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万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原子
  • 7篇电荷态
  • 7篇原子碰撞
  • 7篇高电荷态
  • 6篇高电荷态离子
  • 5篇碰撞
  • 5篇激发态
  • 4篇离子
  • 3篇HE
  • 2篇电子俘获
  • 2篇电子碰撞
  • 2篇激发截面
  • 2篇光谱
  • 2篇氦原子
  • 2篇发射光谱
  • 2篇分子离子
  • 2篇N^+
  • 2篇NE
  • 2篇
  • 2篇N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近...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6篇李大万
  • 13篇潘广炎
  • 12篇杨锋
  • 6篇刘惠萍
  • 6篇赵孟春
  • 6篇刘占稳
  • 6篇张文
  • 4篇徐谦
  • 2篇张雪珍
  • 2篇朱沛然
  • 2篇王友德
  • 2篇周嗣信
  • 2篇刘家瑞
  • 2篇马新文
  • 1篇杨思泽
  • 1篇沈志刚
  • 1篇杨治虎
  • 1篇吴成
  • 1篇江德仪
  • 1篇郭晓虹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核技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物理动态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电荷离子N^(4+)与Na原子碰撞中量子态选择的电子俘获
1995年
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由ECR源产生的高电荷态离子N4+与Na原子碰撞过程中的量子态选择的电子俘获。研究表明,在N4++Na碰撞体系中存在三种激发通道:(1)单电子俘获激发;(2)双电子俘获激发;(3)靶原子直接激发。计算了观察到的NⅣ,NⅢ,NaⅠ各发射谱线的发射截面和Na(3p)的激发截面,并研究了在0.38a.u.──0.44a.u.速度范围内这些截面对入射离子速度的依赖关系。
李大万杨锋潘广炎刘占稳王友德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激发截面
弹性反冲分析实验参数的计算与优化
1991年
本文所介绍的优化程序用以选择弹性反冲分析的最佳实验条件,这对于在低能范围内用小型加速器来分析固体中轻元素的分布极为有用。
任孟眉封爱国朱沛然刘家瑞李大万
高电荷态离子N^(6+)、O^(5+)、Ne^(4+)与He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1993年
利用电子迥旋共振(ECR)多电荷离子源产生的高电荷态离子束和LHT—30VUV真空紫外单色仪,研究了N^6+、O^5+、Ne^4+与He碰撞激发过程,观察到单电子俘获、双电子俘获和入射离子直接激发三种激发过程。
潘广炎杨锋李大万刘占稳张文徐谦刘惠萍赵孟春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碰撞氦原子
电子与H_2^+离子碰撞中的巴耳末α,β发射被引量:1
1994年
对电子与H_2^+离子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激发态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得巴耳末α,β发射光谱,研究了激发截面随能量变化的依赖关系,并定性讨论了分解复合机制。
杨锋潘广炎李大万
关键词:电子碰撞离子碰撞发射谱激发态
高电荷态离子Ne^(4+)与He原子碰撞中激发态和发射截面
1992年
离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实验证明,测量得到的信息中有离子信号,电子信号,光信号以及原子团信号等。在寻找短波长和软X射线激光器的研究中,高电荷态离子和光信号特别引入注目。1982年,Bloemen等人,对Ne^(q+)(q=1,2,3,4)离子分别与He、Ne、Ar原子碰撞中入射离子的激发进行了研究,
杨锋潘广炎李大万徐谦刘惠萍赵孟春刘占稳张文
关键词:原子激发态
N^+2和N^+与Ar碰撞引起的激发和电荷转移激发
1996年
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N+2和N+与Ar碰撞产生的激发和电荷转移激发,获取了丰富的光谱信息。计算了各发射光谱线的发射截面,并研究了它们与入射离子能量的依赖关系。同种元素的分子离子和原子离子N+2和N+与Ar碰撞引起的谱线发射截面的对比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杨锋潘广炎李大万
关键词:原子碰撞
用C离子的弹性反冲法测固体中氢分布被引量:2
1990年
文章介绍了用1.7MV小串列加速器提供的4—7MeV多电荷C离子,采用弹性反冲法(ERD)分析了α-Si:H中氢元素的深度分布。计算表明,近表面处的深度分辨率为15-30nm,可探测深度100—700nm。探讨了入射能量和散射几何条件的优化问题。比较了几种分析方法的测量结果。
刘家瑞朱沛然封爱国李大万
关键词:加速器
高电荷态离子N^(6+)与He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利用电子迴旋共振(ECR)多电荷离子源产生的高电荷态离子束和LHT-30VUV真空紫外单色仪,对N^(σ+)与He碰撞激发过程进行研究,观察到三种碰撞激发过程:(1)单电子俘获;(2)双电子俘获;(3)入射离子直接激发过程。
潘广炎杨锋李大万刘占稳张文徐谦刘惠萍赵孟春
关键词:能级HCI原子截面
O^(5+)离子与He原子碰撞引起的可见光发射
1997年
用光学方法测量了O^(5+)离子(4.06~5.31 kev·amu^(-1))与He原子碰撞引起的200~800nm波长范围的可见光发射谱。分析表明,在O^(5+)与He碰撞中存在着入射离子的单电子俘获激发和双电子俘获激发以及靶原子直接激发过程,并且有较高nl态间的跃迁。经计算得到了各发射谱线的绝对发射截面,并探讨了这些发射截面与入射离子能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李大万潘广炎杨锋刘占稳周嗣信张文张雪珍郭晓红王友德杨志虎马新文刘惠萍赵孟春
关键词:可见光发射光谱氧离子氦原子
电子与H3^+离子碰撞中的Balmer α,β,γ发射被引量:2
1994年
最近,我们利用光学多道分析器对电子与H3+离子交叉束碰撞诱发的激发态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到了碰撞中的发射光谱和激发通道,测量了激发截面随能量变化的依赖关系,定性讨论了复合分解激发机制问题。
潘广炎李大万杨峰
关键词:碰撞电子碰撞氢分子离子激发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