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越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痛经
  • 2篇效应面法
  • 2篇妇科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酚酸
  • 1篇丹参酚酸B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血竭
  • 1篇血竭素
  • 1篇咽炎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银花
  • 1篇皂苷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云南省中医医...

作者

  • 7篇李越
  • 4篇王秀丽
  • 2篇王晓杰
  • 2篇徐焕焕
  • 1篇常增荣
  • 1篇李耿
  • 1篇杨国伟
  • 1篇陈金素
  • 1篇邱仁杰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APCELL Pak NH(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3%磷酸溶液(80:5...
李越常增荣韩立炜郭洪祝
关键词:山豆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基于“药辅合一”制备紫黄乳膏及其对大鼠Ⅱ度烫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药辅合一”制备紫黄乳膏,研究其对大鼠Ⅱ度烫伤的修复作用,并探讨主要作用机制。方法优化紫黄乳膏的制备工艺,建立大鼠浅、深Ⅱ度皮肤烫伤模型,计算烫伤面积、愈合率、组织含水量并做皮肤组织病理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紫黄乳膏最优基质配比为硬脂酸1.1 g、单硬脂酸甘油脂0.3 g、尼泊金乙酯0.02 g、麻油0.7 g、促透剂0.5 ml、十二烷基硫酸钠0.2 g、甘油0.5 g,去离子水5 ml。药效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紫黄乳膏组烫伤面愈合显著(P<0.05),炎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肉芽组织增生明显,EGF、bFGF在各烫伤面皮肤全层组织中表达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基于“药辅合一”筛选所得紫黄乳膏合理稳定,生产工艺简便,可缩短烫伤面愈合时间,对烫伤修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促进烫伤面愈合的机理可能与烫伤面组织中的EGF、bFGF有关。
李越刘悦王晓杰王秀丽陈金素
关键词:乳膏EGFBFGF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酒制丹参的炮制工艺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CCD)-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酒制丹参的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酒用量(黄酒∶药材)、酒炖时间、闷润时间、烘干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CCD-效应面法预测优化处方并验证。结果:确定各个因素的最佳条件为黄酒用量(黄酒∶药材)为30∶100,酒炖时间为2.0 h,闷润时间为8.0 h,烘干温度为60℃。结论:本实验采用CCD-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拟合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性,实测值与其函数的预测值偏差较小,低于5%。
曹凤媚李越许蕊蕊黄凤婷
关键词:丹参酚酸B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蜜炙金银花炮制工艺及其药效学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优化金银花的蜜炙工艺,制定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急性咽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选取加蜜量、闷润时间、烘制温度及烘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的蜜炙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采用氨水咽部喷雾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咽炎动物模型,考察动物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最优蜜炙工艺条件为加蜜量20%,烘制温度154℃,烘制时间13 min,闷润时间1 h。经过优化后的蜜炙金银花可使急性咽炎大鼠咽炎症状减轻,能显著降低小鼠耳部的肿胀,血常规指标值趋于正常。结论优化工艺后的蜜炙金银花质量稳定可控,制备简单可行,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扩大了金银花的临床应用范围。
张欣荣李越许蕊蕊邱仁杰齐梵琨王秀丽
关键词:金银花蜜炙
BBD-效应面法优选七血酊剂制备工艺及其对小鼠胃肠黏膜刺激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采用BBD-效应面法优选七血酊剂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口服后对小鼠胃肠黏膜的刺激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BBD-效应面法安排实验,以效应面法预测优化处方并验证,取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连续给药7d,对小鼠胃肠道黏膜分别进行肉眼观察、病理切片观察及试剂盒检测。结果:七血酊剂制备工艺为:乙醇浓度为60%,乙醇用量为4倍,提取时间为108h。胃、肠黏膜病理切片及试剂盒检测结果均表明,中、低剂量组在灌胃给药后,未造成小鼠胃肠道黏膜出血、细胞结构变化及组织损伤;但高剂量组老鼠全部胀气死亡。结论:采用BBD-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结果与其函数预测值之间的偏差<5%。且酊剂中、低剂量连续给药7d后,未出现明显的胃、肠黏膜刺激性;酊剂高剂量对小鼠胃肠刺激严重。
王晓杰简伟杰杨国伟李越
关键词:三七皂苷血竭素酊剂
妇科痛经口崩片与原剂型水丸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妇科痛经丸和妇科痛经口崩片两种制剂指标性成分含量、溶出度和药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将妇科痛经丸改变剂型为妇科痛经口崩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指标性成分含量,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出度,优化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并采用DAS2.1.1药代动力学软件房室模型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由于辅料的添加,口崩片中3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均低于水丸,但崩解和药物释放远快于水丸,且妇科痛经口崩片较原剂型水丸生物利用度提高。结论与原剂型水丸相比,口崩片崩解时间短,溶出速度快且崩解后有效成分可较快吸收进入血液,生物利用度高,更有利于生产、质控、应用及发挥药效。
李越徐焕焕李耿王秀丽阮婧华
关键词:水丸口崩片
妇科痛经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确定妇科痛经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经过系列单因素筛选,初步确定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的种类和用量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筛选确定,进一步再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助流剂、矫味剂用量,确定妇科痛经分散片处方,并检测其崩解时限、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异、毒性成分3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及指标性成分6-姜辣素的含量。结果妇科痛经分散片的最佳处方为药粉35.00%,微晶纤维素(MCC)17.90%,山梨醇6.75%,交联聚维酮(PVPP)19.7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L-HPC)17.40%,阿斯巴甜0.75%、柠檬酸1.00%,微粉硅胶1.00%,硬脂酸镁0.50%;平均崩解时限(50.83±1.47)s,平均硬度(6.44±0.27) kg/cm^2,平均脆碎度1.95%,片重差异1.09%,未检测到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3种剧毒双酯型生物碱,6-姜辣素质量分数(0.617 0±0.007 9) mg/g~。结论制备的妇科痛经分散片剂外观光洁,崩解时限、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异以及3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指标性成分6-姜辣素含量均匀。
王秀丽徐焕焕李越康丽马秀丽
关键词:痛经分散片乌头生物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