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凤歧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4篇肝癌
  • 4篇FLT3配体
  • 3篇小鼠
  • 3篇活性
  • 2篇蛋白
  • 2篇鼠肝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肿瘤
  • 2篇重组腺病毒
  • 2篇小鼠肝
  • 2篇抗肿瘤
  • 2篇基因
  • 2篇癌疫苗
  • 1篇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机构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卫立辛
  • 10篇贾凤歧
  • 8篇吴孟超
  • 7篇杨庆
  • 6篇杨广顺
  • 2篇王维锋
  • 2篇李正友
  • 2篇李蓉
  • 2篇郭亚军
  • 1篇卜欣欣
  • 1篇施军霞
  • 1篇李雅慧
  • 1篇王烈
  • 1篇王晋
  • 1篇张长松
  • 1篇李绕明
  • 1篇马楠楠
  • 1篇覃林花
  • 1篇陈小莉
  • 1篇李东升

传媒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达趋化因子MIP-1α的小鼠肝癌疫苗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小鼠趋化因子 (mMIP 1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mMIP 1α)体外感染肝癌细胞株Hepa1 6后 ,其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成为肝癌疫苗的可能性。 方法 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Hepa1 6细胞 ,通过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表达检测感染效率 ;每天细胞计数 (连续 14d)观察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 ;取 5× 10 6个修饰后的Hepa1 6细胞接种C5 7BL/ 6小鼠 ,4周后在AdmMIP 1α组未荷瘤小鼠原接种部位的对侧再接种 2× 10 6个野生型Hepa1 6或EL4细胞 ,观察肿瘤大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AdmMIP 1α能有效感染靶细胞Hepa1 6 ,感染前、后Hepa1 6的体外生长无明显改变 ;修饰后Hepa1 6细胞的体内成瘤性下降 ;4周后再接种Hepa1 6细胞 ,肿瘤生长速度显著降低 ;而再接种的EL4细胞呈渐进性生长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表达mMIP 1α基因的肝癌细胞的体内成瘤性下降 ,能激发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 ,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肝癌疫苗。
杨庆杨广顺卫立辛贾凤歧王维锋吴孟超郭亚军
关键词:趋化因子MIP-1Α小鼠肝癌疫苗抗肿瘤活性
同型半胱氨酸促进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衰老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体外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促进内皮细胞(EC)衰老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HCY,其余3组分别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HCY,使终浓度为0.1、0.5、1.0mmol/L。连续体外培养30d后,观察细胞形态、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outhern杂交分析端粒长度,同时检测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结果各浓度HCY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体积增大,胞内颗粒增多;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增多;细胞周期的分布发生改变,表现为G0/G1期细胞增多(P<0.05),S期显著减少(P<0.01);端粒缩短;培养上清中NO浓度降低(P<0.05),ET和Ox-LDL升高(P<0.05);氧化还原指标MDA含量和GSH-Px活性没有明显改变。结论HCY促进体外培养的EC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还原无关。
陈小莉李雅慧王成李绕明苏峰杨庆贾凤歧卫立辛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内皮细胞细胞衰老
Flt3配体修饰小鼠肝癌疫苗的制备及其体内抗肿瘤活性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以小鼠 Flt3配体 (murine flt3ligand,m FL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m FL )体外感染小鼠肝癌细胞株 Hepa1- 6制备肝癌疫苗 ,并观察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 Hepa1- 6细胞 ,48h后通过载体所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检测感染的效率 ;并用 EL ISA方法检测第 0、2、4、6、8天培养上清中 m FL的表达量 ;每天进行细胞计数 (连续 14d) ,观察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 ;取 5× 10 6个修饰后的 Hepa1- 6细胞接种 C5 7BL / 6小鼠 ,4周后于原接种部位的对侧再接种 2× 10 6个野生型 Hepa1- 6或 EL 4细胞。结果 :Adm FL能有效感染靶细胞 Hepa1- 6 ,培养上清中 m FL表达量在第 2天最高 ,达到 (71.1± 6 .3) ng/ ml,感染后 Hepa1- 6的体外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 ;修饰后 Hepa1- 6细胞的体内成瘤性下降 ;4周后再接种Hepa1- 6细胞 ,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降低 ;而再接种的 EL4细胞呈渐进性生长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Flt3配体基因修饰后的肝癌细胞的体内成瘤性下降 ,并能激发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 ,是有效的肝癌疫苗。
杨庆贾凤歧王维锋卫立辛杨广顺郭亚军吴孟超
关键词:FLT3配体腺病毒科
两个新的人Flt3配体差异剪接体的克隆
2002年
目的 :寻找新的人 Flt3配体 (h FL )的差异剪接体。 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一步法提取总RNA ,逆转录成 c DNA,应用胞外区特异性引物 PCR扩增 h FL的胞外区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 ,进行序列测定分析。 结果 :序列分析发现了两个新的 h FL的差异剪接体 ,均发生在重要的第 5外显子功能域 ,分别在 434 bp处有一个胞嘧啶的插入和在42 6~ 478bp之间缺失了 5 3个 bp。 结论 :h FL存在两个新的差异剪接体 ,此项发现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杨庆杨广顺卫立辛季军捷李东升贾凤歧吴孟超郭亚军
关键词:FLT3配体分子克隆
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基因和B7-1基因共转染诱导大鼠的抗乳腺癌免疫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共转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B7-1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方法7d龄SD大鼠接种乳腺癌细胞后,每天观察有无肿瘤形成;转基因细胞接种荷瘤SD大鼠,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及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及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SHZ-88、B7-1、MIP-1α和MIP-1α+B7-1细胞接种10 d后致瘤性分别为100%、30%、20%和0;荷瘤大鼠的生存天数分别为53.40±1.14、63.80±1.64、64.20±1.92及(89.00±2.55)d及外周血的CD4^+、CD8^+、CD4^+/CD8^+比值、IL-2及IFN-γ的含量,MIP-1α+B7-1组均高于其它组(P<0.05);接种14、28及40d后,MIP-1α+B7-l组大鼠的肿瘤体积均小于其它组(P<0.05)。肿瘤中心或对侧腋窝接种肿瘤细胞,诱导的抗肿瘤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转染MIP-1α和B7-1,可产生协同抗乳腺癌效应。
王烈王振发王瑜卫立辛贾凤歧
关键词:趋化因子乳腺癌
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及其多药耐药亚系SGC7901/VCR中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机制,为胃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TRAP银染方法检测SGC7901和SGC7901/VCR中端粒酶的活性;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GC7901和SGC7901/VCR中端粒酶hTERT、Mad1及c-mycmRNA的表达;将hTERT启动子构建的报告基因质粒(pGL3B-TRTP),转染入SGC7901和SGC7901/VCR中,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检测端粒酶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果:SGC7901/VCR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SGC7901细胞,且SGC7901/VCR中hTERT启动子的活性显著高于SGC7901,在SGC7901/VCR中检测到c-mycmRNA的表达,但未检测到Mad1mRNA的表达,而在SGC7901细胞中分别检测到Mad1mRNA和c-mycmRNA的表达,且SGC7901细胞中c-mycmRNA的表达也高于SGC7901/VCR。结论: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转录水平升高与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转录因子Mad1/c-myc的表达高低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郭献灵王晋马楠楠贾凤歧卜欣欣李正友范瑞芳李蓉吴孟超卫立辛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多药耐药
腺病毒载体的细菌内同源重组系统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9
2001年
杨庆杨广顺卫立辛覃林花黄永生贾凤歧施军霞吴孟超郭亚军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DNA
瘤内注射携带Flt3配体的重组腺病毒治疗小鼠肝癌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瘤体内注射携带小鼠Flt3配体 (F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1 6皮下接种 ,建立小鼠肝癌模型 ,肿瘤局部分别单次注射 1× 10 9表达形成单位 (efu)的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空载体对照和磷酸盐缓冲液 (PBS) ,观察肿瘤大小和小鼠生存期 ;3 8d后 ,再接种Hepa1 6细胞或EL4细胞对照于肿瘤消退小鼠原接种部位的对侧 ,观察肿瘤大小。结果 瘤体内注射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导致 90 %的小鼠肿瘤消退 ,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2 ) ;再接种Hepa1 6细胞于肿瘤消退小鼠 ,未见肿瘤生长 ,而再接种的EL4细胞呈渐进性生长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小鼠Flt3配体的基因治疗导致肿瘤消退 ,并能激发特异性免疫保护反应。
杨庆杨广顺卫立辛杨宁贾凤歧吴孟超
关键词:瘤内注射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小鼠肝癌基因治疗
应用细菌重组系统构建小鼠Flt3配体的重组腺病毒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构建携带小鼠Flt3配体 (murineflt3ligand ,mFL)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它在感染后的小鼠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含有mFL的质粒 ,应用高效细菌内同源重组系统构建携带mFL的重组腺病毒 ,感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1 6 ,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检测mFL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携带mFL的重组腺病毒 ,并在感染后的Hepa1 6细胞中检测到了mFL的mRNA。结论 应用该细菌重组系统成功地构建了携带mFL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
杨庆杨广顺卫立辛覃林花贾凤歧吴孟超郭亚军
关键词:FLT3配体杂合子序列同源性肝癌细胞重组腺病毒
肝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E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同时观察5-杂氮胞苷对E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SP和RT-PCR方法检测3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E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状况及ERmRNA的表达状况,并用5-杂氮胞苷处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G2。结果:30例HCC组织中ER启动子甲基化修饰阳性率为60·0%(18/30),而30例癌旁组织中E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阳性率为30·0%(9/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37。30例HCC组织中ERmRNA阳性表达12例(40·0%),其中甲基化组织和未甲基化组织中ERmRNA表达率分别为22·2%和66·7%。ER启动子甲基化修饰与mRNA表达呈负性相关,χ2=5·93,P=0·024。同时,ER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与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增高呈正相关,χ2=12·13,P=0·001。细胞培养结果提示低浓度的5-杂氮胞苷可诱导肝癌细胞系ERmRNA重新表达。结论:肝癌组织中ER启动子甲基化修饰是个频繁事件,因此沉默ER基因的表达有可能促进肝癌的发展。
张长松李克李正友贾凤歧李蓉吴孟超卫立辛
关键词:受体DNA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