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胜

作品数:1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项目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地震
  • 5篇断层
  • 4篇地质
  • 4篇第四纪
  • 3篇第四纪活动
  • 3篇剖面
  • 3篇剖面研究
  • 3篇浅层
  • 3篇勘探
  • 2篇地层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地质剖面
  • 2篇东段
  • 2篇断层活动
  • 2篇断层探测
  • 2篇隐伏
  • 2篇隐伏断层
  • 2篇隐伏断层探测

机构

  • 16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6篇王志胜
  • 11篇高武平
  • 11篇陈宇坤
  • 7篇杨菲
  • 6篇刘芳
  • 6篇闫成国
  • 4篇任峰
  • 3篇杨绪连
  • 2篇张文朋
  • 2篇邵永新
  • 1篇冉志杰
  • 1篇李振海
  • 1篇彭远黔
  • 1篇王红蕾
  • 1篇安立强
  • 1篇郑彦鹏

传媒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灾害学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浅层地震勘探的滹沱河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2024年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结合标准钻孔、区域钻孔联合剖面、周边石油物探剖面以及断裂构造等资料,对滹沱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浅层地震勘探揭示,滹沱河断裂错断多套第四纪地层,为倾向NE的正断层,视倾角约80°,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为92 m以浅,下更新统底界的垂直错距为13 m;结合该区域第四系地层划分结果,初步认为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彭远黔高武平冉志杰王红蕾朱坤静张安东王志胜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晚第四纪活动
coreldraw在地震地质制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结合corclDraw在地震地质工程绘图中遇到的问题,论述了coreIdraw图形软件重要的处理功能,总结了编图经验和技巧。能为其他的CorelDraw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王志胜杨绪连
关键词:地震地质图
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沉积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电阻率层析成像是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天津蓟运河断裂探测为例,对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沉积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野外施工中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获得了较可靠的电阻率层析成像剖面;在详细分析测区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剖面的地质解释,并与浅层人工地震结果进行了对比。探测结果显示,蓟运河断裂为一条第四系断裂并表现出一定的分段性,北段最浅上断点深达25 m,为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南段为55 m左右,是一条中更新世中晚期断层。本次探测工作表明,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在沉积区进行隐伏断层探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高武平闫成国张文朋王志胜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像隐伏断裂
天津滨海地区覆盖层特征
2013年
利用天津滨海地区钻孔地质与剪切波速测试资料,确定该地区不同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并分析覆盖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动影响。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覆盖层厚度与地质构造单元凹凸差异有一定对应关系,受基底构造的明显控制;覆盖层厚度差异对地震动峰值与反应谱有一定影响,但假想基岩面的剪切波速变化对地表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的影响更为明显。
高武平陈宇坤杨菲刘芳王志胜任峰
关键词: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基底构造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2012年
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层变形形迹,只能通过钻孔勘探、样品测定等分析对比手段才能获得直接的证据。同时,隐伏断裂的联合地质剖面研究也是对各种物探、化探结果的最终验证。为确定海河断裂东段的活动性,根据浅层人工地震的探测结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邓善沽、大沽船厂及南疆大桥开展了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研究。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的布设主要依据人工地震及海上声纳探测的结果,分别采用等间距法和对折定位法,进行了布设。钻探的主要目的一是证实断层的存在,二是揭示各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各层位垂直断错幅度、断层运动速率等断层活动参数。
王志胜陈宇坤闫成国杨菲刘芳
关键词:地质剖面沧东断裂东段人工地震运动学特征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 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层变形...
王志胜陈宇坤闫成国杨菲刘芳
关键词:地质剖面人工地震断层活动
文献传递
津滨海地区地震动空间分布研究
<正>以天津滨海及邻区开展的200余口地震工程钻孔资料及相应的土动力学试验资料为基础,参照地震小区划的技术思路,研究了天津滨海地区的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首先,以0.02°×0.02°度网格控制点对滨海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
高武平陈宇坤刘芳杨菲王志胜
文献传递
基于单体建筑数据的震后人员埋压分布快速估计方法初探
2024年
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是震后开展救援工作的首要目标。当地震发生后,快速精确地估计震后人员埋压分布,为救援行动提供方向指导,是震后需要紧急开展的工作。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精度数据开展震后人员埋压分布估计的方法。首先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然后将单体建筑物按照结构类型和使用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尺度人口空间化;最后依据典型建筑物易损性曲线和设定的PGA计算出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而实现对人员埋压位置的快速估计。本文以天津宝坻城区为研究区,选取了3种典型的震后埋压人员分布评估方法。在设定的2种地震情景下,计算结果显示人员埋压分布在数量上存在差异,但人员埋压分布区域和相对数量高值区一致,均为砖木结构,与之相对的抗震能力较强且建筑年龄较新的框架剪力墙住宅建筑发生震后人员埋压的可能性不大,本研究可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曹颖安立强高武平张安东杨菲王志胜
关键词:精细化
天津汉沽断裂准确位置及活动性的综合探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天津汉沽隐伏断裂属于滨海平原区隐伏断裂。本文采用化探、浅层地震勘探和联合钻孔剖面探测等方法,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汉沽断裂进行了综合探测研究,首次查明了汉沽断裂的准确空间位置和晚第四纪活动性。探测结果表明,汉沽隐伏断裂最新上断点埋深25.8m,断距为2.15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结果,推断其最新活动时代为49.3ka^65ka BP,属晚更新世中期活动断裂。由于该断层是与主断层倾向相反的次级断层,可能并不是震源断层错动在地表的直接反映,同时汉沽断裂晚更新世早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063mm/a,明显低于海河断裂东段晚更新世以来0.141mm/a的平均滑动速率,这都表明汉沽隐伏断裂的活动强度并不是很大,应是一具有中等活动强度的活动断裂。
闫成国王志胜陈宇坤任峰高武平
关键词:滑动速率活动性
天津地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剖面研究被引量:49
2008年
通过钻孔岩心光释光测年与古地磁测试,对天津地区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的年代地层进行了研究,对区内第四纪分层界线重新进行了划分,建立了本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剖面。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的沉积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四纪以来,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均有海侵发生,沉积一些海相地层,但是其发育程度不同,反映两个构造单元有着差异较大的海侵历史;二者在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相应沉积物的类型和厚度明显不同,为两个不同的第四纪沉积单元;天津地区原来第四系内部的分层界线为:Qh埋深20m,Q3p为70~80m,Qp2为180~210m,Qp1为400m。研究表明,天津地区的第四系在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上明显不同:黄骅坳陷中的全新统、更新统上段及中段底界深度约分别为19,45,103m,第四系底界深度>200m;沧县隆起上的全新统、更新统上段及中段底界深度分别为13,30,56m,而第四系底界埋深为162m左右,远远浅于原来第四系分层的界线。
陈宇坤李振海邵永新王志胜高武平杨绪连
关键词:第四纪地层光释光测年磁性地层学海相地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