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其银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胃癌
  • 4篇手术
  • 4篇甲状腺
  • 3篇桥本甲状腺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甲状腺炎
  • 3篇腹膜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剖腹
  • 2篇剖腹术
  • 2篇腔镜手术

机构

  • 14篇宜宾市第一人...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18篇徐其银
  • 10篇黄君
  • 6篇陈伟平
  • 6篇芦灵军
  • 6篇樊建新
  • 2篇易先武
  • 2篇王伟
  • 2篇程若川
  • 2篇杨百仞
  • 1篇许建彪
  • 1篇黄勇
  • 1篇王志
  • 1篇王晓军
  • 1篇方宏
  • 1篇汤荣兴
  • 1篇刁畅
  • 1篇彭红霞
  • 1篇魏晓平
  • 1篇李立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2例,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11例。平均手术时间(247±39)min,术中出血量(182±43)ml,清扫淋巴结数(21±4)枚。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随访9~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6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4%、76.60%和52.92%。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芦灵军黄君徐其银樊建新陈伟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癌胃癌根治术
吴茱萸碱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甲状腺癌TPC-1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5-8月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在24、48和72 h对TPC-1细胞生存活性的影响;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诱导TPC-1细胞48 h后,细胞中存活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叉头框蛋白3(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PC-1细胞经吴茱萸碱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在1、3、6、8μmol/L吴茱萸碱作用下,其凋亡率为(7.93±1.02)%、(12.34±2.52)%、(18.92±3.14)%、(23.12±4.25)%,对照组为(5.61±0.83)%,凋亡率随着吴茱萸碱浓度增加而增加(F=22.551,P<0.001)。同时,吴茱萸碱可明显下调TPC-1细胞内存活蛋白、Foxp3蛋白的表达(F=107.406,P<0.001;F=51.725,P<0.001),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F=79.895,P<0.001)。结论吴茱萸碱能够抑制甲状腺癌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存活蛋白、Foxp3,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易礼俊徐其银黄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吴茱萸属细胞增殖存活蛋白
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1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瘘口周围皮炎发生情况、日均换药次数、自发性愈合率及瘘口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更低、日均换药次数更少、瘘口自发性愈合率更高、自发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瘘口周围皮炎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促进瘘口愈合。
徐其银彭红霞陈道刚韩尚志彭蔚斌
关键词:肠外瘘湿性敷料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腹部包块15例,腹痛腹胀1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7例,腰背部痛3例。术前B超和CT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91.9%和97.1%。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良性肿瘤14例(37.8%),恶性肿瘤23例(62.2%)。肿瘤完整切除24例(64.9%),联合脏器切除5例(13.5%),姑息手术和探查活检8例(21.6%)。患者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良性肿瘤分别为100%和92.9%,恶性肿瘤分别为71.4%和52.4%。恶性肿瘤术后有5例复发。结论 CT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病理类型和肿瘤切除的完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芦灵军黄君易先武方宏徐其银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Lichtenstein手术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ntioneal repair,TE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52例成人腹股沟疝分别进行TEP 56例和局麻下Lichtenstein 19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和半年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术后3d内应用止痛药频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半年内手术区域慢性疼痛等方面,TEP组均优于Lichtenstei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复发率,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Lichtenstein组优于TEP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具有伤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费用高。局麻Lichtenstein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应证广,适合老年患者。
陈伟平黄君徐其银王伟
关键词:局麻TEP
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收治门脉高压患者5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术,强化组给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结果: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直径均显著减小;强化组术后2周、1个月、6个月DHA及QHA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行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后,患者早期肝动脉血流升高,术后肝功恢复快,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徐其银黄君
关键词:门腔静脉分流术断流术门静脉高压症
腹腔镜引导腹膜前间隙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疝囊结扎术镇痛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腹膜前间隙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镇痛的新方法。方法:33例全麻腹股沟斜疝患儿,主刀医生在腹腔镜引导下用疝气针分离患侧腹膜前间隙游离精索的同时,注入0.2%罗哌卡因0.5 ml/kg,观察并记录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气道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时间、麻醉及手术并发症、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估法(MOAA/S)评分、采用FLACC评分评估疼痛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麻醉时间为(39.21±4.49)min,手术时间(20.15±3.96)min,苏醒时间(7.73±2.76)min;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压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插管后;手术结束、术后2 min、术后4 min、术后6 min、术后8 min、术后10 min的MOAA/S评分为:(0.30±0.88)、(1.18±1.38)、(2.48±1.50)、(3.30±1.36)、(4.48±0.80)、(4.97±0.17)分;拔管时、术后6 h、12 h、24 h的FLACC评分为:(0.36±1.03)、(0.45±0.67)、(1.27±0.84)、(1.36±0.60)分;术后镇痛时间(12.09±3.49)h;未见麻醉及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引导下患侧腹膜前间隙注入0.2%罗哌卡因0.5 ml/kg,小儿腹股斜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王晓军邓洪贾佳徐其银王志汤荣兴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膜前间隙神经阻滞镇痛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54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28例行常规开腹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分析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腹腔镜组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92.2%、78.3%和46.2%,开腹组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88.3%、75.7%和4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其中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芦灵军黄君易先武陈伟平王伟樊建新徐其银
关键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手术
高龄胃体部原发性胃淋巴瘤急性穿孔一例
2024年
病人,女性,80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5天,于2023年7月5日入院。病人5天前进食后突发上腹部疼痛,呈刀割样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部,并逐渐加重,伴呃逆,无呕吐、呕血、黑便等。行输液治疗后症状无缓解。4年前诊断为胃体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未行特殊治疗。体格检查:全腹压痛,上腹部为甚,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2次/分。2023年7月5日腹部CT检查提示:膈下见游离气体,腹盆腔内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腹盆腔积液,考虑腹腔空腔脏器穿孔可能(图1)。
韩尚志刘钧汉徐其银
关键词:高龄原发性胃淋巴瘤穿孔
Galectin-3、Cytokeratin-19与桥本甲状腺炎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Galectin-3、Cytokeratin-19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对Galectin-3、Cytokeratin-19和桥本甲状腺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总结出Galectin-3、Cytokeratin-19在桥本甲状腺炎中表达情况。结果:Galectin-3、Cytokeratin-19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其中,呈强阳性者在细胞核及其组织形态上均与甲状腺癌有类似之处,可作为诊断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癌变的依据。结论:联合Galectin-3、Cytokeratin-19的检测,可帮助鉴别桥本甲状腺炎是否癌变,其可用FNAB和手术后标本的检测,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免疫组化所需时间长,故应用较局限。
徐其银程若川
关键词:GAL-3CK-19桥本甲状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