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明金

作品数:51 被引量:559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断裂带
  • 9篇裂带
  • 8篇地质
  • 8篇郯庐断裂
  • 8篇郯庐断裂带
  • 7篇地层
  • 6篇成矿
  • 5篇造山带
  • 5篇花岗岩
  • 4篇岩浆
  • 4篇燕山期
  • 4篇大别造山带
  • 3篇地球动力
  • 3篇地球动力学
  • 3篇地球动力学背...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动力学背景
  • 3篇岩相
  • 3篇找矿

机构

  • 40篇安徽省地质调...
  • 2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0篇安徽省地质矿...
  • 8篇安徽省区域地...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公益性...
  • 1篇安徽省勘查技...

作者

  • 51篇侯明金
  • 16篇汤加富
  • 12篇周涛发
  • 11篇袁峰
  • 10篇高天山
  • 10篇范裕
  • 9篇朱光
  • 7篇岳书仓
  • 7篇吴明安
  • 7篇王永敏
  • 5篇张千明
  • 5篇胡清华
  • 5篇吴跃东
  • 3篇周存亭
  • 3篇齐敦伦
  • 3篇杜建国
  • 2篇李惠民
  • 2篇王勇生
  • 2篇陈秀其
  • 2篇赵文广

传媒

  • 14篇安徽地质
  • 4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前寒武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庐枞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被引量:44
2007年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井边中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年来地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1)沙溪铜(金)找矿靶区;(2)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3)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吴明安侯明金赵文广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靶区找矿方向
海西至印支期郯庐断裂带的性质——据中国东部石炭纪至三叠纪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文中通过对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华南和华北地块古地理特征以及地层学证据的分析 ,认为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自海西期以来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广义的郯庐断裂带发展阶段 ,在海西期它是扬子地块北东缘呈宽缓弧形展布的边缘裂陷槽 (或盆地 )的边界 ;在印支期由于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 ,成为两地块的对接边界 ,具有逆冲推覆的性质 ,属广义的特提斯构造域。第二发展阶段从燕山期以来 ,发展成为一条平移断裂带 ,属于狭义的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平移系统。自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的中国南方及华北东南部的岩相古地理资料显示了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对接始于晚二叠世早期 ,地块的抬升自南向北、自南东向北西方向呈迁移趋势 ;印支期的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北东、北北东展布的缓‘S’形的地块拼贴边界 ,在现今的郯庐断裂带上表现为残留的由北北西向南南东的斜向逆冲推覆的性质 ,表现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上部构造层的变形 ,即张八岭构造带及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 ;燕山期以来则为众所周知的狭义的郯庐断裂带即郯庐平移断裂系统的一部分。
侯明金Jacques MercierPierre Vergely齐敦伦齐敦伦
关键词:海西期印支期岩相古地理郯庐断裂带逆冲推覆地层学
安徽巢湖凤凰山石炭纪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7
1998年
巢湖市北郊石炭纪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环境多样,海平面升降频繁。根据岩性、生物与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将其划分为开放海湾、潮坪、潮下浅滩、开阔台地等沉积相。对和州组顶部炉渣状灰岩的形成机制提出不同见解。
侯明金齐敦伦金义祥
关键词:石炭纪地层岩石特征沉积环境
大别造山带南缘浅粒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02年
在大别造山带,出露大量的浅粒岩,本文就其南缘宿松岩群和与之北侧毗邻的大别岩群中的2个浅粒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宿松岩群的浅粒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866±48Ma),大别岩群中的浅粒岩的原岩则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1159±80Ma),并受到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479±16Ma)。这为宿松岩群形成时代的确定以及与大别岩群中的浅粒岩层对比提供一条重要的证据。
高天山李惠民汤加富侯明金
关键词:浅粒岩锆石U-PB年龄晋宁期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的厘定被引量:1
2004年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方案不一 ,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岩性—岩相法进行地质填图 ,系统采集 ESR测年样 ,并结合区域对比 ,自下而上将该区新近纪地层划分为下草湾组、桂五组。其中下草湾组为原“下草湾组”的下段 ,时代为中新世 ;桂五组则包括原“下草湾组”的上段 ,时代为上新世。
吴海权江来利侯明金戴圣潜刘家云张志树
关键词:地层层序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1
2003年
依据区域构造层划分,从最新地层内的断裂动力学分析开始,层层深入,层层筛选,采用计算机程序对所获的断层面上的擦痕统计分析计算,求得每个点上的古应力场状态,继而求得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状态。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断裂活动的古应力场特征。最后确定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古应力场演化序列表,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阐明断裂带的构造事件演化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侯明金王永敏Jacques MERCIERPierre VERGELY
关键词:断层擦痕构造演化序列
江南隆起带皖赣相邻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被引量:33
2006年
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表明,皖南燕山期花岗岩体、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与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在成岩物质来源上具有明显差异。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和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成岩物质来源区夹有一定的幔源物质,而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则具有幔源特征,这是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岩浆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而皖南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NdSr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与地球物理、成岩构造背景和稀土元素等研究结果相吻合。
袁峰周涛发范裕岳书仓朱光侯明金
关键词:燕山期岩浆岩
黄山花岗岩节理及对地貌发育的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黄山在印支-早燕山陆内造山之后,由于岩石圈的加厚,重力失稳,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发生岩石圈拆沉、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后造山伸展发育,地表浅部伸展、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世中期主要发育中酸性的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多呈近东西向展布;早白垩世晚期,由于拆沉作用的加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发育,以酸性花岗岩为主,规模大,多为岩基状,同时地表浅部断陷盆地内火山喷溢活动发育。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表明:发育于燕山晚期-早喜马拉雅期的伸展作用所计算的应力场特征则明显的表现为NW-SE的伸展,应力场主要表现为σ1NW-SE的伸展,σ2和σ3近于水平,为典型的伸展应力场;喜马拉雅运动使黄山不断抬升,同时经受风化剥蚀,在第四纪期间,新构造运动使黄山地区发生三次幅度不等的抬升,尤其是距今约2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影响了黄山山体更为急剧的上升和沿节理或断裂发育的沟谷强烈侵蚀下切,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
汪应庚汪诚侯明金任明君
关键词:花岗岩地貌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的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断裂动力学分析采用法国巴黎南方大学地球动力学实验室的主任雅克马赛教授及皮埃尔维热利教授等所研制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断层面上擦痕的观察、测量计算主应力轴状态》来求得区域构造占应力场状态,进行动力学分析。此程序工作原理是利用断...
侯明金王永敏Jacques MERCIERPierre VERGELY
文献传递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被引量:30
2003年
对扬子地块东北缘的地层序列研究进展、多期叠加变形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识别出在中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前,由深层滑脱折离剪切形成的区域性NW-NWW向,向西倒覆褶皱,并被随后的主期变形所叠加,形成一系列以NE向为主,在早期褶皱正常翼上为背、向斜,在倒转翼上为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褶皱带。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间形成滑覆逆冲构造,并随着北侧的大别山地,南部的皖南山地急剧抬升,在安徽宣州市北至贵池市南,形成由山地向盆地中心,因重力相向滑覆冲断形成的对冲带。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动力学作了初步分析。
汤加富侯明金李怀坤吴跃东孙乘云
关键词:印支期燕山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