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开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细胞
  • 2篇巨噬细胞
  • 2篇肝炎
  • 2篇FAS/FA...
  • 2篇FAS/FA...
  • 2篇FAS/FA...
  • 2篇FAS配体
  • 1篇多糖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原癌基因
  • 1篇脂多糖
  • 1篇细胞集落
  • 1篇细菌
  • 1篇细菌脂多糖
  • 1篇小鼠
  • 1篇小鼠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集落...
  • 1篇菌脂多糖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范开
  • 2篇张定凤
  • 2篇马英
  • 2篇秦波
  • 1篇于成银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FasL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51
1997年
目的:研究Fas和Fas配体(FasL)在乙型肝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试验)检测71例各种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FasL表达和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TUNEL试验中度以上阳性,慢性迁延性肝炎(CPH)为31.6%(6/19)、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为100%(24/24)、肝硬化(LC)为22.2%(2/9)、重型肝炎(FH)为78.9%(15/19)。2.Fas表达中度以上阳性,CPH为36.8%(7/19)、CAH为91.7%(22/24)、LC为55.6%(5/9)、FH为73.7%(14/19)。3.FasL表达中度以上阳性,CPH为21.1%(4/19)、CAH为79.1%(19/24)、LC为55.6%(5/9)、FH为94.7%(18/19)。肝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阳性程度,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0.005)。部分病例肝细胞同时有Fas和FasL表达。结论:Fas和FasL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中起重要作用,肝细胞的直接自杀方式或自分泌及旁分泌杀伤机制,可能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的重要?
秦波张定凤马英范开
关键词:乙型肝炎FASLFAS配体肝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抑制c-kit的表达
1996年
已经证实细胞原癌基因c-kit的蛋白产物是造血于细胞因子(SCF)或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GF)的细胞膜上受体,对于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起重要作用。c-kit的表达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中已知IL-4和TGF-β1可抑制它的表达。近来许多实验都发现SCF与IL-3,GM-CSF,G-CSF,EPO,IL-1和IL-6对造血有协同增强作用,但与M-CSF无协同作用。M-CSF的受体是原癌基因c-fms的蛋白产物,与c-kit的产物一样属单链穿膜的具磷酸化激酶活性的受体。我们应用小鼠巨噬细胞为模型,发现M-CSF抑制c-kit的表达,可能是这两种造血刺激因子无协同作用的原因。
范开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KIT原癌基因
Fas/FaSL表达与HBV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 Fas/FasL 表达与 HBV 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52例肝穿组织 Fas、FasL、HBsAg 和 HBcAg 的表达。结果这四项指标均与病变进展程度相关,其表达的阳性程度在各型乙型肝炎的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 P<0.01),但 Fas/FasL 阳性的肝细胞并不全为 HBsAg 及 HBcAg 阳性。结论 Fas/FasL 系统参与HBV 感染时的细胞凋亡机制,但可能存在某种自杀方式或自分泌及旁分泌杀伤机制。
马英张定凤秦波于成银范开
关键词:乙型肝炎FASFAS配体HBV感染
细菌脂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生长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小鼠腹腔渗出性巨噬细胞(PEM)和巨噬细胞株J774A.1为靶细胞,测定细菌脂多糖(LPS)对M-CSF和GM-CSF刺激的巨噬细胞集落细胞形成的影响,同时用125Ⅰ标记的GM-CSF受体结合实验测定了LPS对巨噬细胞膜上的GM-CSF受体数目的调节。用反向PCR(RT-PCR)法检测TTGF-β1对巨噬细胞产生IFN-γ的作用。结果LPS单独对巨噬细胞无生长调节作用,但可抑制GM-CSF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效应。而在TGF-β1同时存在下,LPS的抑制效应被消除。RT-PCR证实LPS诱生巨噬细胞产生的IFN-γ可被TGF-β1有效地抑制.而已知IFN-γ是强烈的巨噬细胞生长抑制因子。此外,125Ⅰ-GM-CSF受体结合实验发现,同TGF-β1一样LPS增强GM-CSF受体数目的表达。结论LPS参与了多种细胞因子对巨噬细胞生长的调节网络,根据存在的细胞因子不同,表现为抑制和增殖的双重作用。
范开
关键词:细菌脂多糖巨噬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