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病理对照分析
- 原韶玲翟建敏闫玉玺宋丽娟崔平霞刘瑞
- 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分型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依据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周边晕圈、钙化等特征,对33例病理证实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表现及其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病理诊断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21例,纤维包膜完整,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间质纤维化伴沙粒样钙化,具有乳头状癌特有的毛玻璃样细胞核,核沟明显,可见核内包涵体。超声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边缘锯齿状、多数回声明显减低,周边晕圈少见,内可见沙粒样钙化。(2)病理诊断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12例,纤维包膜完整,其内癌细胞均为滤泡结构,无乳头样结构,具有乳头状癌的细胞核形态。超声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中等回声,周边多见晕圈,肿块内未见沙粒样钙化;内部回声较普通乳头型肿块回声增高,周边晕圈较普通乳头型多见。滤泡型肿块(1.8~7.0cm)明显大于普通乳头型肿块(0.8~5.2cm)。普通乳头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4例,4/21)多于滤泡型患者(1例,1/12)。结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与滤泡型的超声表现(肿块形态、大小、边界、回声、周边晕圈、钙化等)与病理表现均有不同;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与通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较一致,滤泡型与滤泡型腺瘤、滤泡癌的超声表现相似,超声难以鉴别,须行手术病理检查确定肿瘤良恶性。
- 原韶玲宋丽娟崔平霞刘瑞王丽霞
- 关键词: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
- 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和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PTC)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超声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3例EPTC和85例CPTC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33例EPTC按照病理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包膜经典乳头型(E-CPTC)21例和包膜滤泡型(E-FVPTC)12例。结果:21例E-CPTC患者的超声表现,肿块边缘成角18例,回声明显减低17例,伴微钙化13例;E-FVPTC组12例中,肿块边缘光整11例,中等回声9例,周边多见晕圈9例,缺乏微钙化12例;CPTC组85例中,肿块形态不规则9例,回声明显减低66例,伴微钙化51例。E-CPTC和E-FVPTC均可见完整的纤维包膜,CPTC未见明显包膜。E-CPTC、E-FVPTC和CPTC癌细胞内均可见乳头状癌特有的细胞核。结论:EPTC组和CPTC组肿块超声表现相似,E-FVPTC组肿块超声显示相对良性的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E-CPTC和CPTC具有乳头状结构,E-FVPTC癌细胞完全或几乎完全呈滤泡结构。
- 翟建敏原韶玲闫玉玺宋丽娟崔平霞刘瑞徐恩伟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超声检查病理组织学
- 第27例 绝经20年,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1周伴子宫增大,回声异常
- 2010年
- 患者 女,70岁,绝经20年,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伴腹痛、腰困、轻微乏力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子宫增大,回声异常,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
- 原韶玲刘瑞
- 关键词:不规则出血子宫增大回声异常绝经阴道就诊
- 第27例 绝经20年,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1周伴子宫增大,回声异常——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被引量:1
- 2010年
- 手术所见:子宫大小9cm×7cm,饱满,颈管未见增粗。盆腔数枚淋巴结增大,直肠系膜可见一大小约3cm×2cm结节,质硬。术后剖视标本:子宫内膜不厚,子宫全层呈实变,致密,质硬,糟脆状。病理诊断:(子宫)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B细胞型)弥漫浸润宫体全层。
- 原韶玲刘瑞
- 关键词:病理诊断结果子宫增大不规则出血回声异常绝经阴道
- 第1~5例 胰腺、子宫颈及乳腺肿物五例
- 2011年
- 第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患者女,31岁。2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上腹肿物,伴右上腹部隐痛,无反酸、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黑便等症状,未治疗。近来出现右上腹坠胀感。自发病来,精神尚可,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体重减轻约3kg,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考虑右上腹占位性病变。我院CT提示:胰头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超声检查:右上腹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1.5cm×7.0cm。考虑来源于消化系统可能性大(图1)。
- 原韶玲刘瑞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乳腺肿物子宫颈上腹部隐痛右上腹体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