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78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5篇学位论文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8篇磁共振
  • 7篇成像
  • 5篇遥感
  • 5篇酶活性
  • 5篇DNA序列
  • 4篇乳腺
  • 4篇受性
  • 4篇纤维素酶活性
  • 4篇腺癌
  • 4篇酶活
  • 4篇酶基因
  • 4篇耐受
  • 4篇克隆
  • 4篇基因克隆
  • 4篇基因组
  • 3篇动脉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灵芝

机构

  • 64篇中山大学
  • 13篇东莞东华医院
  • 3篇教育部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精...

作者

  • 76篇李刚
  • 7篇曾仲刚
  • 6篇覃达贤
  • 6篇钱会绒
  • 5篇陈协辉
  • 5篇朱刚明
  • 5篇刘玉焕
  • 5篇陈科
  • 4篇王青云
  • 4篇李雪霞
  • 4篇肖月
  • 3篇梁俊生
  • 3篇王强
  • 3篇李刚
  • 3篇漆强
  • 3篇刘秋云
  • 3篇王雪
  • 3篇李秋雨
  • 2篇李扬彬
  • 2篇苏顺清

传媒

  • 4篇遥感学报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信息技术与标...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时代汽车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1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序列在乳品业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条DNA序列在乳品业领域中的应用,该DNA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人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得到新的尚未有功能研究的DNA序列,然后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对该DNA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研...
刘玉焕李刚
乳腺癌的MRI征象与bcl-2、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MRI征象与bcl-2、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乳腺癌和26例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术前进行了MRI检查(平扫、DWI及增强),对MRI征象,如病灶的形态、边缘、早期强化、ADC值、强化曲线类型及淋巴结转移进行了分析。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bcl-2、p53表达的情况。然后分析其病变的MRI征象与bcl-2、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的MRI征象(不规则或毛刺形状、较低ADC值、强化曲线Ⅱ及Ⅲ类型、淋巴结转移)与bcl-2的表达明显负相关(P<0.01),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MRI的征象与bcl-2、p53的表达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地反映乳腺癌的某些分子生物特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李刚曾仲刚覃达贤高峰花陈协辉钱会绒陈科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BCL-2P53
CT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对结肠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CT检查,探究CT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6月-2018年10月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98例,实施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别。结果:患者手术前经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分期:42例阳性,14例阴性;N分期:34例阳性,20例阴性;M分期:65例阳性,23例阴性。CT检查结果显示:T分期:38例阳性,10例阴性;N分期:32例阳性,16例阴性;M分期:61例阳性,15例阴性,总体准确率为86.87%;患者手术复发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分期:16例阳性,10例阴性;N分期:20例阳性,8例阴性;M分期:18例阳性,12例阴性。CT检查结果显示:T分期:16例阳性,7例阴性;N分期:20例阳性,5例阴性;M分期:18例阳性,8例阴性,总体准确率为90.24%。结论:CT对术前和术后结肠癌复发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相关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陈协辉郭欣睿李刚梁俊生李秋雨
关键词:CT结肠癌病理诊断
南海海盆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通过对取自南海海盆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生代花岗岩以及变质岩样品所开展的岩石鉴定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讨论有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研究表明,南海海盆新生代玄武岩分为两类,一类为碱性玄武岩,镜下具有...
李刚
关键词:玄武岩变质岩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按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6例MSA病人临床资料、一般辅助检查结果及脑CT、MRI资料。结果 拟诊MSA 21例,可能MSA 5例,其巾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4例,Shy-Drager综合征(SDS)8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4例。MRI显示OPCA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脑、桥脑、延髓;SDS仅部分有小脑病变,大部分正常;SND主要病变在壳核,而小脑、桥脑、延髓病变不明显。脑CT改变均不明显。结论 临床表现与MRI结合可提高MSA中OPCA、SND的诊断率,在SDS病人MRI改变不明显。一般辅助检查、脑CT对MSA诊断意义不大。
王俊峰韩蓉蓉陈豪李刚张中银谭琦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影像学特征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MRI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软组织肿块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2-63岁。术前分析MRI征象并结合临床作出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2例中45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67例肿瘤中,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76.79%、82.14%,诊断恶性肿瘤分别为38.10%、72.73%、52.38%。肿块局部边界不清或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并局部水肿是最可靠的恶性征象。结论:软组织恶性肿瘤特别是其早期的MRI恶性征象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谭琦李刚漆强朱刚明王青云李杨彬
关键词: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入到该院诊断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30例,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65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进行全方位扫描,对对照组65例患者进行常规X线成像,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成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成像质量1级46例。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成像质量1级40例。观察组65例患者其中CT检查>50.0%狭窄敏感性例数为61例,>50.0%狭窄特异性例数为60例,阳性例数为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50.0%狭窄敏感性例数为57例,>50%狭窄特异性例数为54例,阳性例数为52例。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较好,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覃达贤梁俊生李刚胡芳辉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成像质量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远处移位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1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PAMHG)注射后并发注射物远处移位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12例患者中乳房注射10例,颞部填充2例;出现注射物移位的部位:腹壁、大腿及会阴部9例,面颊部2例,乳沟区1例,均采用手术切开,显露注射腔,大量盐水冲洗;留置引流、持续灌洗。结果:所有病例的术前自觉症状消失,1例经MRI显示注射物残留而进行二次手术,1~5年随访无异常。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多在原发部位发生,注射物远处移位也不少见,采用开放手术处理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苏顺清戴新明张一鸣宋娟李刚田可敬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并发症手术
一种碱性纤维素酶及其DNA序列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纤维素酶基因及其在纺织或洗涤剂领域的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该基因是通过宏基因组技术从土壤宏基因组中得到的新的尚未有功能研究的DNA序列,...
李刚肖月
文献传递
肛门直肠畸形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手术证实的26例肛门直肠畸形,每例患儿术前均做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8例手术证实为高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位于PC线以上,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大于25mm。2例有骶椎或尾椎畸形,1例患有肾结石。3例患有直肠阴道瘘、1例患有直肠尿道瘘。4例肛门括约肌不对称。4例证实为中间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与PC线平齐,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约16mm。1例患有直肠尿道瘘。1例肛门括约肌不对称。14例证实为低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位于PC线以下,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3例患儿发现有会阴瘘,其中2例显示清楚。13例肛门括约肌正常,1例稍有不对称。结论手术前多层螺旋CT可以直接显示直肠末端的位置及大多数并发畸形,因此可以用于肛门直肠畸形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李刚覃达贤胡晓明陈协辉钱会绒陈科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直肠畸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