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宜奇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语文
  • 2篇教学
  • 2篇高中语文
  • 1篇人教版教材
  • 1篇思维
  • 1篇作文
  • 1篇作文教学
  • 1篇文教
  • 1篇写作
  • 1篇写作能力
  • 1篇教学指导
  • 1篇教学目标
  • 1篇古代汉语
  • 1篇汉语
  • 1篇《古代汉语》
  • 1篇创造性思维

机构

  • 2篇常州市第一中...

作者

  • 2篇赵宜奇
  • 1篇陈宝祥

传媒

  • 1篇启迪与智慧(...
  • 1篇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与创新性的融合
2023年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偏重应试训练,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感到束手无策。同时,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表达。因此,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融合实用性与创新性,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与创新性的融合。
赵宜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
“旋其面目”之“旋”揣探
2009年
现行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皆收录了庄周的《秋水(节选)》一文。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未对“旋其面目”作注解,但教学目标则要求学生掌握该词词义。人教版教材赋予该词释义是“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与该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语文)》也采用此释。另外,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百川灌河(秋水)》篇中“旋”字的解释亦为“掉转”,然语焉未详。笔者认为该释义很有欠妥之处。考虑到教材影响甚大,谨将商榷意见献疑于下。
陈宝祥赵宜奇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古代汉语》教学目标教学指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