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育林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电镜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乳酸脱氢酶同...
  • 1篇同工酶
  • 1篇氢酶
  • 1篇肿瘤
  • 1篇组化研究
  • 1篇胃癌
  • 1篇胃癌及癌前病...
  • 1篇胃肿瘤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疾病
  • 1篇消化道疾病诊...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宋育林
  • 3篇杨光霖
  • 2篇王道斌
  • 2篇吴继锋
  • 1篇蔡轶
  • 1篇吴红阳
  • 1篇陈熙
  • 1篇任晓非
  • 1篇杜卫东
  • 1篇张红
  • 1篇苏英豪
  • 1篇许建明
  • 1篇秦蓉
  • 1篇刘民培
  • 1篇徐张巍
  • 1篇梅俏
  • 1篇李素文
  • 1篇吴兴旺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1997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克隆抗体SC3A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意义
1997年
目的研究单克隆抗体SC3A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粘液组化染色检测101例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SC3A的表达.结果胃癌71例中SC3A阳性57例(803%),但与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转移及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SC3A阳性率在酸性粘液(+)组胃癌明显高于酸性粘液(-)组(902%对200%,P<001),硫酸粘液(+)组胃癌明显高于硫酸粘液(-)组(913%对600%,P<001).而且癌旁肠化硫酸粘液阳性率明显较良性病变伴肠化高(889%对353%,P<001);硫酸粘液(+)组肠化SC3A阳性率明显高于硫酸粘液(-)组(609%对313%,P<005).结论单克隆抗体SC3A的表达对胃癌诊断及组织发生探讨有一定意义.
吴继锋宋育林杨光霖董聿明王道斌王道斌
关键词:胃肿瘤单克隆抗体癌前病变免疫学
电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7年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结合冷冻断裂技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技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等对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细胞及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重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病变特点。
董聿明杨光霖吴继锋杜卫东苏英豪张红宋育林秦蓉吴红阳王道斌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免疫电镜
胃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免疫组化研究——光镜及电镜观察
1996年
为探讨胃癌细胞的代谢特点,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关系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作者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60例胃癌LDH同工酶的含量和分布。结果显示,胃癌细胞LDH5含量高于除壁细胞外的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P<0.001);其LDH-H(LDH1~LDH4)含量低于壁细胞(P<0.001),与主细胞、表面上皮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电镜下,癌细胞LDH5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胞质基质中,而LDH-H阳性产物则较少。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LDH5均高于幽门腺上皮(P<0.05),与胃癌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2);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LDH-H均高于幽门腺上皮和胃癌细胞(P<0.05)。结果提示,胃癌细胞LDH升高主要是LDH5的增加,LDH5的增加使胃癌产生乳酸增多,局部pH下降,可通过增强酸性水解酶的作用,间接地促进胃癌细胞的浸润和扩散。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可能是正常胃粘膜与胃癌之间的一种交界性病变。
宋育林杨光霖董聿明
关键词:同工酶免疫组化电镜
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其适应现象研究
许建明陈熙任晓非宋育林梅俏吴兴旺徐张巍李素文蔡轶
一、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引起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肝病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针对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研究与应用较为落后的问题,如何收集分析具有全国代表性意义的各类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制定诊断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