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睿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地质
  • 2篇深水
  • 2篇流体
  • 2篇凹陷
  • 1篇底辟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地层水化学特...
  • 1篇地质学
  • 1篇东南
  • 1篇异常流体压力
  • 1篇应力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前景
  • 1篇展布
  • 1篇人梯
  • 1篇深水扇
  • 1篇深水油气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7篇刘睿
  • 2篇周江羽
  • 2篇张莉
  • 2篇刘晓峰
  • 2篇廖锦芳
  • 1篇周红
  • 1篇陈红汉
  • 1篇田金强
  • 1篇鲍晓欢
  • 1篇谢丛姣
  • 1篇易海
  • 1篇朱芳冰
  • 1篇帅庆伟
  • 1篇刘建章
  • 1篇韦振权
  • 1篇钱星
  • 1篇杨宝林
  • 1篇赵宝峰
  • 1篇陈海宏
  • 1篇孔令涛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核三段沉积类型及空间展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岩相标志、测井相标志对泌阳凹陷的核三段进行了详细研究。核三段沉积相的展布揭示了泌阳凹陷在核三段时期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及它们的微相);核三上段湖区发育大面积的白云岩;泌阳凹陷核三段为一淡化期和咸化期相互交替的常年性盐湖沉积,总体上盐湖经历了由深到浅再到深和由淡到咸再到淡的演化过程。
刘俊青刘睿陈海宏
关键词:泌阳凹陷沉积相
莺歌海盆地流体垂向输导体系及其对天然气成藏控制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垂向输导体系主控下的热流体活动是莺歌海盆地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决定了盆内独特的油气成藏过程.依据地震剖面综合解释、三维地震属性提取和岩石薄片观察,分析了流体垂向输导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利用PetroMod v11进行2D盆地数值模拟,定量化计算了自源超压和传导超压的大小,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底辟伴生断裂和水力破裂是东方区最主要的2种垂向输导要素,且在垂向上存在分异性,深部流体输导以水力破裂为主,浅层输导以底辟伴生断裂为主;(2)流体的垂向输导刺穿了超压封存箱并导致自源超压面在盆地中央抬升近2 000m,现今盆地东方区3 000m左右黄流组油气藏中剩余压力的90%来自传导型超压;(3)盆内存在2个有利天然气聚集带:箱顶传导常压带和箱内自源-传导超压带,其中后者天然气藏受水力破裂输导控制,具有流体输导高效且距离烃源灶近的优势,是盆地内最有勘探潜力的天然气聚集带.
赵宝峰陈红汉孔令涛王倩茹刘睿
关键词:底辟石油地质
盆地异常流体压力-应力耦合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流变理论的数字、物理模拟以及生产实测数据分析均表明,异常流体压力条件下的应力莫尔圆在位移过程中存在直径(差异应力)的耦合变化,即最小水平应力自常压条件向超压条件逐渐增大。耦合规律显示,异常流体压力的保存明显受控于区域与局部异常流体压力间的差异性。厚层泥岩中流体压力的增高相对均一,区域性异常流体压力达到或超过垂向应力则易产生流化作用或水平张裂缝。倾斜砂岩顶点可存在较强的局部异常流体压力,该顶点处破裂压力会伴随区域流体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破裂压力可明显超过负载压力;且区域异常流体压力增高过程中的破裂方式(裂缝倾角)也存在明显变化。耦合机制下,异常流体压力的保存或泄放状态突破了传统预测值,也为相关异常地质过程成因探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睿刘建章田金强鲍晓欢熊旭权永彬
关键词:异常流体压力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稠油分布区地层水化学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地层水特征是研究盆地演化及稠油分布的重要因素.稠油在辽河盆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占有重要比例,地层水化学场研究是预测稠油分布的基础,利用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资料研究地层水来源,分析水介质条件对原油降解稠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西部凹陷地层水的矿化度和离子构成受深度控制,具有"垂向流"特征;其化学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地表水注入强度及局部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变化,地表水注入强度及运动特征的差异是原油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决定了其化学条件和原油生物降解程度,地表水淋滤作用是降解型稠油发育的必要条件.
朱芳冰周红刘睿
关键词:辽河盆地地层水稠油
南海西北次海盆物源供给模式及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9
2012年
基于地震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西北次海盆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其物源供给具有相对多期多物源体系特征,初始扩张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北部边缘,北部陆架-陆坡物源体系作用显著;初始热沉降期,沉积中心开始从盆地边缘向中央转移,北部陆架-陆坡、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具有大规模物源供给,在盆地两侧斜坡坡脚对称发育大量具有下超反射特征的裙积扇以及具有杂乱反射特征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稳定热沉降期,沉积中心转移至盆地中央,北部陆架-陆坡、西沙海槽物源体系作用存在短期明显加强,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逐渐削弱,盆地内发育大规模深水扇及深水水道。与相邻中—高勘探程度区相比,显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
刘睿周江羽张莉刘晓峰易海廖锦芳
关键词:物源分析深水油气勘探前景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水扇系统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要物源通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红河、北部陆架—陆坡以及中西沙隆起区。本区深水扇系统可基本划分为晚中新世(Ⅰ)、中新世(Ⅱ和Ⅲ)以及第四纪(Ⅳ和Ⅴ)五期。各期深水扇的空间展布受到先存地形和物源供给强度的控制,双峰海山将深水扇系统分隔为南北两部分,早期沉积的扇体改变了后期扇体沉积地形。在丰富物源供给下,水道的冲溢频率较高,各个深水扇之间存在明显的侧向上叠迁移特征。沉积物源和南海北部"三段式"陆坡地形控制着整个南海北部深水扇系统的发育和演化。
刘睿周江羽张莉刘晓峰韦振权钱星帅庆伟廖锦芳
关键词:深水扇南海北部
甘为人梯,发挥好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
2020年
班主任在实施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分类施策,多措帮扶,帮助学生优先就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说明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以期为高等院校学生升学就业提供借鉴。
谢丛姣吴超杨峰于晓聪杨宝林刘睿
关键词:班主任传帮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