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菲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天津滨海地区覆盖层特征
- 2013年
- 利用天津滨海地区钻孔地质与剪切波速测试资料,确定该地区不同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并分析覆盖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动影响。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覆盖层厚度与地质构造单元凹凸差异有一定对应关系,受基底构造的明显控制;覆盖层厚度差异对地震动峰值与反应谱有一定影响,但假想基岩面的剪切波速变化对地表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的影响更为明显。
- 高武平陈宇坤杨菲刘芳王志胜任峰
- 关键词: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基底构造
- 埕宁隆起断层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
- 2012年
- 埕宁隆起是渤海湾盆地内部与黄骅坳陷、渤中坳陷并列的一级构造单元,该地区沉积地层较发育,并具有断块构造,其内部断裂虽然相对不发育,大断裂及次级断层数目不多,但其皆属于张家口一蓬莱断裂带,该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在1998年1月在其西北端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因此分析研究埕宁隆起的构造分布特征及其内部各断层的空间位置、几何结构、延伸范围和活动时代及强度等问题,对探查渤海湾盆地区域地震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杨菲陈宇坤闫成国刘红艳
- 关键词:断层地震活动性分析渤海湾盆地断裂带
-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 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 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层变形...
- 王志胜陈宇坤闫成国杨菲刘芳
- 关键词:地质剖面人工地震断层活动
- 文献传递
-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西藏日喀则地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6年
- 以跨谢通门—青都断裂的两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资料为基础,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青藏高原日喀则地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首次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所获取的高密度电法剖面显示,该断层的电阻率异常特征清晰,其上断点埋深可达20—30m,较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所揭示的断层上断点埋深(50m)更浅,结合地层年代资料推测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早—中更新世.探测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剖面清晰地显示了断层在浅部松散层的延伸,适用于日喀则地区的隐伏断层探测;相较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该方法对浅部松散层的探测具有明显优势,一定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可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形成互补.需要指出的是,在应用中需重视测区水文地质及地层发育情况对探测的影响.
- 高武平陈宇坤张文朋闫成国杨绪连杨菲
-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隐伏断层探测
- 利用互联网数据建设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初步研究
- 2018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互联网数据建设更新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简便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实现的基本步骤进行了介绍。其基本步骤为:采集互联网城市房屋信息数据并与地图数据有效融合,可快速地获得城市住宅类房屋的基础数据,将互联网街景地图、遥感卫星图片与专家经验识别相结合,可有效提取大多数公共事业类房屋基础数据,再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补充核实数据,初步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采集目标区不同期次的互联网地图进行叠加对比,定位地图中的显著变化区,开展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通过该方法可高效快捷地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并能够实现数据库的持续更新,这为其他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受到互联网数据本身准确度、可靠度及完整度的客观制约,由此建立的数据库其精度受到一定限制。
- 高武平刘芳姚新强杨绪连杨菲付占岭
- 关键词:数据库更新
- 天津近海海域隐伏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以天津市近海海域断裂探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海河断裂海域段和海一断裂的地质构造、第四纪活动性、深部构造、构造应力场与形变场以及地震活动性等的研究,综合判定了海河断裂海域段和海一断裂的活动性与构造特征。利用地震地质、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性资料,建立了按500a归算的震级-频度关系模型,根据天津地区的最大震级上限Mu与at/b的关系,计算出了海河断裂海域段和海一断裂的最大震级。采用泊松概率模型,估算出了海河断裂海域段和海一断裂未来50-200a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发生概率以及复发周期等定量参数。
- 刘红艳陈宇坤闫成国杨菲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震级-频度关系最大震级发震概率复发周期
-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 2012年
- 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层变形形迹,只能通过钻孔勘探、样品测定等分析对比手段才能获得直接的证据。同时,隐伏断裂的联合地质剖面研究也是对各种物探、化探结果的最终验证。为确定海河断裂东段的活动性,根据浅层人工地震的探测结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邓善沽、大沽船厂及南疆大桥开展了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研究。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的布设主要依据人工地震及海上声纳探测的结果,分别采用等间距法和对折定位法,进行了布设。钻探的主要目的一是证实断层的存在,二是揭示各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各层位垂直断错幅度、断层运动速率等断层活动参数。
- 王志胜陈宇坤闫成国杨菲刘芳
- 关键词:地质剖面沧东断裂东段人工地震运动学特征
- 津滨海地区地震动空间分布研究
- <正>以天津滨海及邻区开展的200余口地震工程钻孔资料及相应的土动力学试验资料为基础,参照地震小区划的技术思路,研究了天津滨海地区的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首先,以0.02°×0.02°度网格控制点对滨海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
- 高武平陈宇坤刘芳杨菲王志胜
- 文献传递
- 埕宁隆起断层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
- <正>埕宁隆起是渤海湾盆地内部与黄骅坳陷、渤中坳陷并列的一级构造单元,该地区沉积地层较发育,并具有断块构造,其内部断裂虽然相对不发育,大断裂及次级断层数目不多,但其皆属于张家口-蓬莱断裂带,该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在199...
- 杨菲陈宇坤闫成国刘红艳
- 文献传递
- 基于单体建筑数据的震后人员埋压分布快速估计方法初探
- 2024年
- 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是震后开展救援工作的首要目标。当地震发生后,快速精确地估计震后人员埋压分布,为救援行动提供方向指导,是震后需要紧急开展的工作。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精度数据开展震后人员埋压分布估计的方法。首先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然后将单体建筑物按照结构类型和使用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尺度人口空间化;最后依据典型建筑物易损性曲线和设定的PGA计算出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而实现对人员埋压位置的快速估计。本文以天津宝坻城区为研究区,选取了3种典型的震后埋压人员分布评估方法。在设定的2种地震情景下,计算结果显示人员埋压分布在数量上存在差异,但人员埋压分布区域和相对数量高值区一致,均为砖木结构,与之相对的抗震能力较强且建筑年龄较新的框架剪力墙住宅建筑发生震后人员埋压的可能性不大,本研究可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曹颖安立强高武平张安东杨菲王志胜
- 关键词: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