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宗海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8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6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细胞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3篇蛋白
  • 3篇小鼠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远端结肠
  • 2篇造影
  • 2篇实验性结肠炎
  • 2篇通透性
  • 2篇迁移
  • 2篇迁移率
  • 2篇肿瘤
  • 2篇黏膜
  • 2篇细胞因子

机构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巢湖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陆宗海
  • 8篇林琳
  • 6篇陈蕾
  • 4篇豆正莉
  • 4篇李学良
  • 3篇朱道明
  • 3篇李慧
  • 2篇张红杰
  • 2篇朱道明
  • 2篇孙锟
  • 1篇乔月华
  • 1篇姚矾
  • 1篇胡咏梅
  • 1篇施瑞华
  • 1篇孙功能
  • 1篇朱虎
  • 1篇高飞
  • 1篇路亮
  • 1篇倪受东
  • 1篇许旭峰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抗体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明显上升,但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并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体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和HMGB1抗体治疗组,后两组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HMGB1抗体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HMGB1抗体.实验第7 d,处死小鼠.行结肠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通透性,分别以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通透性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HMGB1抗体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结肠通透性和HMCB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HMGB1参与了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过程,HMGB1抗体可有效抑制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HMGB1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对UC结肠黏膜损伤起有明显保护作用.
陆宗海朱道明林琳
关键词:HMGB1蛋白结肠炎通透性
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对13例发现出血阳性征象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0例1次栓塞成功止血,1例两次栓塞成功止血,止血率84.6%,再次栓塞率7.7%;2例栓塞后48 h内再发出血,再出血率15.4%,其中1例行外科手术;随访30 d无肠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陆宗海朱虎孙功能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栓塞
自拟益气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观察益气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60例经胃镜和病理诊断为CAG患者,分为两组;30例实验组采用西医疗法联合中药益气养胃汤治疗,30例对照组单纯予西药治疗,疗程3月。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症候及病理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实验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结论 益气养胃汤联合西药治疗CAG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朱道明许旭峰陆宗海倪受东严德江姚长蕙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防措施以及其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提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5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共1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6岁,10例患者中,轻型急性胰腺炎9例,重型急性胰腺炎1例。2例妊娠足月胎儿成熟均剖宫产终止妊娠获活男婴,3例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后随访均获活婴,3例保守治疗好转后终止妊娠。获得的活婴儿随访均无明显发育及智力异常。所有孕产妇无一例死亡,无一例胎死宫内。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易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及产褥期,其主要病因是胆管疾病、高脂血症及高脂高蛋白饮食,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并严密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一旦胎儿脏器成熟,应及时终止妊娠。多专科协作治疗,可降低母婴病死率。
豆正莉陆宗海姚矾
关键词:妊娠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TNF-α-308)G/A基因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获取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统一的表格提取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索文献中纳入14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欧洲8篇,美洲2篇,亚洲4篇(东亚3篇)。不按种族分层时,等位基因TNF2与UC易感性无相关性(OR1.32,95%CI0.84~2.07,P=0.22),按种族分层时,东亚人群等位基因TNF2与UC密切相关(OR3.12,95%CI1.44~6.77,P=0.004),欧洲人群等位基因TNF2与UC易感性无相关性(OR0.73,95%CI0.41~1.31,P=0.30),基因型(TNF2/1+TNF2/)vsTNF1/1者的UC易感性与等位基因TNF2者相似。结论:在东亚人群中TNF2等位基因是UC的危险因素,在欧洲人群中TNF-α-308的G/A基因多态性与UC无关。
陆宗海林琳陈蕾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多态性易感性
食道覆膜支架与扩张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单纯扩张疗法与放置食管覆膜支架疗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68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扩张组36例和支架组32例,扩张组置入沙氏扩张探条,支架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食道覆膜支架,随访观察治疗后8周的疗效。结果支架置入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单纯扩张组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11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恶性狭窄置入覆膜支架的疗效优于单纯扩张。
朱道明陆宗海乔月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食管狭窄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26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对照组(6只,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9d)、低剂量组(7只,腹腔注射西维来司他50mg/kg,9d)、高剂量组(7只,腹腔注射西维来司他100mg/kg,9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予5%DSS溶液自由饮用以制备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实验第10天时处死全部小鼠并取结肠组织,行组织学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培养上清中NE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远端结肠组织中NE表达水平。结果实验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12.00±2.4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8±0.83.PG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7±1.17和5.00±1.15,P〈0.05),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对照组血浆NE浓度、结肠组织培养上清NE含量、结肠组织中NE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稍有降低(P值均〉O.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G0.05);高剂量组则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值均〉0.05);高剂量组较实验组和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可改善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病理损伤,高剂量应用效果优于低剂量。NE可能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陈蕾林琳陆宗海李学良张红杰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疾病模型动物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免疫机制紊乱...
陆宗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高迁移率族蛋白B-1便血小鼠
文献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结肠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在UC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结肠炎小鼠的HMGB1表达及其与结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3组造模组(n=36),后者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模型,造模第1、4、7d分别处死12只。各组行结肠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伊文思蓝(EB)含量,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HMGB1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第1d组结肠组织学评分、EB含量、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造模第4d、7d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第4d、7d时,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与结肠组织学评分和结肠通透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在结肠炎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UC的新靶点。
陆宗海林琳陈蕾李慧李学良
关键词:结肠炎肠黏膜屏障高迁移率族蛋白伊文思蓝
391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2010年39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91例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269例,(占68.8%));胃食管恶性肿瘤51例(占13%)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占9.1%);糜烂出血性胃炎20例(占5.1%),吻合口溃疡5例(占1.2%);Dieulafoy病3例(占0.8%);十二指肠球炎2例(占0.5%);Mallory-Weiss综合征1例(占0.3%);食管溃疡1例(占0.3%);胆道出血1例(占0.3%) ;钩虫病1例(占0.3%);过敏性紫癜1例(占0.3%).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消化道出血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及蛋白酶、胆酸、非甾体消炎药等破坏因素及胃粘膜保护因子平衡紊乱引起.
豆正莉陆宗海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