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教育经济
  • 3篇教育经济学
  • 2篇学术写作
  • 2篇美国课堂
  • 2篇课堂
  • 2篇口头
  • 2篇口头报告
  • 2篇跨文化
  • 2篇教学
  • 2篇国课
  • 1篇短板
  • 1篇学术性论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硕士
  • 1篇硕士研究生
  • 1篇讨论课
  • 1篇文化背景

机构

  • 4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5篇林晓东
  • 1篇王振存

传媒

  • 2篇教育研究
  • 1篇大学生
  • 1篇云南教育(中...
  • 1篇西部教育导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学生学习目标的影响因素及达成策略被引量:4
2017年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学习的研究中,所有学生都把学习作为上学的首要目标一直以来是不容置疑的假设。校长和教师也认为,学生以学习为首要目标是学校创立时的根本要义。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把学习作为上学的首要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观会随着其所生活和接触到的家庭、教师、学校和当地文化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且在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有明显差异;学生是否把学习作为首要目标受文化差异影响;鼓励学生既解释正确答案为什么正确,又解释错误答案为什么错误比仅仅鼓励学生解释其一,更有助于数学等学科的学习。认识学习目标的多元化并能够有效应对,能够把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林晓东王振存
关键词:教师教学
从跨文化的角度审视反思被引量:12
2005年
反思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潜在优势,当人们处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或社区甚至是一个新的班级时,他们会加强对自己身份、归属感和责任的反思。反思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行为,其在跨文化互动过程中具有两种社会功能:一是帮助人们确定文化中哪些方面适合自己,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适应文化中其他方面;二是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善于接受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培养反思能力的设计原则包括:创建以教育目标为目的的反思活动;在活动中创造能够真正激发反思的机会;在呈现文化背景的时候尽量采用小模块;鼓励个人的独立反思,并与其进行沟通;设计“提倡实践并提高适应能力”的技术;人性化的文化交流可使人们更乐于进行反思。作为改变教师和学生教育价值观和行为的一种方式,技术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技术可以把地域文化上的障碍转变成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新契机。
林晓东丹尼尔.施瓦茨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教学技术人性化文化交流教育价值观
美国课堂:中国留学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2014年
前几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到了小杨,她是今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刚刚录取的百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硕士研究生之一。跟几个月前她给我的感觉不同,这次她看起来很紧张,表情里甚至带有几分痛苦。我关切地问她,这三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进展如何。她说:"嗯,怎么说呢,我很喜欢统计、编程、教育经济学之类的课,因为课上老师讲得很多,我也感觉很适应。但是,那些以课堂讨论、口头报告、小组辩论为主的课程简直要把我逼疯了。
林晓东
关键词:口头报告教育经济学学术写作讨论课跨文化背景
留学美国:讨论课程恐惧症如何破?
2016年
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到了小杨,她是哥大教育学院刚刚录取的百位来自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之一。跟几个月前她给我的感觉不同,这次她看起来很紧张,表情里甚至带有几分痛苦。我关切地问她这三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进展如何。她说:"嗯,怎么说呢,我很喜欢统计、编程、教育经济学之类的课,因为课上老师讲得很多,我也感觉很适应。但是,那些以课堂讨论、口头报告、小组辩论为主的课程简直要把我逼疯了。我一到星期二晚上就失眠,饭也吃不下,因为周三有两门讨论课。”
林晓东
关键词:口头报告留学美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写作学术性论文
中国学生如果能克服这三个短板, 前途将不可限量
2019年
中国学生在美国课堂里遇到的最大挑战前几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到了小杨,她是今年哥大教育学院刚刚录取的百位来自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之一。跟几个月前她给我的感觉不同,这次她看起来很紧张,表情里甚至带有几分痛苦。我关切地问她这三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进展如何。
林晓东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美国课堂
共1页<1>
聚类工具0