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起始治疗及治疗调整规则 关于噻唑烷二酮的最新观点:美国糖尿病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共识被引量:1
- 2008年
- 雷永富李敏
- 关键词: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噻唑烷二酮
- 维生素D、肾素-血管紧张素在糖尿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维生素D是钙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媒介,它也与骨骼之外的疾病如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下面对国内外有关维生素D、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李敏雷永富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病理生理改变维生素D糖尿病骨骼健康钙代谢
- 口服降糖药治疗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临床研究
- 2007年
- 选择有DM酮症倾向的成年DM患者,以先胰岛素治疗待酮症消除后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他病人均选择口服降糖药治疗(优降糖、二甲双胍、拜唐苹),使DM病情控制达标(HbA1c<7.0、FPG<7.0mmol/L、2hPG<10.0mmol/L),病情控制不达标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结果:(1)口服降糖药治疗达标者为51例(51/57,89.47%)。(2)治疗前两组病人的FPG、2hPG及HbA1c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口服药治疗不达标者C肽水平更低,治疗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3)与治疗前比较,口服药治疗达标者,治疗后血C肽水平及HbA1c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初诊有酮症倾向的成人DM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可酌情联用优降糖、二甲双胍、拜唐苹)治疗可使90%的患者病情控制达标,而且这种疗效可维护在1年左右,患者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
- 雷永富李敏宋爱华
-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酮症倾向
- 二甲双胍+低热量饮食治疗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低热量饮食对男性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的作用。方法选择新诊断的单纯性肥胖病人33例及肥胖型T2DM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同的治疗(二甲双胍+低热量饮食)3月,分别测其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的血空腹血糖(FP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身高、体重、腰围及体重指数(BMI)。结果与单纯性肥胖组比较,治疗前,T2DM组的体重、腰围、及FSH、FT浓度较低,SHBG浓度较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2DM组TT明显下降,FT无改变;单纯性肥胖组FT明显下降,SHBG升高,FPG无改变,治疗后两组的BMI及腰围均显著下降,两组的FSH及LH水平无影响。相关分析提示:治疗后单纯性肥胖组FT改变与SHBG及FSH改变显著相关。T2DM组TT与FSH改变相关。结论二甲双胍+低热量饮食可使男性单纯性肥胖患者的FT下降及男性肥胖型T2DM病人的TT下降,而单纯性肥胖组SHBG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FSH及LH水平无显著改变,治疗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无显著变化。
- 雷永富李敏
- 关键词:二甲双胍低热量饮食性腺甾类激素
- 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江汉油田总医院高血压门诊及体检中心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未行降压治疗的2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查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及胰岛素,依超声心动图指标对左室构型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结果 (1)各组间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向心性重构组的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超声心动图全部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性肥厚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均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未经降压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构型异常的比例较高(65.12%)。在左室构型异常的诊断中,室间隔厚度及相对室壁厚度为早期指标,结合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可提高左室构型异常诊断的敏感性。对左室构型异常的患者应关注HOMA-IR的变化。
- 李敏雷永富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左心室
-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点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部分患者行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性激素测定,主要指标为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结果 (1)197例高血压患者中确诊PA38例(19.29%),1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醛固酮腺瘤6例,单侧肾上腺增生7例,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组及EH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与EH组比较,PA组的起病年龄相对年轻,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组卧位、立位血醛固酮水平及ARR均显著升高,血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均P<0.01),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例相近,低钾血症不常见。
- 雷永富李敏
-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肾素醛固酮腺瘤
- 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状态分析
- 2007年
- 目的:研究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状态。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97例,入院时测HbA1c、血脂、简易OGTT(0及120min),同步测定胰岛素水平,病程第4周及出院后3月进行正规OGTT及IRT,并复查上述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依出院后3月OGTT结果,按WHO标准将其分为3组:NGT组(33例),IGT组(34例),DM组(30例)。发生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比例为68.0%;不同葡萄糖代谢状况的3组患者间比较,入院时FPG、HbA1c、血甘油三酯差异有显著性。3月内,AMI患者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间互相转化,但OGTT(PG-60′)保持相对稳定,可预测将来的葡萄糖代谢状况。结论: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中,普遍存在葡萄糖代谢异常,发病3个月内,AMI急性期所伴随的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之间转化,也可保持不变;病程第4周OGTT单次血糖(PG-60′)是预测其后葡萄糖代谢状况的有用指标,切点值为9.1mmol/L。
- 雷永富李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葡萄糖代谢
- 用临床筛选工具鉴别LADA
- 2007年
- 国外学者Spires Foudanos博士等报道了他们采用临床筛选工具鉴别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方法。择译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作者从糖尿病(DM)诊所选择30-75岁的LADA(n=102)及2型糖尿病(T2DM)(n=111)进行回顾性研究,97%为高加索人。全部对象面谈。
- 雷永富李敏
- 关键词:LAD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国外学者高加索人
-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的特点。方法:将新诊断的需胰岛素治疗的DM患者,按是否伴Graves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高滴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比值阳性,分为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TAI)组及非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NTAI)组,由同一内分泌专科医生诊断并随访。分别在入院时、诊断DM后3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TPOAb及TGA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C肽释放试验(CPRT)、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结果:(1)新诊断的需胰岛素治疗的DM患者中,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总的发生率为21.35%,甲状腺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16.85%。(2)TAI组GADAb阳性率高于NTAI组。(3)诊断DM后的3个月内2组患者之间的C肽水平及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2个月及24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诊断的需胰岛素治疗的DM中,TAI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伴TAI者易发生β细胞功能损害。
- 雷永富李敏宋爱华
- 关键词:糖尿病甲状腺自身免疫C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