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蕾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肠
  • 6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4篇细胞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蛋白
  • 2篇雄激素
  • 2篇雄激素性
  • 2篇雄激素性秃发
  • 2篇远端结肠
  • 2篇乳头
  • 2篇实验性结肠炎
  • 2篇素性
  • 2篇秃发
  • 2篇全身麻醉
  • 2篇小鼠
  • 2篇麻醉
  • 2篇毛乳头
  • 2篇毛乳头细胞

机构

  • 16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陈蕾
  • 8篇范卫新
  • 6篇林琳
  • 6篇陆宗海
  • 5篇关宁宁
  • 4篇孙蔚凌
  • 4篇李学良
  • 3篇吴瑾
  • 3篇李慧
  • 2篇张红杰
  • 2篇李磊磊
  • 2篇王羿婷
  • 2篇朱文元
  • 2篇何绍衡
  • 1篇李子海
  • 1篇葛以信
  • 1篇尹晓晴
  • 1篇许嘉家
  • 1篇李中明
  • 1篇刘嘉茵

传媒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TNF-α-308)G/A基因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获取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统一的表格提取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索文献中纳入14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欧洲8篇,美洲2篇,亚洲4篇(东亚3篇)。不按种族分层时,等位基因TNF2与UC易感性无相关性(OR1.32,95%CI0.84~2.07,P=0.22),按种族分层时,东亚人群等位基因TNF2与UC密切相关(OR3.12,95%CI1.44~6.77,P=0.004),欧洲人群等位基因TNF2与UC易感性无相关性(OR0.73,95%CI0.41~1.31,P=0.30),基因型(TNF2/1+TNF2/)vsTNF1/1者的UC易感性与等位基因TNF2者相似。结论:在东亚人群中TNF2等位基因是UC的危险因素,在欧洲人群中TNF-α-308的G/A基因多态性与UC无关。
陆宗海林琳陈蕾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多态性易感性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26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对照组(6只,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9d)、低剂量组(7只,腹腔注射西维来司他50mg/kg,9d)、高剂量组(7只,腹腔注射西维来司他100mg/kg,9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予5%DSS溶液自由饮用以制备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实验第10天时处死全部小鼠并取结肠组织,行组织学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培养上清中NE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远端结肠组织中NE表达水平。结果实验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12.00±2.4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8±0.83.PG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7±1.17和5.00±1.15,P〈0.05),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对照组血浆NE浓度、结肠组织培养上清NE含量、结肠组织中NE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稍有降低(P值均〉O.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G0.05);高剂量组则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值均〉0.05);高剂量组较实验组和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可改善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病理损伤,高剂量应用效果优于低剂量。NE可能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陈蕾林琳陆宗海李学良张红杰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疾病模型动物
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5%米诺地尔及两者联合治疗男性雄激素性秃发(AGA)的疗效。方法:男性AGA患者共248例,分为3组,分别外用5%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及米诺地尔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随访12个月,每次随访时拍照并进行分级和评分,同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用药6个月、12个月时,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口服组及外用组。口服组、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各组患者的疗效与脱发严重程度相关,与发病年龄和家族史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治疗与单独口服非那雄胺、单独外用米诺地尔相比,起效快,疗效好;且疗程长达1年,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王羿婷李子海尹晓晴储小燕李中明许文荣吴瑾陈蕾关宁宁李磊磊孙蔚凌范卫新
关键词:雄激素性秃发非那雄胺米诺地尔
营养与脱发被引量:6
2010年
毛发的生长与毛囊本身和机体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类由于营养因素所致的脱发基本可以分为4类:蛋白-热卡-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代谢障碍、微量元素缺乏或代谢障碍、氨基酸缺乏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脱发。发生营养缺陷时,机体除会发生某些器官或系统疾病外,还会出现毛发的变细、变稀、变白、易被拉断等一系列变化。
陈蕾范卫新
关键词:脱发营养
咖啡因对体外培养人毛囊及毛乳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人毛囊及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咖啡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及毛乳头细胞.记录6 d内毛囊的生长速度和毛球部形态学改变,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毛乳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RT-PCR技术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及5α-还原酶(SRD5A)的mRNA定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05%咖啡因明显促进毛囊生长,0.000 5%咖啡因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并促进毛发生长正性相关因子表达,抑制负性相关因子表达。结论: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咖啡因可以促进人毛发生长,高浓度咖啡因抑制毛发生长。
陈蕾关宁宁孙蔚凌刘嘉茵何绍衡范卫新
关键词:咖啡因毛囊毛乳头细胞
精氨酸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DPC)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0.1、0.5、2.5、12.5及62.5mmol/L)的精氨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DPC48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凋亡技术,测定精氨酸对DPC增殖的影响,用PCR技术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5α-还原酶(SRD5A)、雄激素受体(AR)及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结果:精氨酸浓度为0.1 mmol/L时,明显促进DPC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当浓度为0.5 mmol/L时,其对DPC的促增殖作用最强。当精氨酸浓度为12.5 mmol/L时,其对DPC的增殖表现为抑制作用。结论:精氨酸对DPC增殖有明显影响,适当浓度的精氨酸能显著促进DPC分泌VEGF、FGF、ER,抑制AR、SRD5A,可能是通过影响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调节毛发生长。
关宁宁陈蕾孙蔚凌何绍衡范卫新
关键词:毛乳头细胞精氨酸
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股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股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1 h、6 h、12 h、24 h)精神状态,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时认知功能及术后24 h时肺功能。结果 B组麻药用量少于A组,语言陈述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6 h、12 h及24 h时,两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B组认知功能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FEV1、FVC及PEF均高于术前,但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57%)低于A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更有助于促进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恢复,麻药用量及不良事件更少,患者语言陈述时间更短,且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小。
陈蕾
关键词:股骨骨折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及干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干细胞因子(SCF)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UC组(n=24),于造模后1、4、7天分别处死UC组8只小鼠,取远端结肠,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CF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ICC的变化,并进行结肠组织学评分。结果:结肠组织学评分在7天达最高值(P<0.05)。与正常小鼠比较,UC小鼠结肠肌间ICC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肠SCF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SCF与ICC呈正相关(UC4天时,r=0.862,P=0.027;UC7天时,r=0.948,P=0.004)。结论:UC小鼠远端结肠组织内SCF表达下降,伴随ICC数量减少,提示UC病变可能与SCF/Kit系统下调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慧陆宗海陈蕾林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AJAL间质细胞干细胞因子远端结肠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结肠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在UC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结肠炎小鼠的HMGB1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组造模组(n=36),后者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模型,造模第1、4、7d分别处死12只。各组行结肠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伊文思蓝(EB)含量,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HMGB1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第1d组结肠组织学评分、EB含量、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造模第4d、7d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第4d、7d时,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在结肠炎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UC的新靶点。
陆宗海林琳陈蕾李慧李学良
关键词:结肠炎肠黏膜屏障高迁移率族蛋白伊文思蓝
表现为瘙痒的股外侧皮神经炎被引量:1
2012年
报告1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女,74岁。双股外侧剧烈瘙痒4个月余,无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以及沉重感等症状,局部温、痛、触觉减退。皮肤表面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予抗炎、营养神经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症状缓解。
陈蕾朱文元范卫新
关键词:皮神经炎股外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