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井艳

作品数:61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1篇心电
  • 36篇电图
  • 36篇心电图
  • 8篇血压
  • 7篇心电描记
  • 7篇心电描记术
  • 7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7篇描记
  • 7篇描记术
  • 7篇高血压
  • 6篇动态心电图
  • 6篇心脏
  • 6篇艾滋病
  • 5篇动脉
  • 4篇电图改变
  • 4篇心电波形
  • 4篇心电图改变
  • 4篇心率
  • 4篇血流

机构

  • 56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军区门...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遂平县人民医...

作者

  • 56篇井艳
  • 42篇李世锋
  • 38篇李中健
  • 26篇潘运萍
  • 14篇朱涛
  • 14篇张芳芳
  • 10篇邢适颖
  • 9篇郭森
  • 8篇申继红
  • 8篇吕聪敏
  • 7篇张巧玲
  • 6篇孙朝阳
  • 6篇董同庆
  • 5篇于阿信
  • 5篇苑帅
  • 5篇黄菊香
  • 4篇景永明
  • 4篇杜琼颖
  • 4篇杨丽红
  • 3篇刘儒

传媒

  • 8篇中国实用神经...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实用心电学杂...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原医刊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踏车负荷试验阳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李世锋潘运萍邢适颖井艳
关键词:心脏负荷试验阳性踏车
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心脏电学改变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心脏电学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抽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行常规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50例,经过降压治疗后,依据血压控制水平分为A、B、C、D、E 5个亚组,每组30例。其中A、B组为低水平血压组,C组为中水平血压组,D、E组为高水平血压组。观察和分析不同组间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结果A、B、C、D、E 5个亚组心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分别为93.33%(28/30)、93.33%(28/30)、96.67%(29/30)、100.00%(30/30)、100.00%(30/30),主要表现为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ST-T改变)和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多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低水平血压组(A、B、C组)相比,高水平血压组(D、E组)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发生率、左心房肥大定性指标(P波时限延长发生率)和定量指标(P波时限)较高(P<0.05)。与中水平血压组(C组)相比,高水平血压组(D、E组)和低水平血压组(A、B组)的定性指标(ST段压低发生率)和定量指标(Rv4高电压、T波倒置深度)相似,均较高(P<0.05)。结论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主要表现均为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但具体表现有差异。
井艳张芳芳申继红闫琼文周雨菡黄菊香聂连涛李中健李世锋
关键词:心肌缺血
正常人Cabrera与Wilson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李世锋井艳郭森于阿信朱涛李中健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电学改变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电学变化,探讨心电图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06—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3例(脑出血50例,脑梗死53例)为研究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特点,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改变。将研究组分为血压异常组和血压正常组,比较不同血压状态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患者年龄偏小,糖尿病占比高,入院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P波时限≥120 ms、P波双峰(峰间距>40 ms)、Macrua指数、左心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大、快速性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脑梗死患者,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异常的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血压正常者,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血压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尤其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更加明显,心电图检查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依据。
井艳张芳芳申继红黄菊香闫琼文周雨菡聂连涛李中健李世锋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心血管置入型电子装置的程控随访研究
孙朝阳李世锋景永明井艳李中健
早搏发生部位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早搏发生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经同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48例)及室性早搏(51例)的患者,检测心功能,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早搏桡动脉图计算积分面积。结果在早搏提前率相同的情况下,左房与右房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与右室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无关,室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早搏的发生部位有关。
李中健邢适颖徐金义潘运萍苑帅李世锋井艳
关键词: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桡动脉图血流动力学心电图
体检心电图P波增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P波增宽的因素。方法将6323例体检人员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按P波时限分为P≥0.12s组和P<0.12s组,观察P波增宽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超体重的关系。结果①6323例受检者中,P≥0.12s者1382例,占21.86%。②体重超标、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高血糖均对心电图P波增宽有影响。结论心电图P波增宽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健康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加以预防和控制。
王亚莉田红旭郭季春赵洁井艳李中健
关键词:体检心电图P波增宽影响因素
QRS波第一峰时限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395例被引量:4
2012年
宽QRS波心动过速指QRS时间≥0.128;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都可表现为宽QRS波群,两者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依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这是临床常用方法,
陈腾井艳李中健
关键词:心电图宽QRS波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房纤颤Lorenz散点图及几何画板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纤颤(AF)患者的Lorenz散点图形态特点,寻找Lorenz散点图定性诊断阵发性AF的指征,并应用几何画板软件模拟验证。方法从我院2004—2012年10 900例动态心电图中筛选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组和持续性AF组各80例,观察对比3组受试者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形态特征,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跟踪轨迹与函数功能,模拟3组的Lorenz散点图形态。结果 PAF组男性多于女性(P<0.05);持续性AF组的年龄大于PAF组,PAF组的年龄大于窦性心律组(P<0.05)。窦性心律组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特征为45°线上致密的"一分布图形";PAF组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由靠近原点一端的"扇形"和45°线上致密的"一分布图形"两部分组成;持续性AF组心电图的Lorenz散点图表现为沿45°线对称分布的"扇形"。应用几何画板软件可以成功模拟上述3组受试者的Lorenz散点图形态特征。结论根据Lorenz散点图靠近原点一端的"扇形"与45°线上致密的"一分布图形"相结合特征,可以直观、快速、定性的诊断PAF,且与几何画板软件模拟结果一致。
刘儒井艳张芳芳王永生潘运萍李世锋李中健
关键词:心房纤颤LORENZ散点图几何画板
心功能检查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分型治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心功能检查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分型治疗中的作用,寻找高血压病人合理的分型治疗方案及防治措施。方法将49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分型治疗组(简称分型组)44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降压方法,分型组应用心功能检查明确高血压病类型,针对性选用降压药物,依据高血压分型诊断观察日志表调整合适用药剂量。结果499例高血压病人中,分型组449例高血压病人中显效、有效、一般分别为389例(86.64%)、54例(12.03%)、6例(1.34%),对照组50例中显效、有效、一般分别为16例(32%)、19例(38%)、15例(30%),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心功能评价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方法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世锋邢适颖井艳潘运萍吕聪敏
关键词:心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