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竹浩

作品数:3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成像
  • 13篇卒中
  • 12篇磁共振
  • 11篇缺血
  • 10篇动脉
  • 10篇血性
  • 9篇血管
  • 9篇缺血性卒中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脑动脉
  • 6篇管壁
  • 5篇血管造影
  • 5篇影像
  • 5篇影像学
  • 5篇造影
  • 5篇颅内
  • 5篇3D-TOF...
  • 5篇MRI评估
  • 4篇动脉瘤
  • 4篇图像

机构

  • 3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市中医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卫生部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38篇李竹浩
  • 18篇陈红兵
  • 8篇杨智云
  • 8篇曾进胜
  • 5篇张朝晖
  • 4篇刘刚
  • 4篇杨旭峰
  • 4篇罗柏宁
  • 4篇张爱武
  • 4篇张健
  • 3篇方字文
  • 3篇洪桂洵
  • 3篇洪华
  • 3篇赵静
  • 2篇江利
  • 2篇梁丰
  • 2篇罗安琪
  • 2篇饶良俊
  • 2篇齐铁伟
  • 2篇初建平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b值组合时VX2肿瘤ADC值差异的评估及与肌肉的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不同b值条件下所得VX2肿瘤和肌肉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并比较肿瘤和肌肉组织间各种ADC值的差别,以探讨可鉴别两者的有效ADC值计算方法。方法在15只新西兰兔大腿接种VX2肿瘤,3周后对其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由b=0、50、100 s/mm^2的DWI生成ADC_(low);由b=400、600、800 s/mm^2的DWI生成ADC_(high)。根据增强早期DCE-MRI在ADC_(low)和ADC_(high)图选取感兴趣区测量VX2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的ADC_(low)和ADC_(high)值。比较VX2肿瘤组织及肌肉的ADC_(low)与ADC_(high)的差别;同时分析VX2肿瘤组织与肌肉组织之间ADC_(low)及ADC_(high)的差异,并比较其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VX2肿瘤组织的ADC_(low)及ADC_(high)分别为(1.378±0.203)×10^(-3)mm^2/s、(1.089±0.09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肌肉的ADC_(low)及ADC_(high)分别为(1.684±0.059)×10^(-3)mm^2/s、(1.538±0.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X2肿瘤组织与肌肉之间的ADC_(low)及ADC_(high)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_(high)与ADC_(low)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0和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利用低b值DWI所得ADC值受灌注效应的影响大,存活组织的ADC_(low)高于ADC_(high);对于细胞排列密集的软组织肿瘤,ADC_(high)区别肿瘤和肌肉两种组织的效能较高。
张朝晖李竹浩方字文
关键词:VX2肿瘤肌肉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口服甘露醇溶液和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在磁共振小肠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溶液和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在磁共振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充分肠道清洁后,患者行磁共振小肠造影前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2000 m L,肌内注射山莨菪碱。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图像质量和小肠扩张效果。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100.0%。2例出现轻度恶心。结论在充分肠道清洁后,行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前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和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可使小肠充分扩张,使造影图像达到满意的成像效果,从而提高小肠病变的诊断质量。
彭小英何瑾云林芝李竹浩曾讯冯士庭佘喜云
关键词:肠道准备
继发于上神经核团病变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并复习文献及探讨病理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学机制的关系,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及影像证实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并对HO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机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例原发病变位于一侧脑桥被盖束及对侧小脑齿状核/小脑上脚,引起同侧HOD;2例原发病变位于一侧桥脑被盖束,引起同侧HOD;2例原发病变累及双侧桥脑被盖束,其中1例引起双侧HOD,1例引起单侧HOD;1例原发病变累及一侧小脑上脚,引起双侧HOD。6例HOD的MRI均表现为延髓腹外侧局限性体积增大,T2WI及FLAIR均呈高、稍高信号;T1WI等信号者5例,稍高信号者1例。结论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有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结合其上游原发病变可作出诊断。
王雨润罗安琪李竹浩罗柏宁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影像病理
高分辨MRI观察复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以高分辨MRI(HR-MRI)观察初发脑梗死(PCI)与复发脑梗死(R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分析RC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并接受HR-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PCI组(n=41)和RCI组(n=34),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R-MRI特征及临床资料,并分析脑RCI危险因素。结果RCI组吸烟史占比、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高于PCI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MRI示RCI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占比及斑块负荷高于PCI组,斑块较易出现T2WI、T1WI高信号,且强化程度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T2WI高信号、管腔重度狭窄、高HCY及高UA均为RCI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RCI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斑块呈T2WI高信号及管腔重度狭窄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联合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
陈少贤洪桂洵洪桂洵李竹浩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动脉硬化
10例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的高分辨MRI随访
目的:初步探索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于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IAD)的随访应用价值. 方法:...
李竹浩
关键词:高分辨MRI随访缺血性卒中
以共济失调为表现的视网膜发育不良型Jourbert综合征1例
目的 探讨视网膜发育不良型Jourbert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JS)的临床特征。方法 JS是一组十分罕见的常染色体突变隐性遗传性疾病,可合并多器官畸形及功能异常,即JS及相关畸形(Joubert ...
党超李竹浩曾进胜
采用小线圈和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脂肪抑制序列显示腮腺段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小线圈和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脂肪抑制(3D-FISP-FS)序列显示腮腺段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18名腮腺常规MRI平扫未发现异常的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受试者分别采用头颈线圈(36侧)、4cm环形小线圈(32侧)行腮腺3D—FISP—FS序列扫描。对所获得的图像行MPR、MIP及CPR重组,并观察腮腺区结构的MRI信号特征、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计算面神经信号强度比(SIRN)和腮腺导管信号强度比(SIRD)、观察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显示。头颈线圈、小线圈3D-FISP-FS序列图像的评分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组图像的SIRN、SIRD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比较,2组图像上对面神经及腮腺导管的显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结果18名志愿者均顺利完成腮腺MRI扫描。3D-FISP-FS图像上,腮腺实质为稍低信号,肌肉组织呈中等信号,血管呈等、稍高或高信号,面神经腮腺段呈线样高信号影弯曲走行,腮腺导管呈弧形高信号,淋巴结呈肾形、类椭圆形或梭形高信号影。采用头颈线圈和小线圈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0±0.9)、(1.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4,P=0.007),小线圈组图像质量优于头颈线圈组。头颈线圈和小线圈图像的SIR。分别为1.7±0.8、2.1±1.2,SIRD分别为1.8±0.7、2.5±1.7,差异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78、2.427,P值分别为0.006、0.031)。采用头颈线圈和小线圈均可显示全部面神经主干。头颈线圈图像上可显示面神经腮腺段一级分支颞面干25侧、颈面干15侧,面神经腮腺段二级分支颞面干分支17侧、颈面干分支11侧,腮腺导管16侧;小线圈图像上可显示面神经腮腺段一级分支颞面干30侧、颈面干28侧,面神经腮腺段二级分支颞面干分支26侧、颈面干分支23侧,腮腺导管27�
洪桂洵初建平周宙饶良俊李树荣潘碧涛李竹浩杨智云孟悛非
关键词:腮腺面神经腮腺导管磁共振成像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诊断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初发8例,复发8例;9例的病灶位于躯干,5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头部。结果 16例患者共有19个病灶,与肌肉相比16个在T1WI主要呈等信号,2个主要呈稍高信号,1个主要呈稍低信号;在T2WI病灶的信号强度均高于肌肉但低或接近于皮下脂肪;接受增强扫描的18个病灶均呈较明显强化;3个病灶可见出血,4个可见液化坏死/囊变样表现;所有病灶均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11个可见皮肤尾征;8个可见筋膜尾征;所有病变均未侵犯肌肉或骨骼。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主要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好发于躯干,可单发或多发;在T1WI的信号多与肌肉相仿,在T2WI的信号多高于肌肉但低或接近于皮下脂肪,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偶见出血和坏死/囊变,可见皮肤尾征和筋膜尾征。
张朝晖陈炯丁磊李竹浩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磁共振成像
不同b值组合时VX2肿瘤ADC值差异的评估及与肌肉的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b值条件下所得VX2肿瘤和肌肉组织的ADC值的差异,并比较肿瘤和肌肉组织间各种ADC值的差别,以探讨可鉴别两者的有效ADC值计算方法.方法 在15只新西兰兔大腿接种VX2肿瘤,三周后对其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
张朝晖李竹浩方字文
关键词:VX2肿瘤肌肉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118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调查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CAD患者资料.在排除非急性脑梗死、除CAD外还合并其他潜在脑梗死病因、存在导致CAD明确病因或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后,将15 ~ 80岁的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CAD患者纳入本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118例患者人组,年龄(44.2±12.8)岁,男87例(73.7%),67例(56.8%)患者年龄<45岁.常见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吸烟(41.5%)、高血压(25.4%)和高胆固醇血症(21.2%).高胆固醇血症在男性患者中更为多见(25.3%比9.7%,P=0.021);而高血压(39.2%比14.9%,P=0.005)和糖尿病(25.5%比4.5%,P=0.002)于≥45岁患者中较<45岁患者更多见.头/颈部疼痛症状在女性患者中更多见(67.7%比34.5%,P=0.002).CAD分布:前循环71例,后循环47例;颅内动脉59例,颅外动脉59例.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夹层最常累及的部位,且于男性患者中更常见(46.3%比11.1%,P=0.016);而颅内段颈内动脉夹层于<45岁患者中更常见(38.7%比0,P<0.001).CAD的管腔状态通常表现为狭窄(43.2%)或闭塞(41.5%),夹层动脉瘤(5.9%)和狭窄+夹层动脉瘤(9.3%)相对少见;但夹层动脉瘤于≥45岁患者中更多见(11.8%比1.5%,P=0.042).结论 本研究表明,与欧美人群相比,国人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CAD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且与性别和年龄存在关联性.
陈红兵李竹浩洪华刘刚张爱武张健罗伯宁曾进胜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影像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