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酸化甘油溶解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指标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评价酸化甘油溶解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 1月我院酸化甘油溶解试验阳性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 8例酸化甘油溶解试验阳性的患者中 ,有 1 2例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其中 Ig G5例 ,Ig G+ C3 型 3例 ,C3 型 2例 ;骨髓Coombs试验阳性 1例 ( Ig G、C3 、Ig M、Ig A四种抗体均为阳性 ) ;Coombs亚型 1例 Ig G1阳性。
- 赵玉平沈琳徐艳刘建国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
- 遗传性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研究进展
- 2007年
- 遗传性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是由于P5′N-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P5′N-1基因位于染色体7p15-p14,已在32个家系中发现了20种P5′N-1基因突变。本病临床表现以轻度至中度贫血为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该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赵玉平
- 关键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突变
- 血浆结合珠蛋白检测在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再评价被引量:1
- 2004年
- 溶血性贫血以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为特征,而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被破坏或其完整性的改变.依据红细胞破坏机制的不同而设计的溶血试验可帮助确诊不同种类的溶血性贫血.众所周知,红细胞被破坏后的最显著特征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因此,血红蛋白释放量增加时相关检测项目的开展是了解红细胞是否被破坏的最直观方法,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的检测即是这种方法的最佳应用.
- 赵玉平徐艳沈琳刘建国
-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 Ham’s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指标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酸化血清溶血(Ham’s)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2例AIHA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溶血方面的检查采用经典Ham’s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和冷凝集素试验(CAT)等。结果2例患者均有黄疸、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Ham’s试验均阳性,Coombs试验均表现为C3阳性;CAT显示4℃时效价均明显增高,37℃时仍为阳性,说明有高滴度和宽热幅的异常冷凝集素。结论对于临床上考虑为AIHA的患者,若Ham’s试验阳性,应考虑到宽热幅异常冷凝集素的存在。
- 赵玉平徐艳沈琳刘建国
- 关键词:阳性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8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资料分析
- 2005年
- 目的评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997年7月~2003年7月我院PN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PNH患者中,常用的酸化血清溶血(Ham's)试验阳性率97.4%,蛇毒因子溶血(COF)试验阳性率为85.1%,蔗糖溶血试验阳性率为100%,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阳性率为94.6%.结论多种溶血试验联合应用有助于PNH的诊断.
- 赵玉平刘建国徐艳沈琳
-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冷凝集素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资料分析
- 2005年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国外报道,原发型AIHA占49%,其余为继发型,可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肿瘤细胞疾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及各种感染.依据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特性可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7℃)、冷抗体型AIHA(红细胞与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和温冷双抗体型AIHA(在同一患者红细胞上既有温型自身红细胞抗体又有冷型自身红细胞抗体)[1].
- 赵玉平徐艳沈琳刘建国
- 关键词: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阳性继发
- 血红蛋白H病实验指标分析
- 2006年
- 刘建国赵玉平徐艳薄丽津
- 关键词:血红蛋白H病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
- 血红蛋白H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 血红蛋白H为一种异常血红蛋白,患者父母一方a珠蛋白基因型为(α-/α α),另一方a珠蛋白基因型为(--/α α),患者自父母双方继承了异常a珠蛋白基因,其基因型为(α-/--),由于α链不足,无α链配对的β链自行聚合成...
- 赵玉平薄丽津徐艳
- 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9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5’N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他症状包括:脾大7例,黄疸6例,胆石症2例,肝大1例。2例患者并发β-地中海贫血,1例并发丙酮酸激酶(PK)缺乏。4例可分析病例中2例患者的母亲同时存在P5’N缺乏。4例患者需要输血治疗。结论:遗传性P5’N缺乏症特点是红细胞P5’N活性下降,外周血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获得性P5’N缺乏症可见于β-地中海贫血等疾病。
- 李大鹏姜波赵玉平许剑辉张凤奎郑以州竺晓凡薛艳萍
- 关键词:红细胞
- 酸化甘油溶解试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指标分析
- 酸化甘油溶解试验是根据红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的溶解速度不同,显示红细胞悬液光密度的下降速度,当光密度随细胞溶解而降至起始光密度一半时所需时间称AGLT50.对AIHA患者来说,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由IgG和C3致...
- 赵玉平沈琳徐艳刘建国
- 关键词:阳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巨噬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