼬科动物的捕食可能是干扰红角鸮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胡磊李明王安梦张逦嘉张书理杨永昕李桂林巴特尔鲍伟东
关键词:巢址选择育幼行为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4种小型食肉目动物的食性构成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狐粪样(n=70)中出现率较大的植物(32.6%)以重量比率计算时其贡献极大下降(0.02%),而出现率较低的草兔和鸟类重量比率较高(草兔65.4%,鸟类22.9%),相对重要值的计算表示,赤狐的食物构成均一。狗獾(n=64)以取食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出现率29.3%和57.8%)。香鼬(n=14)集中取食鼠类(出现率73.7%,相对重量99.8%),豹猫(n=11)则以鸟类居多(出现率27.8%,相对重量69.0%)。食物生态位的宽度以赤狐最大(0.2),其次为豹猫(0.07)。根据食物生态位的重叠度分析,赤狐与狗獾(O=0.99)和豹猫(O=0.7)以及狗獾与豹猫(O=0.6)的种间竞争较强,但在主要食物上出现分离,实现捕食者之间的共存。赤狐对香鼬的捕食可能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张逦嘉王安梦袁梨鲍伟东杨永昕巴特尔
关键词:赤狐狗獾豹猫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调查被引量:14
2011年
中国的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数量已降到了极低的状态,及时开展有关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野外调查,对了解东北虎生存现状和制定保护策略都具有重大意义。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现存东北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为了解该保护区的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状况,2009~2010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在1 182 km2的调查范围内至少有3只东北虎活动,确认性别的为2雄1雌。以新鲜足迹链遇见率表示的猎物相对密度(条/km)分别为:马鹿(Cervus elaphus)0.09、狍(Capreolus pygargus)0.43、梅花鹿(Cervus nippon)0.12、野猪(Sus scrofa)0.03;实体密度(只/km2)分别为:马鹿0.11、狍0.76、梅花鹿0.07、野猪0.01,都低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猎物资源量。人为活动(林蛙养殖场、采集山野菜、季节性采伐和放牧)、栖息地破碎化、盗猎等是造成东北虎及其猎物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尽快停止保护区周边的采伐、控制林蛙场的数量、打击盗猎、限制放牧范围是恢复东北虎栖息地和保护猎物资源的重要措施。
陈九屹那顺得力格尔孙全辉张逦嘉唐继荣郎建民刘通刘昆鹏肖文宏鲍伟东
关键词:东北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