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斌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庆市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气管内全麻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联合控制性降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的患者全部采用全凭静脉复合气管内全麻,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采用控制性降压等方法处理。结果30例患者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控制性降压恰当。术中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无麻醉及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并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肖敬波 方军 王胜斌关键词:全麻 颅内动脉瘤 控制性降压 单次注射与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分析单次注射与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10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研究组给予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和围手术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相比对照组,研究组OAA/S评分4、5分的比例显著升高,1分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的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心率较术前均明显加快(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较对照组(32.00%)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而言,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马甫营 王胜斌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血流动力学 超声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下腰骶丛神经阻滞(LP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HR)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HR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腰阻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腰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下腰骶丛神经阻滞.结果:腰阻组麻醉后10 min(T1)、术中(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麻醉药用量、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障碍、谵妄、躁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腰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基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LPB可有效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安全性好. 汤裕泉 王胜斌关键词:超声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 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肝切除出血又能保留健侧肝脏的正常供血的肝血流阻断技术。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2年3月以来开展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13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出血300—3550ml,平均1000ml,术后2例胆红素升高超过17.1μmol/L,升高最多不超过26ixmol/L,术后恢复顺利,无肝衰、胆漏、隔下感染,少量腹水及胸腔积液各1例。结论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方法安全简便,对于控制术中出血,防止术后肝功能衰竭,降低胆道损伤,有明显效果,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汪东树 张从雨 房志宽 张亚铭 昝建宝 宋玉庆 王胜斌 嵇成祥 马立 宋康颉 汪进国关键词:肝切除 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 2013年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即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 35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老年患者(ASAⅠ~Ⅲ级),诱导方法:第1例患者采用依托咪酯0.2 mg/kg静脉注射,其后各患者的药物剂量依序贯法进行选择,若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或心率(HR)增快大于20%,为阳性,则下例患者取高一级别剂量,若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或心率增快小于20%,为阴性,则下例患者取低一级别剂量,相邻级别的药物剂量比为1∶1.1,而后维库溴铵0.1 mg/kg及芬太尼4μg/kg静脉注射。结果在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244 mg/kg,95%CI为0.158~0.330 mg/kg。结论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低有效量即ED50为0.244 mg/kg,其95%CI为0.158~0.330 mg/kg。 汪卫兵 檀彧庆 肖敬波 胡胜红 王仕芳 王胜斌关键词:老年 依托咪酯 半数有效量 气管插管 口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于缓解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20例,男93例,女27例,年龄2~6岁,身高78~120 cm,体重11~25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麻醉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25 mg/kg组(M1组)、0.5 mg/kg(M2组)和0.75 mg/kg(M3组),每组40例。记录服药前、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SF)评分和麻醉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30 min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和改良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LACC)评分。结果与服药前比较,M2组和M3组在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mYPAS-SF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1组比较,M2组和M3组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mYPAS-SF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即刻ICC评分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30 min 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2组比较,M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麻醉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或0.75 mg/kg均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合作度,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口服咪达唑仑0.75 mg/kg的患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因此,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为患儿术前抗焦虑方案比较合适的剂量。 王宣 徐四七 陈永权 居霞 王胜斌关键词:咪达唑仑 术前焦虑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全麻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行结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行TAPB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全麻用药剂量和麻醉情况及麻醉前(T0)、麻醉后(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维持、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和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点HR、MAP、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点HR、MAP、SBP、DBP均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复合全麻可提高老年结肠癌手术的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焦晓燕 王胜斌 居霞 董金春 刘宏亮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 血流动力学 疼痛 炎症反应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1),持续泵注丙泊酚4~8 mg·kg^(-1)·h^(-1)维持;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4 mg·kg^(-1),持续泵注瑞马唑仑0.3~0.5 mg·kg^(-1)·h^(-1)维持,2组其他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监测2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苏醒期躁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喉罩置入即刻、喉罩置入后5 min、喉罩置入后30 min,试验组HR和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苏醒期躁动8例(32%),试验组发生2例(8%),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9/25),显著高于试验组(8%,2/25,P<0.05)。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用瑞马唑仑可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循环系统抑制轻微,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段金娟 徐四七 孙灵璐 王胜斌关键词:丙泊酚 髋关节 关节成形术 躁动 切口局麻药浸润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切口局麻药浸润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90例,年龄30~65岁,ASA I^III级。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3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组(ROP组),对照组(CON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术后镇痛药需求量、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等相关资料。结果TAP组与ROP组术后镇痛药需求量明显低于CON组(P<0.05);CON组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TAP组和R组(P<0.05);CON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ROP组和TAP组(P<0.05);3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与ROP组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ON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切口局麻药浸润麻醉有助于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量,缩短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周新 王胜斌关键词:切口浸润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 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顺利插管到位(83.33%),4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试插2~3次进入气管内(13.33%),1例经多次试插未能成功改用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3.33%)。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健忘(无记忆)。反复插管患者有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1周内恢复,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能主动配合,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取得了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满意效果。 王胜斌 檀或庆 唐东彪关键词:健忘镇痛 经鼻盲探 气管内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