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超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生物量
  • 4篇物量
  • 4篇丰度
  • 3篇小型底栖生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团
  • 1篇小型底栖动物
  • 1篇冷水团
  • 1篇海域
  • 1篇北黄海
  • 1篇潮间带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杨世超
  • 4篇慕芳红
  • 2篇周红
  • 2篇陈海燕
  • 1篇付姗姗
  • 1篇吴绍渊
  • 1篇王传超
  • 1篇韦晓慧
  • 1篇王玉堃

传媒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6年冬季胶州湾及邻近山东半岛南岸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4
2009年
于2006年12月对胶州湾及邻近山东半岛南岸进行小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915.43±407.58)ind.10 cm-2,平均生物量为(1 007.56±422.71)μg.dwt.10 cm-2,平均生产力为(9 068.03±3 804.43)μg.dwt.10 cm-2.a-1。共鉴定出16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为总丰度的89.70%,其他优势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和双壳类;按生物量依次为多毛类38.49%,线虫32.60%,介形类10.31%,桡足类8.84%。
杨世超慕芳红周红陈海燕吴绍渊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
青岛薛家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7
2013年
于2008和2009年对青岛薛家岛砂质潮间带进行了4个季度的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384.69±424.97)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286.70±225.13)μg·10cm^-2共鉴定出11个类群,丰度方面,线虫占绝对优势,占年平均丰度的86.59%;涡虫居次,占4.89%。生物量方面,线虫也占绝对优势,占37.30%;多毛类居次,占18.90%。在垂直分布上,表层0~4cm的数量最多,占39.65%,其它各层分布依次递减。小型底柄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呈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潮区差异。相关分析未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环境的显著相关性。
韦晓慧慕芳红杨世超王玉堃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青岛沧口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于2008年7、10月,2009年1、4月对青岛沧口潮间带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936.02±565.31)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61.89±322.57)μg.10cm-2(干重)。共鉴定出10个类群,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5.41%),按生物量,线虫占63.58%,多毛类居次,占13.21%。丰度有潮区差异,生物量呈现季节和潮区差异。在垂直分布上,表层0~4层分布最多(42.57%),向深层呈现递减趋势,并且垂直分布表现出季节变化。高潮带春季表层的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百分比最高,冬季表层的数量百分比显著的低于其他3个季节。相反,中潮带冬季表层数量百分比却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Pearson相关分析未表明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和环境因子的显著相关。但对各层的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0~4cm的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叶绿素及中值粒径显著相关,8~12cm的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中值粒径显著相关。BIOENV分析表明,能够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有机质、中值粒径和含沙量。
付姗姗慕芳红杨世超王传超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潮间带
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09年
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1,4和10月在北黄海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99±634),(664±495),(1601±837)和(524±378)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46.34±764.66),(428.63±294.84),(1580.53±1041.23)和(793.50±475.83)μg.dwt.10 cm^-2。共鉴定出1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4个航次的优势度分别为72%,90%,85%和74%,其他优势类群依次是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介形类;按生物量依次是线虫、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和双壳类。97%的小型底栖生物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 cm沉积物的比例分别为86%和87%。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在由4个航次所代表的春、夏、秋、冬各季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夏高于秋、冬),在4个航次的5个相同取样站位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深和底盐呈负相关性。北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陈海燕周红慕芳红杨世超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冷水团北黄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