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富
- 作品数:46 被引量:55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变形特征——皖中张八岭地区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张八岭构造带是大别造山带的一部分,是造山带中上地壳出露地区。通过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对张八岭地区1∶5万地质填图资料的分析和典型地区的构造解剖,认为区内张八岭(岩)群与南华系—震旦系及其以上地层之间不存在强烈的构造运动界面,其作为大别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发生了强烈的变形作用;印支—燕山早期区内主要存在3期构造变形早期为一系列呈NWW、近EW向的紧闭同斜褶皱,中期以韧性剪切带发育为特征,晚期以NW向SE的逆冲推覆作用伴生NNE向为主的宽缓褶皱。三期变形相互叠加,形成区内基本构造格架。伴随着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与碰撞,中上部地壳发生褶皱、逆冲推覆(前缘滑覆)作用等,三期变形为一递进变形过程。
- 侯明金吴跃东汤加富
-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 大别山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机制与折返过程
-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在大别山地区广泛分布。本文在概略介绍其产出地质背景,岩石及矿物标志的基础上,根据大别山地区的降升剥蚀量,并利用热力学原理对其形成深度,压力(高压釜机制)进行了推算,对其形成机制与折返过程作了新的探索。
- 汤加富侯明金
- 关键词:蓝片岩带
- 文献传递
-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被引量:30
- 2002年
- 系统介绍了分布于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南部的原红安群、原宿松群、原肥东群、原海州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将其分别解体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及含磷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基础上,对有关地层时代及其中磷矿层位归属提出了新的论证。
- 汤加富侯明金高天山钱存超
- 关键词:海州群新元古代地层时代
- 大别山区低绿片岩相火山碎屑岩中榴辉岩脉的发现被引量:21
- 1997年
- 大别山区的榴辉岩可以产于不同的变质岩中。在对大别山岳西县菖蒲和太湖县寺前榴辉岩带内新发现的一套低绿片岩相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的调研中,发现了数条呈脉状产出的榴辉岩、石榴角闪岩,且石榴石、绿辉石中存在柯石英及其假象。据其产状、岩石矿物特征等的研究,确认为岩浆成因的火成榴辉岩,而非构造混杂或变质成因。这一发现对研究大别山榴辉岩的成因、形成条件及时代归属等将具有重大意义。
- 高天山汤加富周存亭侯明金钱存超
- 关键词:岩浆成因火山碎屑岩
- 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接触关系性质的厘定被引量:5
- 1998年
- 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解剖了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在几个重要地段(猪婆寨、梓树坞、杨岩、大新屋和柳坪)接触关系的性质,提出宿松群南西部的大别群主要是变形变质侵入体,与宿松群为先侵入、后构造的接触关系。在宿松群大新屋组厚层白云质大理岩之上发现多层透镜状层间砂砾岩层,沉积和构造标志均显示其层位在大新屋组之上(新建为梓树坞组),对原来认为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底砾岩提出质疑。
- 侯明金汤加富高天山荆延仁
- 关键词:砾岩地层
-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被引量:29
- 2003年
- 对扬子地块东北缘的地层序列研究进展、多期叠加变形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识别出在中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前,由深层滑脱折离剪切形成的区域性NW-NWW向,向西倒覆褶皱,并被随后的主期变形所叠加,形成一系列以NE向为主,在早期褶皱正常翼上为背、向斜,在倒转翼上为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褶皱带。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间形成滑覆逆冲构造,并随着北侧的大别山地,南部的皖南山地急剧抬升,在安徽宣州市北至贵池市南,形成由山地向盆地中心,因重力相向滑覆冲断形成的对冲带。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动力学作了初步分析。
- 汤加富侯明金李怀坤吴跃东孙乘云
- 关键词:印支期燕山期
- 大别山腹地浅变质岩层中富硅凝灰质板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超高压变质带中零星分布的浅变质岩是否曾和超高压变质岩-同俯冲到地幔的深度一直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大别山腹地超高压变质带内发现有残存的浅变质火山碎屑岩,被二云斜长片麻岩包裹,呈大小不等的捕虏体分布.在岳西县港河浅变质岩中发...
- 高天山汤加富郑永飞
- 关键词:造山带年代学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20
- 2004年
- 在研究印支期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形成与地幔差速环流的基础上,系统综合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基底构造对断裂构造的控制,深层构造对隆凹与断陷盆地的制约,伸展构造在陆内及陆缘外的表现,岩浆岩带的时空分布及展布特点等规律,依据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与岩浆岩带在时空分布上的宽阔性、方向性、迁移性、分带性,特别是深层构造对浅层断裂构造、伸展构造的制约,以及岩浆岩带、隆起与盆地等自西向东迁移特点,提出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强大地幔东向差速环流有关。
- 汤加富高天山李怀坤
- 关键词:中新生代岩浆带
- 构造地层学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2
- 1996年
- 构造地层学是地层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现代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变质地质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多年来变质岩区地质填图的实践证明,要解决经复杂变形和变质作用改造的变质岩系的地质问题,必须采用构造变形与地层学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按变质岩系的特点分为:成层有序岩区、总体有序局部无序岩区、片状无序岩区三个类型。在上述不同变质岩区建立各自地(岩)层单位序列:依次为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构造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岩段)、构造岩层单位(岩带、岩片、混杂岩等)。通过对构造变形与变质特征、形成序次、深成岩侵位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阐明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在地壳演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 汤加富
-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地层地壳演化
- 安徽宿松天蓝石的矿物学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天蓝石又称蓝晶,是自然界极稀少的矿物.我国广东、内蒙古虽有天蓝石的报道,但因定性有误或因分析资料不全,而未能深入研究.目前有天蓝石化学分析数据的只见于巴西和美国,笔者等通过对宿松天蓝石多种测试手段的研究,不但获得可靠的定性资料,而且做出了我国第一个天蓝石的化学成分.1
- 荆延仁汤加富高天山侯明金
-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矿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