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
- 2013年
-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即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 35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老年患者(ASAⅠ~Ⅲ级),诱导方法:第1例患者采用依托咪酯0.2 mg/kg静脉注射,其后各患者的药物剂量依序贯法进行选择,若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或心率(HR)增快大于20%,为阳性,则下例患者取高一级别剂量,若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或心率增快小于20%,为阴性,则下例患者取低一级别剂量,相邻级别的药物剂量比为1∶1.1,而后维库溴铵0.1 mg/kg及芬太尼4μg/kg静脉注射。结果在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244 mg/kg,95%CI为0.158~0.330 mg/kg。结论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即ED50为0.244 mg/kg,其95%CI为0.158~0.330 mg/kg。
- 汪卫兵檀彧庆肖敬波胡胜红王仕芳王胜斌
- 关键词:老年依托咪酯半数有效量气管插管
- 一种便于调节的下颚支撑联合通气面罩的通气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下颚支撑联合通气面罩的通气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罩,面罩的一侧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内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病患在吸气时第三空腔内的单向结构为封闭阻挡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三空腔进...
- 汪卫兵孙爱娇肖敬波檀彧庆王仕芳马甫营储浩董金春段金娟李晓婷
-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减轻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效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 肖敬波王胜斌徐四七
- 关键词:胸科手术甲磺酸罗哌卡因
- 氨甲环酸在心肺转流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和评估在心肺转流手术中应用抗纤溶药氨甲环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拟行心肺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其中A组按总量90 mg.kg-1分两次给予氨甲环酸,诱导后切皮前静注1/2量,另1/2量术中持续泵注1.0 mg.kg-1.h-1。B组给予0.9%氯化钠液9 m.lkg-1。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 lt)、肌酐、术毕及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并观察过敏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无肾功能不全及过敏反应。结论在心肺转流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
- 肖敬波汪卫兵周新王胜斌方才
- 关键词:氨甲环酸心肺转流止血药
- 气管内全麻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联合控制性降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的患者全部采用全凭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采用控制性降压等方法处理。结果30例患者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控制性降压恰当。术中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无麻醉及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并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肖敬波方军王胜斌
- 关键词:全麻颅内动脉瘤控制性降压
- 全麻苏醒期持续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气管拔管时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期维持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F)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呛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年龄20岁-58岁,男41例,女3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一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静脉全麻,术中采用RF血浆靶控浓度维持4μg/L~6μg/L,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2.8mg/L维持麻醉,手术结束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调整血浆RF靶浓度分别为0(RFoo组)、1.5(RF1.5组)、2.0μg/L(RF2。组)和2.5μg/L组(Rk组)持续输注直至拔管后停止。评价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和严重性。结果RF20组和RF25组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明显低于RF0.0组(P〈O.05)。与RF0.0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min平均动脉压(MAP)[(100±5)、(105±4)mmHg(1mmHg=0.133kPa)]和心率(HR)[(104.9±5.1)、(118±5)次/min]比较,RF各组拔管即刻MAP[(95±4)、(87±4)、(82±4)mmHg]、HR[(96.1±3.4)、(85.2±3.0)、(79.9±2.4)次/min]和拔管后1minMAP[(100±3)、(90±4)、(86±4)mmHg]、HR[(103±3)、(92±3)、(84+3)次/min]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2,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rainMAP[(82.4±4-3)、(85.7±4.0)mmHg]和HR[(79.9±2.4)、(84.4±3.3)次/min]明显低于RFl5组MAP[(95±4)、(100±3)mmHg]、HR[(96.1±3.4)、(103+3)次/min]和RF2。组MAP[(87±4)、(90±4)mmHg]、HR[(85.2±3.0)、(92±3)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RFo.o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8.0±0.6)、(19.8±0.5)min]比较,RF15组[(8.0±0.3)、(9.9±0.5)min]和RF2。组[(8.2±0.3)、(10.1±0.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F:,组[(8.3±0.5)、(11.6±0.7)min]�
- 徐四七王胜斌居霞肖敬波胡胜红李元海
- 关键词: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气管拔管全凭静脉麻醉
- 匹立尼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匹立尼酸(Wy14643)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220-280g,随机均分为五组:W1、W2、W2组、缺血-再灌注组(LR组)和假手术组(S组)。阻断左、中侧肝动脉及其门静脉(缺血约70%)90min后再灌注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操作同前但不阻断血管。缺血前1h,W1、W2、W3组分别经腹腔注射Wy146431、5、10mg/kg,I-R组和S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4h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再灌注4h后,S组血清TNP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四组(P〈0.05);W2、W3组明显低于LR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匹立尼酸可降低肝脏缺血一再灌注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
- 徐四七王胜斌居霞肖敬波李元海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 曲马多和吗啡用于胸外科术后PCEA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曲马多及吗啡用于胸外科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应。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中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两组(1)吗啡组(M组n=30)手术结束前30min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吗啡1.5mg+0.75%布比卡因2ml+地塞米松10mg混合液,继以恒流硬外连续输注镇痛混合液,泵速2ml/h(镇痛液配方吗啡5mg+布比卡因150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曲马多组(T组n=30)手术结束前30min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曲马多100mg+0.75%布比卡因2ml+地塞米松10mg混合液,泵速2ml/h(镇痛液配方每100ml镇痛液中含曲马多600mg、0.75%布比卡因150mg、氟哌啶5mg)。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格拉司琼50ml静滴,术后4、12、24、48h双盲对照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舒适评分,生命体征以及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曲马多及吗啡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曲马多复合低浓度局麻药用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有效方法。
- 肖敬波王胜斌王娴
- 关键词:曲马多吗啡胸外科术后PCEA镇痛硬膜外腔镇痛用药浓度
- 改良快速顺序诱导在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
- 王胜斌徐四七居霞胡胜红檀彧庆肖敬波唐东彪徐煌张亚铭
- 该课题开展改良快速顺序麻醉诱导在快速康复外科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改良的快速顺序麻醉诱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血液动力学平稳、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轻、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右美托咪定平均有效剂量及95%有效剂量的测定对预防学龄前期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意义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平均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测定对预防学龄前期儿童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12月安庆市立医院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期病儿6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第一例病儿完成气管插管后,采用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直到手术结束停止输注。根据Dixon序贯法,若病儿发生苏醒期躁动则为无效剂量,则下一例病儿采用高一级剂量,若病儿未发生苏醒期躁动则为有效剂量,则下一例病儿采用低一级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5μg。儿童苏醒期躁动采用儿童术后躁动评分量表(PAED),PAED≥12分定义为麻醉苏醒期躁动。结果根据Dixon-Massey公式计算,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学龄前期儿童苏醒期躁动的ED50为0.41μg·kg^(-1)·h^(-1)(95%CI:0.38~0.44),利用Probit回归预测其ED95为0.57μg·kg^(-1)·h^(-1)(95%CI:0.52~0.70)。所有病儿未发生镇静时间延长、呼吸抑制及拔管时间延迟等并发症,心动过缓是主要并发症。结论对于预防学龄前期儿童苏醒期躁动,合适的右美托咪定剂量非常重要。ED50和ED95测定能有效预防学龄前期儿童苏醒期躁动,而且未出现类似成人的并发症。
- 汪卫兵孙爱娇徐煌余红平肖敬波
-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