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跃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声微泡介导CNTF基因眼内转染对视神经损伤大鼠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选择理想的基因载体是当前基因研究和治疗的前提与关键,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载体,可安全、快速、有效地增强目的基因的转染和表达。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基因转染视神经损伤大鼠对视功能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伤组、单纯损伤组、单纯质粒组、质粒+超声组、超声微泡组。采用钳夹大鼠右眼视神经法制作视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然后各处理组大鼠分别接受相应的干预处理。质粒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法注入,超声则采用辐照法进行干预。造模前1d和损伤后第7天检测每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并于第7天处死各组大鼠。应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计数各组大鼠RGCs存活数,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大鼠视网膜中CNTFmRNA的表达量。结果损伤后第7天,单纯损伤组大鼠F—VEPP.波的隐含时较单纯质粒组、质粒+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明显延长,超声微泡组P,波的隐含时短于单纯质粒组和质粒+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质粒组、质粒+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F—VEPP,波的振幅均高于单纯损伤组,超声微泡组高于单纯质粒组和质粒+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微泡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波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质粒组、质粒+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平均RGCs数目均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超声微泡组平均RGCs数多于单纯质粒组和质粒+超声组,但少于对照组及假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微泡组CNTF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假伤组、单纯损伤组、单纯质粒组和质粒+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
- 刘敏刘苏王志刚谢文跃
-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 精准医学模式下PBL结合CBL教学法用于肿瘤临床教学的探讨
- 2020年
- 肿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目前已步入精准医学时代,这对肿瘤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肿瘤临床教学必须瞄准肿瘤学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培养未来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将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有机结合,以临床上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树牢精准医疗理念,培养周密的临床思维能力。
- 谢文跃余娴杨镇洲
- 关键词:肺癌教学
- 以肿瘤差异化表现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肿瘤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肿瘤科涉及的疾病广泛、病情复杂多变、肿瘤相关知识更新快,这些特征对临床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更大的挑战。因此,在肿瘤教学工作中,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对于肿瘤专业研究生胜任临床肿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目前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然而,如何在PBL教学中培养肿瘤专业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值得探索。考虑不同肿瘤、不同个体导致患者的诊治存在本质性差别,因此,该文将从器官功能和形态的差异化表现、肿瘤进程时间节点的临床差异化表现、肿瘤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化表现、肿瘤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差异化表现4个方面,探讨以肿瘤差异化表现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肿瘤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应用价值。
- 易守会谢文跃
- 关键词:临床思维肿瘤专业
- 酸性微环境诱导肺癌细胞自噬及其分子机制
- 背景:众所周知,肿瘤细胞的长期生存依赖于周边的低氧酸性微环境,肿瘤酸性微环境对肿瘤的增殖、浸润及转移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正常细胞却无法耐受这种胞外酸性胞内中性至碱性的特殊环境,推测肿瘤细胞之所以能在酸性环境下生存,一定有...
- 谢文跃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肺癌细胞自噬抗肿瘤治疗
- 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用于肺癌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 2022年
- 探究肺癌患者采用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2019.11-2021.03)深入分析,对照组采用传统诊疗模式,观察组同时采用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对比各组疗效。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手术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 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加快机体康复,可推广。
- 赵蔚邹明花杨桂萍谢文跃
- 关键词:肺癌住院时间
- 埋入式输液港植入深度预测公式探索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埋入式输液港植入导管深度与身高、穿刺点距离右侧胸锁关节距离的关系,并计算出预测公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成功行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3.0软件线性回归统计分析身高与穿刺点距离右侧胸锁关节距离与理想植入深度的关系。结果理想植入深度与身高无线性关系,与穿刺点距离右侧胸锁关节的距离(R)呈正相关,其公式为:理想植入深度(cm)=5.595+1.113R(cm),P<0.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埋入式输液港植入术中可通过测量穿刺点距离右侧胸锁关节距离计算植入导管的理想深度。
- 秦虹余娴谢文跃杨镇洲
- 关键词:穿刺点
-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内实验
- 背景:已有报道,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增强质粒介导报告基因转染体内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效率。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否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体内转染视...
- 谢文跃
-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重组腺相关病毒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 文献传递
-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内实验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体内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效率.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10只大鼠.A组玻璃体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5μl;B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 5 μl;C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 5 μl后立即用超声波辐照眼球;D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和微泡造影剂的混悬液5 μl后立即用超声辐照眼球.玻璃体腔注射21 d后,3%荧光金逆行标记RGC.逆行标记7 d后取出眼球,制作视网膜铺片及视网膜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EGFP基因在RGC的转染率及在RGC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用RGC计数判断损伤情况.结果 荧光金标记RGC后,B、C、D 3组均可观察到RGC中有EGFP表达.其中,D组平均A值为95.02±7.25,RGC转染率为(20.10±0.74)%、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平均A值=25.970,F转染率=25.799;P〈0.01);A、B、C、D组RG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7,P〉0.05).结论 在低频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和微泡造影剂作用下,rAAV2介导EGFP基因转染体内RGC的效率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
- 谢文跃刘苏王志刚苏红傅轶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基因转移技术
- 中国人群let-7基因rs10877887多态性与癌症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let-7基因rs10877887多态性与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共纳入4个符合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包含2 754例病例和3 481例对照。采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let-7基因rs10877887多态性与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同时也对敏感性和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Dominant模型(CC+CTvs.TT)下,let-7基因rs10877887多态性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CC+CT vs.TT:OR=0.90,95%CI=0.82~1.00,P=0.048),可降低癌症发生的总体风险。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群中let-7基因rs10877887多态性与癌症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可降低癌症发生的总体风险。
- 许桂平赵清王玎张利军谢文跃周华陈世知武丽芳
- 关键词:LET-7癌症单核苷酸多态性META分析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转染视网膜和视皮质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转染大鼠视网膜和视皮质区细胞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眼转染组(D组)、单纯脑转染组(E组)、联合转染组(F组);A组8只大鼠,B~F组每组16只大鼠.建立钳夹视神经损伤模型,将B~F组大鼠随机分为视神经损伤1、2周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B、C组玻璃体腔和视皮质区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D、E组玻璃体腔和视皮质区分别注射BDNF质粒(pBDNF)微泡造影剂悬液,F组玻璃体腔和视皮质区同时注射pBDNF微泡造影剂悬液.D~F组注射pBDNF微泡微泡造影剂悬液后,立即用超声辐照相应转染部位.视神经损伤后1、2周,各组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计数;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阳性表达情况;图形视网膜电流图(PERG)检测,记录N95振幅.结果 荧光金标记RGC结果 显示,各组均可见金黄色荧光散布于视网膜定向铺片上.A~F组间RG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30,P<0.01);B~F组视神经损伤1、2周亚组间RGC计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65.18,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A、B组大鼠视网膜均未见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C~F组均可见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的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PERG检测发现,A~F组间N95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56,P<0.01);B~F组视神经损伤1、2周亚组间N95振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82.38,P<0.01).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BDNF联合转染视网膜和视皮质区细胞能抑制视神经损伤后RGC凋亡,提高RGC存活数,保护其视功能.
- 傅轶刘苏王志刚谢文跃王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