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欣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著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宗教
  • 2篇佛教
  • 1篇代文
  • 1篇导论
  • 1篇东洋
  • 1篇学术史
  • 1篇学者
  • 1篇月光
  • 1篇哲学
  • 1篇中国佛教
  • 1篇中国佛教史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科学
  • 1篇世界宗教
  • 1篇思想史
  • 1篇隋文帝
  • 1篇图像
  • 1篇专家学者
  • 1篇宗教对话
  • 1篇宗教学

机构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李建欣
  • 1篇周广荣
  • 1篇孙英刚

传媒

  • 2篇佛学研究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全球史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佛教传说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佛教经典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文治教化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据佛教经典,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有五种功德,而且能以"十善道化天下"。作为转轮圣王的阿育王是铁轮王,统南赡部洲,其分舍利,起宝塔之行对佛教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隋朝初立,面对汉代以来的价值褪色,许多古老思想无法再赢得人们的同情,更无法完全为隋代的政权建设服务。隋文帝仿效阿育王在一百余州三次安入舍利起塔,以此来获得君临天下的正当性、合法性。
李建欣
关键词:阿育王隋文帝
月光将出、灵钵应降——中古佛教救世主信仰的文献与图像被引量:3
2016年
佛钵作为跟弥勒信仰、转轮圣王、月光童子等观念密切相关的'圣物'或者符号,除了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而且也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器物。随着中土高僧西行巡礼佛钵,有关佛钵的宗教、信仰、政治意涵也逐渐传入中古时代的中国。4、5世纪,出现了大量佛钵与中土各种因缘的观念和传说,甚至出现了《佛钵经》之类进行政治、宗教宣传的伪经。'月光将出,灵钵应降'这一佛教救世主信仰的理念,对中古时代的政治、信仰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孙英刚李建欣
“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日学术会议召开
2004年
2004年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日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各高校、各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约1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李建欣
关键词:宗教对话现代文明世界宗教专家学者哲学东洋
一部南北朝佛教开拓性的力作——读《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
2021年
圣凯教授用功多年、精心结撰的大著《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①终于出版了,可喜可贺!本人并不专门从事南北朝佛教研究,作为一位佛教研究者,想从中国佛教研究史或学术史的角度对于圣凯教授的新著谈几点蜻蜓掠影式的粗浅感受。一、南北朝佛教是中国佛教史非常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难以有所突破的研究领域中国佛教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佛教学的传统之一,而且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1938年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佛教史》的出版,才首次确立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本来就应该具有的权威地位。
李建欣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南北朝佛教思想史学术史
佛教伦理学导论:基础、价值与问题
该书以清新简洁的风格为那些对佛教没有太多了解的读者而写。它对佛教伦理学的性质及其演变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和描述,既考虑到各个佛教传统之间共同的主题,同时也不忽视它们各自的特色。该书在对佛教伦理学的共同基础和核心理念进行详...
李建欣周广荣(英)彼得·哈维
新时代宗教学学科体系建设刍议被引量:11
2020年
本文通过对百年中国宗教学术史,尤其是1964年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创建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宗教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尝试提出对新时代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粗浅看法,认为中国宗教学由宗教人文科学与宗教社会科学两部分构成,如车之两翼、鸟之双翅,缺一不可。在中国宗教学未来发展中,一方面一如既往地重视宗教人文科学,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宗教社会科学的开拓与发展。
李建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