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杰

作品数:18 被引量:41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造山带
  • 10篇山带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北祁连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祁连造山带
  • 7篇北祁连造山带
  • 6篇硅质
  • 6篇硅质岩
  • 5篇化学特征
  • 4篇放射虫
  • 3篇东昆仑
  • 3篇东昆仑造山带
  • 3篇多岛洋
  • 3篇砂岩
  • 3篇昆仑造山带
  • 3篇奥陶纪
  • 3篇大地构造意义
  • 2篇地质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8篇朱杰
  • 12篇杜远生
  • 5篇顾松竹
  • 4篇张克信
  • 4篇杨江海
  • 3篇陈能松
  • 2篇梁银平
  • 2篇王国灿
  • 2篇朱云海
  • 2篇徐亚军
  • 2篇冯庆来
  • 2篇何卫红
  • 1篇邢旭东
  • 1篇游振东
  • 1篇韩欣
  • 1篇向武
  • 1篇侯光久
  • 1篇梁斌

传媒

  • 5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中生代以来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放射虫硅质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1
2005年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Fe+Mn)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74,MnO/TiO_2平均值分别为0.36和1.24,Ce/Ce*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3,La_N/Ce_N平均值均为0.85和0.93,为生物成因大陆边缘型硅质岩。早白垩世硅质岩SiO_2含量为94.12%,Al/(AI+Fe+Mn)比值0.59,MnO/TiO_2比值4.30,Ce/Ce*为0.60,La_N/Ce_N平均值1.59,为生物成因远洋型硅质岩。中、晚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组合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雅鲁藏布江地区中、晚三叠世存在强烈裂陷海盆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和层状玄武岩组合代表藏南特提斯初始洋盆环境;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共生的枕状玄武岩代表藏南特提斯成熟洋盆。
朱杰杜远生刘早学冯庆来田望学李金平王昌平
关键词:放射虫硅质岩中生代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中央山系大别、东秦岭和东昆仑造山带最古老岩系变质过程对比被引量:5
1998年
大别造山带、东秦岭造山带和东昆仑造山带是中国中央山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每个造山带古老岩系的变质作用过程各具特色.大别山最古老岩系大别岩群于印支期陆内俯冲碰撞,发生了区域性的中偏高压区域变质作用,顺时针型pt轨迹上tmax和pmax近于同时达到,退变质轨迹段斜率陡,埋深后受构造驱动快速抬升到上中地壳.东秦岭最古老岩系秦岭岩群在晋宁期(约1.0Ga前)初始板块构造总背景下发生强烈的中压型碰撞变质作用,顺时针型pt轨迹上tmax在压力大幅度降低的过程中达到,反映弧陆碰撞增厚后深埋岩系受重力均衡抬升;至加里东期,秦岭岩群再次在板块构造的总背景下发生岛弧型变质,局部叠加中压型接触变质作用;晚海西以来北秦岭东段缺乏高于低角闪岩相条件的区域变质作用记录.东昆仑造山带最古老岩系于吕梁或早吕梁期发生中压碰撞区域变质,主体为角闪岩相,局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条件,造山带剥露较浅使低压变质带得以良好保存.
陈能松朱杰游振东张克信
关键词:PT轨迹东秦岭造山带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1
2010年
林子宗火山岩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带的古近纪火山岩,被认为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结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其确切的时代对于限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的林子宗火山岩的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64.8±1.6Ma、59.7±1.8Ma和48.9±0.8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朱诺地区各组特征与区域上特征相似,其中典中组和年波组火山岩属于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岛弧火山岩特点;帕那组出现大量的钾玄岩,属于同碰撞火山岩.证明前人提出的雅鲁藏布江地区洋盆闭合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时间为50Ma左右的观点.
梁银平朱杰次邛何卫红张克信
关键词:地球化学
拉孜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被引量:26
2004年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南部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动物群,提供了该地区深水动物群新资料和混杂岩地层的年代依据。从原修康群(T3X)解体出中贝混杂岩(T2-3ZM)和破姆弄混杂岩(J3K1PM),前者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后者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并由此揭示缝合带具有多旋回碰撞演化特征。冈底斯地块昂杰组(C2P1a)玄武岩的发现,表明藏南晚古生代超级冈瓦纳古大陆开始裂解。
朱杰刘早学杜远生田望学李金平王昌平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从弧后盆地到前陆盆地——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的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被引量:75
2004年
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Pangea-850)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初期成熟洋盆、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活动大陆边缘、志留纪—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形成的。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走廊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洋壳-岛弧-弧后火山岩,形成典型的沟-弧-盆体系的沉积。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是北祁连-走廊沉积盆地的转换时期。除天祝、古浪、景泰及肃南等局部地区发育下志留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以外,全区志留系均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志留系底部多见一套砾岩层。下—中志留统为典型复理石相的浊流沉积。上志留统变为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早、中泥盆世雪山群为典型的陆相粗碎屑磨拉石沉积。从空间分布上看,志留系—泥盆系在走廊—北祁连地区也有自北向南厚度加大、粒度变粗的特征,古流以由南向北、来自造山带的古流为特征。北祁连-河西走廊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志留系复理石-海相磨拉石—中、下泥盆统陆相磨拉石的充填序列以及空间分布特点,反映为典型的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沉积序列。
杜远生朱杰韩欣顾松竹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弧后盆地前陆盆地
北祁连永登石灰沟奥陶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4
2006年
北祁连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中—南祁连微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形成的加里东造山带。永登石灰沟位于北祁连东段,跨奥陶纪岛弧构造带。永登石灰沟一带奥陶系主要分布中堡群,其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大理岩、板岩及变质砂岩。硅质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岛弧火山岩共生的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盆地的构造背景。但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其受陆源影响不明显,为远离陆源的深水盆地沉积。推测北祁连奥陶纪处于多岛洋的构造背景,北祁连奥陶纪存在宽阔、多岛的古洋盆。
杜远生朱杰顾松竹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
河北省宣化地区原煤与燃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河北省宣化原煤及燃煤污染区表土和近地降尘的野外调查和样品分析,查明了表土及降尘中Hg、Cd、V、Zn、Mo、U、Mn、Cr等13种重金属元素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原煤区土壤以Hg、Cd污染为主,污染区在煤带两侧约100 m范围内,燃煤区土壤以Hg、Cd、V污染为主,污染范围在燃煤企业下风口超过2 km。原煤区表土中Hg、Cd、Zn、Mo、U及PAHs与燃煤区表土中Hg、V、Mo、U、Mn、Cr及PAHs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带入。区内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以β-葡萄糖苷酶最为明显,且燃煤区较原煤区抑制更为显著,反映了煤污染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影响较大。
刘煜向武张延夕邢旭东朱杰杨渭林
关键词:表层土壤生态效应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大地构造意义
<正>野外调查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的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动物群,包括Oertlispongus,Pseudostylosphaera,Muelleritortis,Paratriassoastrum,Archaeocen...
朱杰杜远生刘早学冯庆来李金平王昌平
文献传递
北祁连造山带寒武系-奥陶系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多岛洋的启示被引量:42
2007年
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柴达木微板块之间,是柴达木微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晚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多岛洋盆、志留纪-早泥盆、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成的.北祁连甘露池、向前山、石青洞寒武纪黑茨沟组硅质岩(除热液影响的样品)的常量元素Al/(Al+Fe+Mn)值平均为0.794,Al/(Al+Fe)值平均为0.627,δCe值平均为1.114,Lan/Ybn值平均为0.994,Lan/Cen平均为1.034.天祝向前山的硅质岩以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重稀土富集的配分特征,接近于大洋盆地的重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甘露池、石青洞两地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状,即不同于大陆边缘的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配分模式,也不同于开放洋盆的重富集的配分模式.这些稀土元素特征特征反映寒武纪硅质岩形成于靠近或远离陆源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构造背景.北祁连大克岔、黑茨沟、边马沟、大岔大坂、九个泉、百泉门、肮脏沟、石灰沟、老虎山、毛毛山、崔家墩等地奥陶纪硅质岩(除热液影响的样品)Al/(Al+Fe+Mn)值平均为0.72,Al/(Al+Fe)值平均为0.58,δCe值平均为0.99,Lan/Ybn值平均为1.09,Lan/Cen平均为0.96.北祁连奥陶纪大部分硅质岩以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状或略左倾的重稀土元素.个别硅质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略右倾的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早古生代沉积特征与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北祁连寒武纪-奥陶纪与裂谷、洋壳、岛弧、弧后盆地火山岩共生的硅质岩的构造背景不是典型的远洋盆地和洋中脊,而是部分靠近、部分远离陆源的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多岛洋背景.北祁连及相邻的柴达木微板块周缘地区存在的多条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带说明该区处于原特提斯洋东侧的多岛洋背�
杜远生朱杰顾松竹徐亚军杨江海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多岛洋
甘肃景泰崔家墩下奥陶统阴沟组砂岩化学组分特征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判别被引量:17
2007年
甘肃景泰一带早奥陶世沉积了以浊流砂岩夹板岩为主的阴沟组。崔家墩剖面阴沟组较为发育,总体分为两个岩性段,但东西向逆冲断层造成地层垂向不连续。北段(下段)为粉——细砂岩、板岩夹硅质岩;南段(上段)为岩屑含量较多的岩屑砂岩夹板岩,硅质岩少或无。对阴沟组砂岩进行主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其特征指标:Fe2O3+MgO值为5.03%~17.63%,Al2O3/SiO2值为0.12%~0.28%,K2O/Na2O值为0.25%~1.26%及Al2O3/(CaO+Na2O)值为1.01%~3.53%。利用砂岩的化学组分特征结合岩相学分析,可以判断物源区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该套浊积砂岩下部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阿拉善地块及该地块上的古老造山带,为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上部碎屑主要来自南侧岛弧中基性火山岩,为活动大陆边缘初始弧后盆地构造背景。
杨江海杜远生朱杰
关键词:下奥陶统北祁连造山带砂岩沉积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