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艳杰
-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大学生知识生产的路径机制与关系特征
- 2025年
- 数字赋能大学生的知识生产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根本要求,是推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关键。综合运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知识生产关系中介路径模型,实证探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大学生知识生产的路径机制与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生产行为在数字技术应用与知识生产成果产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高等学校开展数字时代“元知识”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知识生产的数字意识与应用能力;加速数字时代知识生产技术的理论探究与技术创新,增强大学生知识生产技术的科学性与自适应性;构建以数字思维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激励机制,拓展大学生知识生产成果的形式与应用空间。
- 齐艳杰薛彦华胡楠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知识生产中介效应
- 高校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以知识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决定其在国际竞争中的输赢和成败。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通过为...
- 齐艳杰
- 关键词:经济增长贡献率
- 文献传递
-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征探析与思考——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师座谈会被引量:11
- 2015年
- 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师座谈会,运用座谈会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总结毕业于23个国家115名教师谈及就读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包括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加大对申请者科研能力的考察力度;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构建多元研究性课程模块;深化研究生过程性评价制度改革,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管控等。
- 齐艳杰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 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
- 2012年
-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决定着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大小。当前,由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教育参与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信任的缺失。因此,通过重新审视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措施。
- 齐艳杰赵英杰
-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
- 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话语:流变·发展·融合——以美国经验为例
- 2023年
-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并不是最早的,但是却在后期实现超越式发展。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美国经历了从“媒介素养教育”到“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变,其中蕴含着社会情境、学习科学、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并在国家话语意旨和学术话语转向两个层面呈现出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性解释。在跨世纪的流变过程中,其教育理念也由单一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产生了赋权性转变。在话语分析视野之下,纵览美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科学理性、经济理性、制度理性及价值理性分别发挥着基柱、动力、规范、携领的重要作用,并且其融合发展路径呈现出顺序差异性、相互渗透性、深度交融性。
- 马金晶齐艳杰段雨冰李春晓
- 关键词:话语分析
- 近代教会大学与当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比较与启示
- 2015年
- 近代教会大学与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在历史背景、办学目的和所处时代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近代教育大学能够给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 李阳齐艳杰
-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 管办评分离视域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为例
- 2019年
-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明确高等学校功能定位、构建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不足、供给需求不平衡、人才结构性流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决策机制,打造新型“智库联盟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坚守人才培养底线,挖掘多元结构性投资可获得性;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类别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等可操作性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齐艳杰胡楠薛彦华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个案调研被引量:35
- 2016年
-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一个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对S大学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状态进行实证调研发现,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建设促进质量文化的生成,高校内部自治程度影响质量文化的形成,质量保障工具的实施过程凝聚质量文化,质量保障模式体现质量文化的特色。建议高校在未来应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明确教学在质量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强化质量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扩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强化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促进质量保障从技术理性向人文理性的回归;开展高等学校质量保障宣讲和培训,推动质量保障由制度规制向文化自觉转变。
- 齐艳杰
- 关键词:质量文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对策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随着近几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入政府积极推动和理性深化阶段,"高等教育一体化"作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工具或策略被动触发,并逐渐取得合法性基础。但就目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功能、定位问题,一体化进程中的地理疆界与行政壁垒问题,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差异与整体水平提升问题尚缺乏科学界定和合理布局。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应该通过政府推动与科学建制,提高政策、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通过高等教育资源跨府际调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质共享和有效使用;通过高等教育要素重组,加强"一体化"课程模块到学分结构的整体改革与系统推进,才能有效推动。
- 齐艳杰薛彦华
-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高等教育一体化高等教育资源
- 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以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回归法,借助EViews6.0统计工具,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检索和处理,得到河北省产出的劳动弹性系数β=0.79。以此为基础,测算出1996-2009年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5%。为此,提出促进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供高校和教育部门参考。
- 薛彦华齐艳杰
-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