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9篇丙型
  • 9篇丙型肝炎
  • 8篇肝炎病毒
  • 8篇病毒
  • 7篇丙型肝炎病毒
  • 4篇随访
  • 4篇随访研究
  • 4篇肝炎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感染
  • 3篇性传播
  • 3篇农村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血浆
  • 2篇献血
  • 2篇献血浆
  • 2篇慢性
  • 2篇抗原

机构

  • 10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志杰
  • 8篇庄辉
  • 5篇安文锋
  • 5篇朱万孚
  • 4篇梁争论
  • 2篇范金水
  • 2篇蔡孟深
  • 2篇刘刚
  • 1篇崔怡辉
  • 1篇凌斌华
  • 1篇田庚善
  • 1篇朱晓洁
  • 1篇鲁凤民
  • 1篇王淑萍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某农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随访研究
1997年
为了解自然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于1994年三月对河南省某农村进行了HCV感染的横断面调查,并于其后第8和第14个月进行了2次随访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1月该人群抗-HCV阳性率为26.6%(164/692),其中.有献浆史者抗-HCV阳性率(86.6%),显著高于无献浆史者(3.2%,P<0.01);献浆次数,年限与抗-HCV阳性率之间存在正效应剂量反应关系(P<0.01)。随访期间,有献浆史者HCV的新感染率(22.6%)显著高于无献浆史者(0.2%,RR=95.0,P<0.01);一方为抗-HCV阳性的配偶的HCV新感染率(11.1%)较双方均为抗-HCV阴性的配偶(3.5%:)高3倍以上(RR=3.22,P>0.05);3名新感染者与其配偶(原为HCVRNA阳性)的HCV基因型一致且其中1名新感染者无经血暴露史,提示经性传播的可能。该人群拉-HCV年阴转率为1.0%,年阳转率为1.6%;27.5%~41.6%的HCV感染者伴有ALT异常。结论:献血浆是当地人群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存在性传播。
安文锋李志杰朱万孚王淑萍丁红李翠英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随访研究献血浆性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与性传播被引量:6
1994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经血传播已被肯定,但HCV感染者中无经血暴露史者占40~50%,提示存在着非经血传播的途径。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了性接触传播HCV的可能性,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经性传播感染HCV的危险人群及危险因素。
李志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性传播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对丙型肝炎经血、性、家庭内接触及母婴传播等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李志杰梁争论
关键词:丙型肝炎母婴传播阳性率肝炎患者慢性丙型随访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26
1997年
为了解某农村单采浆供血员人群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构成,并对两种分型方法进行比较,本工作以HCVC区型特异性多肽对抗-HCV进行血清学分型,对已确定血清型的血清进行5′非编码区(NCR)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以确定基因型,并对6份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140份抗-HCV阳性血清中,血清Ⅰ型和Ⅱ型分别为44份(31.43%)和12份(8.57%),余84份未能分型。44株已知血清型的HCV中,1b、2a和3b等3种基因型分别为34株(77.27%)、9株(20.45%)和1株(2.27%)。两种分型方法一致率为93.18%(41/44)。对6株HCV5′NCR的序列分析证实了RFLP分型的正确性。结论认为该人群HCV感染以血清Ⅰ型或基因1b型为主;C区型特异性多肽血清学分型法与RFLP基因分型法符合率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安文锋朱万孚王淑萍范金水李志杰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基因型
长疗程低剂量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1996年
目的:评价长疗程低剂量α-干扰素口含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设计,以检验患者血清学指征为判断疗效的主要标志。结果: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组血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丙型肝炎α-干扰素组血清HCVRNA阴转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疗程低剂量α-干扰素口含给药治疗慢性肝炎与大剂量注射给药相比,其疗效相似,但其使用方便、价廉和副反应轻。
朱万孚李志杰王淑萍范金水安文锋庄辉田庚善
关键词:干扰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某农村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意义,并比较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异同。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抗HGV、HBsAg、抗HBs、抗HBc及抗HCV,并对抗HGV阳性者进一步用逆转录套式PCR(RTnPCR)法检测HGVRNA。结果该人群抗HGV阳性率为129%,10岁以下各组均较低,然后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50岁组达最高(292%)。HBsAg阳性率为126%,5岁组即达到最高(162%)。HBV感染率为649%,10岁组已达高水平,此后各年龄组均保持在高水平,至50岁组达最高(792%)。HCV感染率为153%,在10岁以下各组无1例抗HCV阳性,HCV感染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尤以30岁组为最高(400%)。三种病毒感染均未见性别差异。HGV感染与献血史有关。配偶间HGV感染存在相关关系,丈夫抗HGV阳性的妻子抗HGV阳性率(533%)显著高于丈夫抗HGV阴性者(78%)。HBV或HCV合并感染HGV对丙氨酸转氨酶(ALT)无影响,单独HGV感染者中无一例ALT异常。结论HGV感染的流行?
凌斌华庄辉崔怡辉安文锋李志杰王淑萍朱万孚
关键词:庚型肝炎流行病学农村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不同区域的蛋白抗原性探讨
1996年
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的可亲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合成了23个除NS2区外覆盖几乎所有HCV抗原位点区域(C、E、NS1、NS2、NS3)的多片段,从中筛选出一具较高抗原性的C区多肽SP14,建立了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抗HCV检测方法。HCVC区多肽抗原性最高,依次分别为E/NS1、NS4、NS5区,NS2区抗原性最低。HCV蛋白氨基酸位点5-23、65-81、381-398、381-482、484-489、1694-1735、2360-2389处存在7个线性抗原决定簇位点。
梁争论庄辉李志杰刘刚蔡孟深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肽抗原
河北省某农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对河北省某农村的全体人群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1年随访调查。结果表明.献血浆是当地人群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献全血,性接触和家庭内接触也起一定作用。献血浆年限大于10年和献血浆次数大于10次者感染HCV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601.20和901.80。随访一年后.抗-HCV阴性者的阳转率分别为4.65%(2/43)和0.70%(3/428).表明HCV感染者易发展为慢性化,但在一般人群中HCV新感染率较低。3名抗-HCV阳转者中.在随访期间无献血浆或献全血史.但其配偶均为抗-HCV阳性,推测为家庭内传播.
梁争论庄辉李志杰鲁凤民朱晓洁孙德贵王树丛杨玉琪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随访农村输血
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合成肽的抗原性及动物免疫观察
1995年
根据HCV蛋白的可亲性、柔韧性和亲水性合成了覆盖HCV蛋白高变区(E/NS1)的13个多肽片段,应用建立的抗-HCVELISA方法检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发现HCV高变区存在两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分别位于HCV的蛋白氨基酸位点381~421、484~489处。应用HCV高变区多肽片段SP9、SP(10)和SP2以及核衣壳区(C)多肽SP(14)免疫家兔得到抗-SP多克隆抗体。
梁争论庄辉李志杰刘刚蔡孟深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河南省某农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随访研究
1997年
于1994年1月对河南省某农村进行了HCV感染的横断面调查,并于其后第8和第14个月进行了2次随访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1月该人群抗-HCV阳性率为26.6%(164/692),其中,有献浆史者抗-HCV阳性率(86.6%)显著高于无献浆史者(3.2%,P<0.01);献浆次数、年限与抗-HCV阳性率之间存在正效应剂量,反应关系(P<0.01)。随访期间,有献浆史者HCV的新感染率(22.6%)显著高于无献浆史者(0.2%,RR=95.0,P<0.01);一方为抗,HCV阳性的配偶的HCV新感染率(11.1%)较双方均为抗-HCV阴性的配偶(3.5%)高3倍以上(RR=322,P>0.05);3名新感染者与其配偶(原为HCVRNA阳性)的HCV基因型一致,且其中1名新感染者无经血暴露史,提示经性传播的可能性。该人群抗-HCV年阴转率为1.0%,年阳转率为1.6%;27.5% ̄41.6%的HCV感染者伴有ALT异常。结论:献血浆是当地人群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存在性传播。
安文锋李志杰朱万孚王淑萍丁红李翠英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献血浆性传播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