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凝治疗对子宫动脉阻力增高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疗效及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凝血相关指标变化,同时探讨抗凝治疗对其子宫动脉阻力及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瑞安市人民医院的135例子宫动脉阻力增高RSA妊娠患者作为RSA组,将同期就诊于同一医院的7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在孕5~6周时的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将RSA组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B组采用抗凝(达肝素钠针联合阿司匹林片)及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在孕13周时的子宫动脉阻力情况及早期妊娠结局。结果孕5~6周时RSA组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但RSA组的PT、APTT、FIB、Hcy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及B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孕13周时均较孕5周时下降(P<0.05),但B组血流参数下降程度较A组显著(P<0.05),且B组妊娠成功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妊娠早期D-D可作为RSA患者筛查与评估的参考指标,达肝素钠针联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在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及早期妊娠结局方面有显著效果。
- 郑秀英张洁郭雪珂阮益亨蔡珠华夏晖陈凤丹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达肝素钠
-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4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月经量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Ki-67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放置曼月乐前月经PBAC评分为210.1±44.96,放置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月经PBAC评分分别为51.08±12.03、21.83±10.06及8.2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曼月乐12个月后,宫腔镜图像显示子宫内膜变得菲薄,子宫内膜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改变消失,内膜呈分泌现象及间质蜕膜样变。放环后12个月ER、PR和Ki-67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在腺体细胞中表达亦下降,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曼月乐能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月经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ER、PR、Ki-67、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从而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逆转。
- 郑秀英吕杰强蔡珠华李强潘升华
-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增生症孕激素受体KI-67BAX
- 圆韧带位置和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圆韧带位置与宫腹腔镜联合分别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55例三维超声拟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55例,常规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实时录像,从各个方位拍摄子宫圆韧带与...
- 蔡珠华曹华妹钱蓉蓉郑秀英陈显玲
-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腹腔镜检查
- 文献传递
- 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200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采用分娩态度问卷(CAQ)、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进行调查,并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CAQ和CBSEI-3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A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CBSEI-32中的结果期望、分娩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会阴侧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标准化递进护理模式能缓解初产妇分娩恐惧感,提升分娩自我效能感,且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素青胡晓娜余丽珍郑秀英
- 关键词:初产妇
- 子宫球囊支架联合玻璃酸钠凝胶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效果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研究子宫球囊支架联合玻璃酸钠凝胶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宫腔镜证实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82例,分为常规组22例、球囊组29例和联合组31例。3组患者均在宫腔镜下行粘连松解术,常规组术后宫腔内置入IUD节育器,球囊组和联合组术后宫腔内均置入子宫球囊支架,联合组先在宫腔镜术后向宫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凝胶2 ml并在球囊表面均匀涂抹玻璃酸钠凝胶再置入球囊;观察粘连复发率、子宫内膜改善率、月经恢复率、妊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术后6个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组子宫内膜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月经正常/或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子宫球囊支架联合玻璃酸钠凝胶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池银归郑乐荣虞如芬郑秀英夏秋霞
- 关键词:分离术
- 他汀类药物与老年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老年卵巢上皮癌(EO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初次就诊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妇科、经确诊为EOC且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74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他汀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21、5.62,均P<0.05),他汀组和对照组肌毒性、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1.00、1.34、1.06、0.00,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血清CA125、服用他汀类药物、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放化疗是影响EOC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的因素(χ2=7.00~20.22,均P<0.05),进一步经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95%CI:1.31~4.29,P=0.01)、淋巴结转移(95%CI:1.04~7.05,P=0.03)、血清CA125(95%CI:1.02~6.24,P=0.02)、FIGO分期(95%CI:1.13~4.63,P=0.00)是影响老年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与老年EOC患者的预后相关,值得在临床中关注,但是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郑秀英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预后卵巢上皮癌老年
- 圆韧带位置和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圆韧带位置与宫腹腔镜联合分别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55例三维超声拟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55例,常规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实时录像,从各个方位拍摄子宫圆韧带与包块...
- 蔡珠华曹华妹钱蓉蓉郑秀英陈显玲
- 文献传递
- 抗凝治疗对子宫动脉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就诊于瑞安市人民医院的妊娠早期子宫动脉阻力增高的135例R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对照组55例。研究组均使用LMWH、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地屈孕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只口服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统计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5~6周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分别为(0.88±0.04)、(2.42±0.33)、(7.69±1.57),妊娠13周的RI、PI、S/D分别为(0.54±0.07)、(1.42±0.31)、(3.56±0.81)。对照组妊娠5~6周的RI、PI、S/D分别为(0.86±0.05)、(2.54±0.57)、(7.61±2.12),妊娠13周的RI、PI、S/D分别为(0.66±0.03)、(1.62±0.43)、(4.46±1.47)。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妊娠5~6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抗凝治疗后,在孕13周时,研究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均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羊水异常及早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分娩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力增高的RSA患者在妊娠早期使用LMWH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降低胎盘血流阻力,提高妊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郑秀英郭雪珂张洁阮益亨蔡珠华夏晖陈凤丹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复发性流产
-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长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使用长效醋酸甲羟孕酮(DMP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DMPA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及对照组。DMPA组,术后月经来潮5 d内,深部肌内注射DMPA 150 mg,28~30 d注射1次,共6次。GnRH-a组,术后月经来潮5 d内,肌肉注射醋酸曲普瑞林3.75 mg,28~30 d注射1次,共6次。对照组21例,术后未用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血性激素、肝肾功能及月经变化等。结果 DMPA组及GnRH-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而DMPA组及GnR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DMPA组用药前后骨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0.05),而GnRH-a组用药后骨密度明显下降(<0.05)。DMPA组雌二醇水平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GnRH-a组用药后雌二醇水平达绝经期水平。结论长效醋酸甲羟孕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疗,因疗效好、价廉、不良少等优点,可长期反复治疗。
- 郑秀英郑乐荣蔡珠华夏秋霞曹华妹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醋酸甲羟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骨密度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TCRP)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减少月经量、调整月经周期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TCRP,其中48例术后放置LNG-IUS,50例术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月经量、月经周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比较,LNG-IUS组月经量均少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LNG-IUS组17例患者表现为月经不规则。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中仅3例表现为偶发的月经间期少量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CRP术后放置LNG-IUS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比较,放置LNG-IUS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更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减少月经量,而在月经周期调整方面,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效果优于LNG-IUS。
- 郑乐荣郑秀英薛慧平
- 关键词:息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